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駐馬店市當前外貿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2016-04-20 04:07張敬
大陸橋視野·下 2016年2期
關鍵詞:駐馬店市對外貿易調查

張敬

【摘 要】駐馬店市是河南省的農業大市,但對外貿易發展卻滯后于全省。問題主要是總量不大、結構不優、質量不高、后勁不足,現代貿易方式運用沒有實質性突破。作為內陸地區,駐馬店區位優勢明顯,經濟軟、硬環境不斷優化,城市開放度不斷提高,產業積聚能力和競爭能力不斷增強,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駐馬店市;對外貿易;經濟;調查;建議

一、駐馬店市當前對外貿易發展情況和特點

(一)駐馬店市當前對外貿易發展情況

駐馬店農業發展得天獨厚,全市十大家產品產區中,有不少被定為國家級的商品糧基地、商品棉基地、商品魚基地、瘦肉型獲得基地及綜合商品基地。駐馬店工業已形成紡織、電力、化工、煤炭、機械、電子、建材、冶金、造紙、儀器等34個行業,以麻紡、造紙、食品、電子工業最著特色。主要名優工業產品有橡膠機械、柴油機、編織機、汽車燈泡、三氧化二銻、苧麻產品和肉類儀器等210多種。

(二)駐馬店市當前對外貿易發展特點

從調查的情況分析,駐馬店市發展對外貿易呈現如下特點。

1.加工貿易增勢強勁。2015年全市1~5月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列全省第九位,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三。

2.結構明顯改善。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傳統產品的比重有所下降,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成為改善駐馬店市出口商品結構的強勁動力。

3.一般貿易仍占全市貿易方式的主導地位。

4.品牌商品和品牌企業成為新的增長點。2014年全市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0.38%,比上年增幅提高了6.3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總額的19.26%。高新技術產品連續兩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增長55.94%,占全市出口總額的2.86%,比上年提高了0.36個百分點。由于出口價格上揚,有色金屬等資源性產品出口大幅增長,但出口數量增長幅度不大,部分商品出口量甚至有所下降。

二、目前駐馬店市對外貿易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30年來,駐馬店市對外貿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十二五”期間,全市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了19.1%,其中出口年均增長17%,進口年均增長21%。但是與全國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總量不大、結構不優、質量不高、后勁不足的問題依然是影響全市對外貿易持續發展的“瓶頸”。

(一)出口效益不高

目前,駐馬店市已開發出口商品近200多種,出口額連年大幅增長。但是因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單位商品的價值不高,影響了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全市進出口效益和水平的提高。

(二)核心競爭力不強

雖然全市的凍肉、茶葉、有色金屬、五金工具、紡織服裝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但是基本上靠低價參與國際競爭,真正依靠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品牌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的商品并不多,利潤也很低。

(三)經營主體素質有待提升

全市進出口企業,概括起來就是“三少三弱”,也即企業少、人才少、品牌少;企業弱、創新弱、營銷弱。因此,全市出口也就缺乏穩定和牢固的支撐;至今為止,全市沒有一家進入全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200強的企業。

(四)出口品牌缺乏

全市目前擁有一批“中國名牌”“湖南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和“河南省著名商標”,但是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出口商品很少,大多靠定牌或貼牌生產,企業出口品牌戰略嚴重缺失。

(五)現代貿易方式運用沒有實質性突破

全市進出口企業仍然習慣于傳統的貿易方式,開拓市場仍以定向的展覽展銷為主,真正的外貿代理、第三國貿易、中介服務一直沒有大的進展,電子商務、網上貿易更是處于比較落后的水平,貿易方式和手段的落后,加重了企業尋求客戶、貨源及交易的成本,減弱了與同類企業和商品競爭的能力。

(六)外貿出口總量偏低,區域發展不平衡

上半年,全市自營出口增幅雖然列全省第一位,但出口總量仍列全省第八,排位與去年沒有變化。分區縣(市)看,市轄、駐市企業及赫山區、高新區企業為7571萬美元,占全市自營出口額的近九成,其他區縣(市)總共不到11%。

(七)加工貿易起步晚,基礎工作比較薄弱

雖然駐馬店市被授予了“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但由于全市加工貿易起步較晚,形勢不容樂觀。

