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犢牛腹瀉的綜合防治措施

2016-04-19 08:22張貴民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5期
關鍵詞:臨床癥狀

張貴民

摘 要 犢牛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犢牛疾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給養牛業帶來了較大損失。本文通過對犢牛腹瀉病的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等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為犢牛的生產管理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 犢牛腹瀉 臨床癥狀 預防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A

腹瀉在犢牛中發病率極高,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見病因,但良好的飼養管理可防止腹瀉。大多數致命的腹瀉病發生在出生后的頭兩個星期。隨著小牛的生長,小牛對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急劇提高,但3周齡~4周齡的小牛對傳染性疾病仍具有較高的易感性。

1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體溫達39.2℃~40.0℃,隨病情惡化,體溫升高至40.1℃~40.5℃,脈搏115次/分鐘以上,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渴欲增進或廢絕,反芻停止。眼結膜先潮紅后黃染,舌苔重、口干臭,四肢、鼻端末梢多冷涼,脈搏增數,呼吸加快。瘤胃蠕動或弱或消失,有輕度膨脹。腸音初期增強,以后減弱。腹部觸診較敏感。腹瀉糞便稀薄、腥臭的水樣棕色稀便,混有黏液、血液及黏膜組織。病的后期腸音減弱,肛門松弛,排便失禁。營養良好的犢牛治療及時,護理得好,多數可康復。重病患牛病程持續1周以上,預后不良。臨死前的病危癥狀是高度沉郁、心衰、脫水死亡。潛伏期7天~14天,臨床上一般分為急、慢性兩種類型,但即使是同型病例,其癥狀往往差別很大。

急性型常見于幼犢,病死率較高。病初呈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表現體溫升高(40℃~42℃),持續4天~7天,有的經3天~5天又有第二次升高;隨體溫升高,白細胞減少;精神沉郁,厭食,鼻、眼有漿液性分泌物。2天~3天內可能有鼻鏡及口腔黏膜表面糜爛,舌面上皮壞死,流涎增多,呼氣惡臭。通常在口內損害之后發生嚴重腹瀉,開始水瀉,以后帶有黏液和血液,惡臭。有些病牛常有蹄葉炎及趾間皮膚糜爛壞死,導致跛行。急性病例恢復的少見,通常多于發病后1周~2周死亡,少數病程可拖延1個月。孕??砂l生流產,或產下先天性缺陷的犢牛,主要是小腦發育不全,患犢可能只呈現輕度共濟失調或完全缺乏協調和站立能力,有的可能盲目轉圈。

慢性型發熱不明顯,但體溫可能高于正常的波動。鼻鏡糜爛,此種糜爛可在全鼻鏡上連成一片。眼常有漿液分泌物??谇粌群苌儆忻訝€,但門齒齒齦通常發紅。蹄葉炎及趾間皮膚糜爛、壞死,引起明顯的跛行。在鬐甲、頸部及耳后的皮膚皸裂,出現局部性脫毛和皮膚角化,呈皮屑狀。病牛通常呈持續感染,發育不良,終歸死亡或被淘汰。

2防治措施

預防犢牛腹瀉是一種犢牛常發的臨床疾病。哺乳期犢牛的飼養管理是奶牛生產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如果此時由于營養缺乏或管理不善,造成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則不僅直接給奶牛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也影響到犢牛的生長發育和成年后的泌乳性能??梢哉f,犢牛腹瀉是影響犢牛健康生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預防犢牛腹瀉就成了“重中之重”。

(1)加強母牛的飼養管理。懷孕母牛,特別是妊娠后期母牛飼養管理情況,不僅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初乳的質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對妊娠母牛要合理供應飼料,飼料配比要適當,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勿使饑餓或過飽,確保母牛有良好的營養水平,使其產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滿足新生犢牛的生理需要。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潔。有條件的奶牛場或養牛專業戶,可于產前給母牛接種大腸桿菌疫苗、冠狀病毒疫苗等,以使犢牛產生主動免疫;要保證干草喂量,嚴格控制精料喂量,防止母牛過肥和產后酮病的發生,以減少犢牛中毒性腹瀉出現的可能;牛舍要保持清潔、干燥,母牛要適當運動;產房要寬敞、通風、干燥、陽光充足,消毒工作應經常持久;產圈、運動場要及時清掃,定期消毒,特別是對母牛產犢過程中的排出物和產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時清除;牛舍地面每日用清水沖洗,每隔7天~10天用堿水沖洗食槽和地面;凡進入產房的牛,每日刷拭軀體1次~2次,用消毒藥對母牛后軀進行噴灑消毒,使牛體清潔。

(2)犢牛的飼養。新生犢牛在出生30分鐘內一定要吃到初乳,因初乳中含有多種抗體,能增強犢牛的免疫能力。同時飼喂犢牛要做到“三定”,即“定時、定量、定溫”,防止消化道疾病的發生。犢牛在30日齡~40日齡,哺喂量可按初生體重的1/10~1/15計算,1個月后可逐漸使全乳的喂量減少一半,用等量的脫脂乳代替。2月齡后停止飼喂全乳,每日供給一次脫脂乳,同時補充維生素A、D及其他脂溶性維生素。飼喂發酵初乳能有效預防犢牛腹瀉。初乳發酵和保存的最適溫度為10℃~12℃。每天可加入初乳重量1%的丙酸或0.7%的醋酸作為防腐劑。保證飲乳衛生和飲乳質量,嚴禁飼喂劣質牛乳和發酵、變質、腐敗的牛乳。應將初乳和牛奶加熱到36℃~38℃后飼喂。

治療發病后要及時醫治,可喂服磺胺脒、蘇打粉各4克~6克,乳酶生2~3克,一次內服,每天2~3次,連服3~5天;新霉素、鏈霉素等1.5~3克,蘇打粉3~6克,一次內服,每天2次,連用3~5天。病情重者要肌注抗生素,靜注復方生理鹽水、葡萄糖等。對脫水嚴重的要大量補充液體,可用5%葡萄糖鹽水3000毫升、20%葡萄糖液300毫升、5%碳酸氫鈉液250毫升、20%安鈉咖液10毫升一次靜脈注射。體溫升高的病牛肌注安痛定、地塞米松、利巴韋林。

對于新生犢牛病毒性腹瀉,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對癥治療和加強護理可以減輕癥狀,增強機體抵抗力,促使病??祻?。目前,對預防新生犢牛病毒性腹瀉,我國已生產一種弱毒凍干苗,可接種于不同年齡和品種的牛。接種后表現安全,接種后14天可產生抗體,并維持1年以上的免疫力。

3結語

從犢牛腹瀉病癥來看,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不論是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及其他營養性病腹瀉,關鍵因素在于飼養管理。筆者實際工作中,與其他技術人員一起,通過分析病因,診斷治療,找出了防治措施,做到了科學飼養,規范化生產,減少了此病的發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馮志華,張璽.如何有效防治犢牛腹瀉[J].吉林畜牧獸醫,2009,30(5).

[2] 曹新順.犢牛腹瀉的防治[J].奶牛雜志,2010(10).

[3] 周紅英.中西醫結合治療犢牛腹瀉[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08(4).

猜你喜歡
臨床癥狀
恙蟲病60例臨床分析
丙種球蛋白無反應性川崎病藥物治療臨床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后遺癥的臨床分析
36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分析與護理
探討運動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及臨床癥狀的影響
急性脫髓鞘腦病的臨床癥狀表現與診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