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當代中國流行文化

2016-04-20 18:35黃慶賽
2016年7期
關鍵詞:流行文化娛樂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黃慶賽

摘 要:當代中國的流行文化已經成為老百姓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影響每個人的言行和心理,但是當代的中國大眾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可以幫助老百姓認識、認清當代流行文化的根源、提高老百姓的鑒賞鑒別能力,同時有利于正確引導流行文化對老百姓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導向。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流行文化;娛樂化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含義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含義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點在實踐中給予通俗化、具體化、生活化,讓它可以為廣大老百姓理解、接受、運用。我國領導人胡錦濤曾經提出:“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領導人習近平也指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把它的理論用簡單質樸的語言講清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說明白,使之更好地為廣大黨員和群眾所理解所接受。

其中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含義中的“通俗化”是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轉化為普通百姓能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大眾話語”,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含義中的 “具體化”是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馬克思主義要結合了中國的實情,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含義中的“生活化”是指馬克思理論要走進生活的根本目的是為現實問題尋求破解之道。只有為老百姓解決了問題,才能更好的實現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

二、當代中國流行文化解析

流行文化是老百姓參與以物質或非物質的形態表現出當代人們的心理狀況與價值取向的社會文化,中國當代的流行文化借助電視、電影、網絡、廣播、報紙雜志媒介工具傳播對社會產生廣泛而巨大的影響。流行文化以商品經濟為基礎,以大眾傳媒為載體,以娛樂為主要目的,具體大眾文化形式表現為流行歌曲、小說、電影、服飾、電視劇電視節目等等多種形式。這些流行于當今中國的流行文化大多有如下特征:生產生存周期短、成本低、復制效率高、顛覆意義與傳統,重新建構文化格局,商業化運作更為完善,文化消費觀念深入人心,審美多元等等特點。例如20世紀90 年代末期, “還珠格格”、“鄉村愛情”這樣娛樂消遣性質的電視劇風行中國大地, “幸運52”、“快樂大本營”這樣娛樂性質的綜藝節目也紅透大江南北,“超級女聲”之類全民歌唱選秀節目更是影響了一代年輕人。娛樂節目用輕松簡單的風格表現出令人興奮而又刺激的視聽感覺。電影方面,諸多電影制作的不得不考慮市場的票房和觀眾的口味,于是偶像明星的選擇、使用當紅巨星成為當前電影制作的大趨勢,例如《無極》、《赤壁》等等電影里我們經??梢钥吹搅隧n日港臺偶像明星。

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分析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根源及作用

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解讀當前我國流行文化的起源,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化是由于人類的需要而產生的,文化反映的是人類的生活方式,文化能夠為多數人消費,文化就是多數人創造并為多數人服務的大眾文化。比如當前的電視歌唱、舞蹈、小品選秀節目,是社會大眾自己生產打造的反映當代大眾一般形象的文化產品。這些文化產品借助當代電視、網絡媒介在社會傳播。選秀文化是來自于社會大眾,反映大眾本來面貌又為大眾消費的流行文化。

我國目前處于和平發展時期,在勞動之余老百姓自然把娛樂、 休閑和工作、 家庭共同當成了他們的生活重心,此時娛人娛己的文化產業順勢發展,正是迎合大眾的情感需求。而電視是我國比較普遍的媒介之一,因此一個成功的電視節目更是吸引老百姓眼球的焦點,成為他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另外馬克思的“主觀能動性”理論告訴我們流行文化既是來源自大眾也反映了大眾的需要和狀況,當時也會作用于大眾。比如《超級女聲》、《星光大道》、《中國好聲音》等等節目播放后,中國掀起一股掀起一股平民娛樂化的風潮,很多原來默默無聞的平民歌手有了通過各種電視節目提升自己技藝、出名獲利的風潮,這就是對人的反作用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四、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指導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實踐

(一)用馬克思主義提高老百姓大眾文化鑒別能力

盡管當前的流行文化是大眾意志力的體現,但是這些流行文化并不是完全有益處的,例如現在一些電影電視劇中,把慈禧、袁世凱等人物進行美化,嚴重扭曲了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目前很多電視劇不是從歷史的角度去解讀宮廷生活,而是用導演、編劇自身的眼光,為了滿足觀眾獵奇的胃口嚴重歪曲了歷史。老百姓要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革命的理論的支撐下,對當前的流行文化有正確的解讀能力和選擇能力,才不會盲信電視劇的情節。

(二)用馬克思主義指引正確的輿論導向

當代我國的流行文化既反映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同時又對大眾的價值觀有所引導和影響。電視節目、連續劇、電影、報紙各種媒介的內容,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輿論導向能力,馬克思曾曾經指出:“報刊最適當的使命就是向公眾介紹當前形勢,研究變革條件,討論改良的方法,形成輿論,給共同意志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苯浌墚敶妮浾撁襟w形式發生了改變,但是其輿論能力的本質沒有改變,雖然輿論對老百姓的行為影響不是強制性的,但是這種力量并不低于法律。馬克思認為輿論就是“另一種法庭”。因此我們要正確利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反對虛假新聞、顛倒是非、虛假產品廣告,反對見利忘義、沒有倫理道德的內容,堅持實事求是、平等相處、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樹立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敬業愛崗的職業道德,更要反對把嚴肅的新聞娛樂化、低俗化,把正面歷史人物妖魔化,把反面人物正面化、人性化錯誤價值取向占領我們的大眾流行文化,把大眾引導向節儉樸素、發奮圖強、敬業愛國等等具有正能量的價值取向。

結語

流行文化已經成為老百姓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影響每個人的言行和心理,但是當代的中國的大眾流行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可以幫助老百姓認識、認清當代流行文化的根源、提高老百姓的鑒賞鑒別能力,同時有利于正確引導流行文化對老百姓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導向。

參考文獻:

[1] 趙勇.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及其實現路徑[J]. 思想理論教育,2008,07:31-35.

[2] 劉建軍. 關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若干問題[J]. 思想理論教育,2008,07:25-30.

[3] 何懷遠. 關于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幾個問題[J].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03:15-18.

[4] 張志軍,黃金輝. 消費主義文化濫觴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時代轉型[J]. 求索,2012,11:139-141.

[5] 張靜,吳榮生. 文化形態嬗變視閾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J]. 理論學刊,2010,06:8-13+127.

[6] 王宇.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中的主流文化熱點培育[J]. 廣西社會科學,2011,01:10-13.

猜你喜歡
流行文化娛樂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從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看影視劇字幕翻譯的娛樂化傾向
農村文化事業建設要抓住哪幾個關鍵點
“互聯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研究
流行文化對高校美學教育的影響
韓國流行音樂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啟示
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的途徑
馬克思主義早期大眾化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
淺談中國電視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