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作業設計 提高學習效果

2016-04-26 15:29季麗娟
關鍵詞:作業設計優化小學語文

季麗娟

【摘 要】 作業不僅是學生在課后對所學內容的一個溫習和鞏固,更是讓學生加深對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是學生對語文學習內容形成認知的關鍵階段,如何能讓學生更好的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知識掌握力度,課后作業起到了關鍵作用,文章從增加閱讀指導,強化學生的課后閱讀;設計趣味作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計創造作業,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語文的學習與其他學科不同,較好的語文學習效果更多的是需要學生日積月累的知識和經驗的補充,課后作業可以說是一個課程的補充和延續,能夠讓學生在課上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提高語言使用的技能和能力。合理、科學的設置小學語文課程的課后作業,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獨立性,使作業不再枯燥,使語文課的教學質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一、增加閱讀指導,強化學生的課后閱讀

閱讀是增強學生語文知識功底的重要途徑之一,很多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是一味的讓學生重復課堂上所學過的知識,殊不知,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開拓眼界,拓寬知識面,還能讓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得到鞏固,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都能更好的提高。教師在設置課后閱讀的作業時,一定要注音與課堂知識的結合,在教學的同時引導學生讀一些與課文有關系的材料和文章,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對課文有更深一步的體會。例如,在學習《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閱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體會作者對小動物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發自內心的喜愛,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通過閱讀來模仿作者對于小動物的字詞描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在課下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作業,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周都準備一個小故事,可以在課前和課后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閱讀的動力,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功底,還能培養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可謂益處頗多。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閱讀的作業時,還要進行一定的指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能力有限,有時在閱讀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問題,教師不能只是布置了作業就放任自流了,一定要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對閱讀產生更多的興趣,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

二、設計趣味作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正處于思想開放、活潑好動的時期,很多學生對作業有著很強的厭煩心里,最重要的原因是語文作業大多都是重復性的機械練習,學生難以產生興趣心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給學生布置一些帶有趣味性的作業,讓學生在趣味作業的完成過程中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幾個小故事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組,每組學生安排不同的寓言小劇進行排練,讓學生把死板的文字通過表演活起來,使學生能夠更好更真切的感受故事中任務的語言、心理活動、動作等等,在排練過程中,學生需要有集體意識,更要能夠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合作才能完成,這也就更好的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語文教材的每一章節都有不同的主題,教師也可以圍繞不同章節的不同主題進行作業設計,例如,在學習有關贊美祖國的主題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手抄報的制作,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題材,可以是贊美祖國的風景,也可以是贊美祖國的風土人情,根據自身的知識儲備來制作,教師可以根據手抄報的內容、形式、新穎程度和質量給學生進行分類、比評和總結,最后進行展示,讓學生的努力得到回報,這種類型的作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運用自身知識、查找相關知識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設計創造作業,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教師要將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與現實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少阻力,有一個更好的語文學習環境,建構起更加豐富的知識體系,不斷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完課文以后,基于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和體會,充分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將故事進行延續,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故事銜接能力有更好的提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一些有特點的日記,例如,在學習了《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對家里的某些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寫作,讓學生在自己的筆下描寫出自然的奧妙和美好,讓學生親自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提高寫作能力和觀察能力,為今后的作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還可以將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小池塘》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為課文進行配圖,讓學生發揮自身的想像力進行作畫,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較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個性和想像力都能得到較大的提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安排一些“自由作業”,這種類型的作業是沒有特定內容的,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資料查閱獨立完成一些具有自身特色和創造性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所在,自己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最后形成報告、作文、文學名著的讀后感等等各種類型的作業形式,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避免量大、重復,要盡量少而精,讓學生能在少量的作業中提高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的作業才是符合現代化教育的理念,教師要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進行學習,在發揮自身個性的同時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使學生的語文學習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曹越.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

[2]唐志林.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嘗試[J].新課程(小學),2013(09).

[3]宋克平.暢談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做好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語文學刊,2014(03).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優化小學語文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