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業機械化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

2016-04-29 21:35姜安吉張明乾
北極光 2016年2期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新農村建設意義

文/姜安吉 張明乾

?

淺談農業機械化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

文/姜安吉 張明乾

摘 要: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進,國外先進農業科學方法的不斷引進和應用,使我國近幾年的農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發展現代農業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新農村建設;意義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

1.農業機械化決定農村農業生產發展的程度

新農村建設把生產發展作為先決條件,生產的發展靠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相互作用。農業機械是先進的生產工具,是農業生產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搞好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合理配置和綜合利用農業資源,不斷改善和增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這就需要農業機械化的支持。因此,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農業機械化是農民生活寬裕的保障。農業機械化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替代農業勞動力,節省勞動時間,節約勞動成本,把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建設新農村、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撐及強大的保障。 農村村容村貌整潔的目標,需要農業機械化。機械化采取保護性耕作,既減少土壤的風蝕水蝕,又降低地表揚塵,防止水土流失,使農村最根本的2種自然資源——耕地和水,得到保護和利用;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不僅使秸稈變廢為寶,直接為農民增加了收入,而且從源頭上清除了污染源,促進農村村容村貌的整潔。

2.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選擇

我國農業正處于戰略性調整階段,與此同時,農機服務的系列化、市場化、特色化、社會化程度也明顯提高,農業機械化作業領域正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由大田農業向設施農業,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水產業,由產中向產前、產后,由種植、中耕、收割向儲藏、保鮮、加工,由設施農業向立體農業、觀光農業延伸和轉變,機械化作業幾乎覆蓋了農業的一切領域。面向大農業,發展大農機已成為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選擇。一是機械的載體屬性,保障人力無法完成或者無法規模完成的農藝技術的實施成為可能;二是機械作業的規范性、規模性,保障農業的標準化、規?;a和產業化經營成為可能;三是機械化的高效性,保障農村勞動力非農化、城鎮化成為可能。

3.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前提

農業能否實現現代化,關鍵在于農業機械化程度如何,從農業機械化到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過程。首先,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物質技術基礎。機械作業實現了人工所不能達到的現代化科學農藝要求,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改善了生產條件,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其次,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從一定意義上說,農業現代化是農村工業化的過程,而沒有機械化也就談不上工業化。第三,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標是農業勞動生產率,而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國際上通常把農業機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為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標志。因此,無論從長遠還是當前來講,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是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步驟。

二、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農業機械化投入格局,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扎實基礎

(1)按照“十七”大和中央的有關文件精神,把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促進法》作為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結合當地實際,把農業機械化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采取財政支持、稅收優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加大政策法規對農業機械化的支持保護力度。積極協調其他農業投入用于農機發展,促進多層次、多渠道農機投入格局的形成。

(2)拓寬服務領域,促進農民增收,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動力。首先,加強農機服務體系建設,以提高農機裝備利用率來促進農民增收。通過開展農機跨區作業,提高農機裝備利用率,打造農機社會化服務品牌,增加農民收入。其次,發揮農機裝備優勢,以農機挖掘農業潛力來促進農民增收。主要通過2個途徑:一是發揮農機作用,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統籌城鄉發展。二是在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大力發展高效農機,加快農機服務市場化、社會化進程,推進農機規?;蜆藴驶鳂I。

(3)農機結合農藝,構建和諧社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拓展空間按照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機與農藝的結合,推動農業文明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和諧農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拓展廣闊空間。加快完善規范化種植技術體系,提高農業機械的適應性,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中的作用。

三、結束語

農業機械化的持續穩定發展,特別是科技含量高、功能多、能耗低、效益好、適應性強的農業機械的大規模應用,必將極大地改善農業勞動生產條件和農村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促進農業勞動力大規模向第二、三產業的轉移能力和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推進農業產業化、規?;?、集約化經營,推動自然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設施農業的穩步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鳳蘭.淺談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地住和作用[J].農村牧區機械化,2010(2):25.

[2]李榮華.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養殖技術顧問,2010(5):186.

[3]宗錦耀.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 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J].農機科技推廣,2010(4):4-8.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農業機械化新農村建設意義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