三、駐馬店市對外貿易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面臨的機遇

1.經濟發展后勁足,有實施對外貿易戰略的動力和基礎。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介于400至2000美元之間是一個國家的(地區)“經濟起飛階段”。目前,全市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這標志著駐馬店經濟正處于“起飛階段”初期,完全可以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經濟快速增長。

2.擁有一批或具有地方特色,或具有成本、價格、資源、勞動力比較優勢的產品。一是有質量品牌的產品,二是有成本價格優勢的產品,如棉制品有久久毛巾、易勝多暉、莎麗襪業、雙利毛線、錦峰制衣等,以低廉的價格參與市場競爭,在國際同內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有資源優勢的產品,全市的紡織、輕工和農牧漁等一些資源型企業,在出口方面有比較優勢。特別是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農產品的出口正在迅速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如益華水產、益鑫泰麻制品,寶勝珍珠等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四是傳統產品或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如機械產品、服裝及服裝附件、紡織紗線及制品、化工產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竹木制品等深受各國人民青睞。五是一般性初加工產品,如銻品等出口日本等地,在國內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額。

3.勞動力資源豐富。駐馬店大約有30~4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勞動力成本在中部地區仍具有較大優勢,為降低出口成本提供了現實可能。

4.承接產業轉移的關鍵時期。隨著國際、國內產業的梯度轉移,許多的資源消耗型、勞動密集型、環境污染型、能源重耗型產業和產品正逐步被一些發達國家甚至我國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淘汰出局,而我市目前產業結構的特點凸顯上述產業優勢,我們應該趨利避害,抓住這個十分難得的發展出口貿易的機遇。

5.外貿經營主體迅速擴展。近幾年我市三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出口以20%以上的速度在遞增。

(二)面臨的挑戰

在面臨機遇的同時,駐馬店的對外貿易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動對全市進出口企業有一定影響。人民幣持續升值,削弱了電力、原材料、勞動工資等生產要素在國際市場價格低廉的優勢,直接導致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影響企業出口積極性。

2.外貿經營環境仍需優化,政府的引導作用和支持力度亟待提高。

3.外貿運行中自身存在的缺陷,是影響外貿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外貿出口仍然薄弱,規模不大,外貿依存度不高。

四、今后一段時期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的重點與措施

(一)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的重點

影響進出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只就外貿論外貿、僅靠外貿抓外貿,進出口困難的局面是難以扭轉的。必須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整體聯動,突出抓好以下四個重點。

1.大力發展加工貿易。要積極搶抓新一輪產業轉移的發展機遇,把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作為主要著力點,積極開展加工貿易。

2.努力擴大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隨著全市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近幾年全市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3.保持傳統出口商品的穩定增長。要依托全市的產業和資源優勢,確保有色金屬、紡織服裝、農產品、等傳統出口商品的穩定增長。

4.進一步壯大經營主體。要廣泛宣傳、認真實施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制度,進一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重點鼓勵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形成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對外貿易格局。

(二)擴大對外貿易的建議措施

1.深度開發傳統市場,大力開拓新興市場。

2.提高加工貿易比重,實現貿易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加快發展加工出口貿易,建議有三:一是強化高新開發區的出口導向功能。二是強化高起點的發展加工貿易措施。要把勞動密集型的加工作為發展加工貿易的基礎。根據駐馬店實際情況以及各區縣市的比較優勢,探索建立區域性的出口商品生產基地。三是積極探索發展境外加工貿易。結合我市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優勢,在一些優勢產業、優勢行業的境外材料加工方而先行起步, 非洲、南亞、中東等地區實施重點突破,加快駐馬店優勢產業、適用技術的海外轉移步伐,帶動產品、設備、原材料、技術和勞動力的出口。

3.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增強核心競爭力。

4.構建政策服務支撐體系,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秋生.運用科學發展觀理論推動“走出去”戰略實施[J].中國外匯;2013年23期.

[2]我國將逐步放松對境外機構投資的限制[J].每周電腦報.2014年35期.

[3]叢蔚,張秀珍.河南省吸收外商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工商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4]楊紅,馮超.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研究[J].河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04期.

[5]張曙霄,張旭.FDI對河南省的行業內溢出效應實證分析[J].稅務與經濟.2014年01期.

[6]張磊.河南與安徽吸引日本直接投資的比較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4年09期.

猜你喜歡
駐馬店市對外貿易調查
送傘
駐馬店市
駐馬店市錦程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駐馬店市
人口紅利漸失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對策
當前經濟背景下人民幣加入SDR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