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探討

2016-04-26 09:59楊偉
科技視界 2016年10期
關鍵詞:改造農村公路

楊偉

【摘 要】根據江蘇省政府2013年下達的《省政府關于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意見》,要求利用6年的時間完成農村公路的提檔升級改造。本文對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進行研究,分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的常用技術,期望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改造

根據江蘇省政府2013年下達的《省政府關于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意見》,要求對農村公路進行提升升級,將部分縣道路面寬度達標而路面狀況較差路段按照原有路面寬度實施路面結構層提檔升級改造,將鄉村公路原有的單車道通村公路拓寬改造成為雙車道四級路,為農村建設發展提供交通支持。當前江蘇徐州普遍采用的是由原來的3.5m路面拓寬為5.5m路面,老路大多為水泥混凝土路面。提檔升級標準主要采用道路路側單側或雙側加寬處理,其中沿線涉及路基基礎的處理方面,采用的路面結構是石灰土底基層+水穩或二灰碎石厚度(18cm)+18-20cm水泥板。本工程主要是對農村公路進行提檔升級改造,根據升級改造工程所確定的技術標準,結合項目特征,形成的公路技術改造的目標,是以安全為根本,靈活運用技術指標,最大程度的利用既有工程,對舊公路進行改造,并且與新公路想連接,提升原有公路的安全性,促進沿線地方經濟發展。徐州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技術包括老路路面補強與再生技術、道路加寬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方面、如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處治技術,汪塘段或溝渠等特殊路段的處理,通過技術改造原公路不安全地段,提升公路等級。

1 老路路面加鋪補強與再生技術

老路路面補強技術是針對老路路面的病害進行調查,并且采用補強的方式提升原有公路的質量,提升路面安全。

1.1 病害調查與處理

按照《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TJ073.2-2001)對路面強度進行計算,采用彎沉檢測的方式,按照每公里評定段的原則進行路面狀況分段評價,了解路面的強度。采用《瀝青路面養護規范》進行病害調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病害處理:(1)裂縫寬度<5mm進行灌縫處理,>5mm的切割基層表面并且回填處理;(2)對路面出現龜裂的進行刷油封面,對于中度、重度病害的病害路段進行銑刨后重新攤鋪;(3)坑槽與松散的進行修補,按照“原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進行修補,基層出現坑槽的需要挖除基層后重新鋪筑。

1.2 老路路面加鋪補強

采用結構力學體系對公路結構進行設計,以路面的彎沉、面層地面拉應力等為控制標準實行路面的加鋪補強。老路加鋪補強設計的補強厚度需要同時考慮施工分層,根據規范確定施工厚度與最小壓實厚度,為了滿足原行車道的補強層厚度,需要確保調平層厚度至少為10cm。施工完成后對路面彎沉強度進行分析,考慮其抗裂性能,確保補強后路面滿足路面工程需求。

1.3 老路路面再生技術

對于破損嚴重的路面需要進行大量挖除,為了提升材料利用效率,將挖除的舊路面現場壓碎后,作為粗集料用于路面再生。采用破碎材料作為路面材料,能夠降低材料成本,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符合節能減排的工程建設新需求。

2 道路加寬基礎施工技術

當原有路面寬度不能滿足交通量發展時,需要加寬老路路面,路面的加寬工程設計中,基礎的處理是施工的基礎,其施工質量與提檔升級工程質量直接相關。道路加寬主要包括拼接加寬和分離式加寬兩種形式,拼接式加寬的工程量小,是加寬擴建的主要方式。在江蘇徐州農村公路加寬中,主要采用單側拓寬和兩側拓寬兩種方式進行拼接加寬。

2.1 材料選擇

路面加寬工程中,選擇與原路面相似的結構與材料,而且加寬的基層強度不低于原路面的基層強度。所選擇的材料應該具備壓實性、透水性好的材料,其中基層是路面的承載層,主要采用水泥穩定碎石或二灰結石作為基層施工。水泥穩定碎石具有施工成熟、早期強度高以及水穩定性好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應用前景。

2.2 路面邊部處理

一般公路需要考慮到路肩鋪設草皮,當路基加寬較小時,應該盡量避免施工寬度小于壓路機最小壓實寬度。將原路肩開挖后重現回填的方式設置護肩,采用泥結碎石回填,壓實度不應小于94%。

