?

中醫心臟康復新模式初探

2016-04-19 12:21楊環高積慧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3期
關鍵詞:心臟康復動靜結合心血管疾病

楊環  高積慧

【摘 要】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疾病譜的變化也日趨明顯。而其中心血管疾病無論從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冠心病等大部分心血管疾病通過及時地預防、藥物、介入及手術治療可以取得明顯療效?,F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對于大多數心血管疾病而言,后期的康復運動對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有重大意義,其中運動療法更是越來越受到重視。雖然我國的心臟康復已經有20年的發展,但對于大部分心血管??漆t生而言,心臟康復依然是遙不可及,對于更加適合我國國情的中醫心臟康復療法更是鮮有報道。本文章擬從“動靜結合”角度試探討中醫心臟康復運動新模式。

【關鍵詞】 心血管疾??;心臟康復;中醫;動靜結合

【中圖分類號】R2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080-02

1 現代心臟康復學的發展歷程及不足

關于心臟康復[1],加拿大心臟康復學會(CACR)定義為“為提高和保護心血管健康,并達到日常所需的身體、心理、社會、職業和情緒狀態,而實施的個體化的康復程序”。20世紀初,由于擔心AMI病人過早活動會加重心臟負擔,因而要求絕對臥床兩個月。40年代,Levin和Lown意識到患者長期持續臥床不僅會加重心臟負荷,還會引起抑郁等不良反應,提出了著名的“坐椅子療法”,可以被看作是早起心臟康復運動的雛形。在60年代初美國心血管專家N.K.Wenger[2]發表了包括14步程序及7步程序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臟康復程序,該程序以運動療法為核心,從此確立了當代心肌梗死的康復方法。2007年,AACVPR/ACC/AHA聯合發布了《心臟康復及二級預防指南》[3],涉及適用對象、危險分層、治療步驟、運動處方、健康宣講等方面,其中個體化的運動處方是重中之重?,F代心臟康復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了患者的存活率,但是其客觀的評價其氧耗量,根據氧耗量給出運動處方,以受試者達到力竭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急性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2 現代心臟康復學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分析

據報道,我國心臟康復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水平,雖然實施有關項目的地區已由80年代的3個增加到幾十個,但相較日益增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顯然發展是極不匹配的,而且根據《冠心病心臟康復/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4],開展心臟康復應該具備以下條件:在人員配備上,需要專業的心臟康復醫師,在設施配備方面,包含評估設施、監護設施、運動訓練設施以及應急設施,具體如下:運動負荷心電圖或運動心肺儀、遙測運動心電監護系統、固定自行車、跑步機等有氧訓練設施和上肢力量訓練器、下肢力量訓練器、核心肌群力量訓練器等阻抗訓練設備以及除顫儀、應急醫學搶救車及輸液設備。但是在我國照搬歐美國家心臟康復模式不僅不符合我國國情。而且對患者而言,由于習慣于傳統藥物治療,對運動療法的認識不足,加之費用昂貴,運動缺乏趣味性,難以堅持,可能適得其反。從經濟社會較發達的廣東省調查來看[5],省內25家大型醫院1期心臟康復實施亟待完善,僅有8%開展有關心臟康復宣傳講座,100%未進行早期相關鍛煉,100%未建立專業心臟康復??萍皩I人才,100%康復運動相關監護設備未到位。

3 中醫康復學及動靜結合觀點的理論依據

據記載,中醫學最早闡述了“康復”一詞。據《爾雅·釋詁》:“康,安也”?!稜栄拧め屟浴罚骸皬?,返也”。即康復為恢復平安或健康?!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吩疲骸捌溆诘勒?,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指出陰陽的失衡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源。因此,中醫康復醫療的本質在于平調陰陽,此可謂是傳統中醫康復學的雛形。經過中醫學幾千年來的不斷發展,中醫康復學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從藥物、飲食、物理療法、精神攝養以及形體運動等多方面共同干預機體,以期"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理論是中醫理論的基礎,矛盾的陰陽雙方共同存在于統一體中,陰陽雙方交感互藏,互根互用,共同促進事物的向前發展,這也是中醫康復“動靜結合”方法的基礎。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藏府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云:“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杵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藏府,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強調動靜結合,形神兼修的養生之道,才能使氣血暢達,五臟安和,故能延年益壽。