2.3 路面臺階開挖

補強老路路面時,為了增加路面加寬的整體性,通常采用臺階開挖的方式緩解加寬處的受力狀況。設置臺階能夠使新老路面的銜接處逐漸過渡,從而提升路面的整體性。盡量擬合老路線位,合理確定老路拓寬方案,減少電桿、房屋拆遷,原則上以單側加寬為主,在村莊、鄰塘段等單側加寬困難時,考慮采取雙側加寬。若路基高度小于0.8m,采用直壁開挖;若路基高度大于0.8m,可采用二級臺階。水塘加寬段清淤后應將原地面挖成寬度≥1m,向內側傾斜>3%的臺階。水塘清淤后,回填50cm碎石,再填筑6%石灰土至原地面,壓實度應達到路基相同層位的要求。

2.4 基礎施工控制原則

路面加寬基礎施工應該充分利用老路的資源,合理利用原有的路面,在選擇平面的基礎上進行路基加寬側。選擇適宜的路基填料與寬度,綜合考慮路基的排水設計與材料選擇。路基設計的高度應該與原先相近,確保路面加寬改建后沿線河流暢通,農田灌溉水系完整。路基一般設計強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盡可能填挖平衡,路基填料盡量選擇河道整治土等已有資源。

3 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處治技術

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是農村提檔升級工程中的常見難點,因為差異沉降引發縱向裂縫,道路加寬過程中,由于新老地基沉降已經基本完成,新填路面會引發既有路基的附加沉降,當沉降差異較大時,容易引發縱向裂縫,影響路面性能,因此需要采用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處治技術控制路基,確保路面穩定性。

3.1 新老地基連接處理

因為老路路肩沉降已經結束,而新路基產生新的沉降,因此需要進行特殊處理。在路基連接處開挖臺階,夯實后填筑石料,確保連接處的穩定性。在路基連接處填筑砂礫層,能夠提升路面穩定性,也能夠吸收部分變形。

3.2 土工格柵技術

為了解決新舊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在基底、下路床頂、路床底以及路堤三層填土鋪設土工格柵,每層的土工格柵寬度為8.0m。鋪設的格柵強度高方向垂直于路中線方向,順路線方向采用細鐵絲進行綁扎,為了提升穩定性,鋪設格柵后采用勾頭釘進行固定處理。路面病害顯示,涵位處易產生路面縱向裂縫,為了提升路基邊坡穩定性,護坡道應該盡量連續。

4 特殊路段處理技術

汪塘段或溝渠等地段主要是軟土地基,在路面提檔升級過程中,為了提升基底穩定性,需要加強路基處理,提升路堤的穩定性。

4.1 對路基進行分析

對特殊地段的地基進行分析,分析地基的含水量、密實度,分析路基的穩定性,確定地基加固方案。軟土地基具有承載力小,修建后路面可能塌陷變形的風險,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地基加固,改善地基承載力。

4.2 軟土地基加固技術

采用鉆孔注漿技術進行軟土地基的處理,在注漿時,采用全站儀進行實地定位,確定鉆孔位置。安裝調試鉆孔注漿機,做好技術交底,結合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需求,注漿鉆孔的開孔孔徑為110mm,嚴格控制鉆孔質量,采用回轉方式鉆進。鉆孔后進行簡易的壓水試驗,通過壓水孔清理排除相應的沉淀雜質,采用間歇式注漿的方式注入水泥粉煤灰漿,嚴格控制注漿質量,檢測漿液的密度、結石率、初凝和終凝時間等,確保軟土地基加固質量。

5 結語

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是關系農村發展的關鍵工程,其施工技術對于路面工程質量直觀重要。在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過程中,無論是原公路的加寬改造,還是新建公路與原公路的連接,需要根據提檔升級的需求,采取切實有效的技術處理基礎工程,合理進行施工組織,確保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于鳳河,等.道路改擴建工程設計與施工[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06)[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高福華.改建工程中的路面過渡段處理設計[J].安徽建筑,2009,16(4).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會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王楠]

猜你喜歡
改造農村公路
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累計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
“十三五”以來遼寧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2.7×104km
關于農村公路經濟創新的思考
三問農村公路
農村公路的建設與養護須多管齊下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調查
300MW機組頂軸油系統改造
論電梯單開門改雙開門的改造方式
湖北省今年將建成農村公路1.5萬k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