4 動靜結合,探索中醫心臟康復運動新模式

中醫養生有“動以養生,靜以養神”之說,主張動靜結合形神共養,正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養性》中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中國傳統運動形成了以動靜結合為理論基礎的運動形式。靜,主要指精神上的寧靜,其次包括形體活動的相對安靜狀態,《素問·痹論》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闭f明人應保持精神安定舒暢,正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另外,勞逸結合,不妄做勞也屬于靜養的范疇。動,主要指形體上的活動,正如《子華子》云:“流水不腐,以其游故也;戶樞不蠹,以其運故也?!本唧w運動形式包括散步、導引、按蹺、吐納、冥想以及五禽戲、肢體拍打、太極拳、八段錦和氣功。相關現代研究也表明[6-8],太極拳、八段錦等可以提高心臟的泵血功能,促進血管平滑肌有節律地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循環,減重降脂,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進而有效減輕心臟前后負荷。而且,可以通過調節體內升壓激素與降壓激素的水平以及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的過程,進而促進血壓下降等。另外,傳統康復運動對于場地器材的要求低、適合我國醫療及體育投資現狀、易學易練易推廣符合大眾健身的需要等特點,非常適合我國國情。

動靜結合的心臟康復運動模式也必須遵循中醫學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即所謂“個體化的運動處方”:根據不同體質、不同季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采用的不同的運動方式的個體化“運動處方”。例如,氣虛體質就比較適合柔緩的康復運動方法,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等以健脾補氣益氣;陽虛體質可選用按摩穴位、五禽戲中的“虎戲”等以補腎助陽;在夏季,鍛煉時間應選在清晨涼爽之時,以游泳、太極拳等運動形式為主,以免耗上傷津耗氣;對于運動量小的人而言,跑步、五禽戲有利于促進其新陳代謝,對于普通體力腦力勞動者而言,適量的太極拳、瑜伽有助于強身健體等等。

不可否認,中醫心臟康復運動仍面臨不少問題,如相關理論的規范化問題、運動起效和維持時間問題、療效評估方式問題、缺乏專業中醫心臟康復醫師等等,亟需有關專家學者進一步解決。

5 展望

以動靜結合為基礎的中醫心臟康復運動無疑更符合我國國情,其天人合一,形神兼備的理念也更適合我國普通民眾所理解,而且簡單易學, 經濟方便更易于我國普通民眾所接受,相信傳統中醫理論及方法將在心臟康復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造福于民眾。

參考文獻

[1]勵建安.國際心臟康復研究的新趨向 [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2,17(1):10-13.

[2]Wenger N K.Hellerstrein HK.Uncomplicated myocatdial infarction:Current physician in management[J]. JAMA, 1973, 224:551.

[3]Thomas RJ.King M,Liu K,et al.AACVPR/ACC/AHA 2007 performance measures o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referral to and delivery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secondary prevention services[J]. Circulation,2007,116:1611-1642.

[4]丁榮晶.《冠心病心臟康復/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解讀[J].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3,02:123-126.

[5]曹小翠.廣東省25家醫院Ⅰ期心臟康復開展狀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2,19(6):28-30.

[6]趙敬國,姜周存,田愛娟,等. 42式太極拳對中老年知識分子心血管功能的影響[J]. 現代康復, 2000, 04: 532 -533.

[7]艾冬梅. 太極拳對高血壓影響的研究現狀[J]. 醫學理論與實 踐,2013,08:1013-1014.

[8]付麗霞. 太極拳在社區健身運動中的特殊作用[J]. 社區醫學雜志,2003,06:33-34.

(收稿日期:2016.01.08)

猜你喜歡
心臟康復動靜結合心血管疾病
早期心臟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生存質量和精神心理狀態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