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斯皮爾伯格電影作品的敘事特征

2016-05-06 11:19劉巖張國慶
電影文學 2016年8期
關鍵詞:斯皮爾伯格敘事風格

劉巖 張國慶

[摘要]斯皮爾伯格作為美國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導演,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了很多經典之作,并將影視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斯皮爾伯格影片中寫實性、童話性、大眾性的敘事風格以及戲劇化敘事結構、非人稱敘事主體、蒙太奇敘事節奏等敘事手法讓題材迥異的電影極富個性特征,并能讓觀眾隨著情節的發展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本文以斯皮爾伯格電影的敘事風格和敘事手法為對象,探討其電影獨特的魅力。

[關鍵詞]斯皮爾伯格;敘事;風格;手法

在五彩斑斕的電影歷史長河中,很多影視導演和作品都留下了永恒的足跡,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應該是現代電影世界中最耀眼的一位。由其執導的電影作品突破了商業片的題材限制,為好萊塢電影注入了故事性和藝術性的精神。同時斯皮爾伯格電影作品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敘事手法緊緊地抓住了觀眾的心理,將敘事風格及特點與戰爭、科幻、浪漫等影視元素結合得天衣無縫,成為難以超越的影視經典。

一、斯皮爾伯格電影的敘事風格

(一)寫實性敘事風格

斯皮爾伯格絕大多數戰爭題材電影的敘事都主張采用寫實的風格。如《戰馬》《兄弟連》《拯救大兵瑞恩》等皆取材于二戰時期真實的故事。如《拯救大兵瑞恩》影片中,斯皮爾伯格甚至使用了三成的劇情來逼真地再現二戰戰場。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斯皮爾伯格也以紀實性的風格敘述電影的主題。斯皮爾伯格的敘事風格與傳統好萊塢電影的敘事風格有著很大的區別。好萊塢電影一般將時空壓縮,通過環環相扣的故事制造出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無法兼顧故事人物的感情和心理,讓影片缺乏質感和真實感。斯皮爾伯格的影片中,雖然故事的主線粗獷明晰,但沒有忽視主要人物的內心刻畫及對現實意義的揭示。如在《戰馬》中,他用大量的戰爭場景客觀地講述現實,同時還將戰馬喬伊與艾伯特甚至德國士兵的良知感悟聯系到一起,以意識流來推崇戰爭中的人性,在熟練地把握戰爭場面的同時,讓觀眾對角色的心理認同感和歷史認同感結合在一起,順應了市場和觀眾的雙重需求。換言之,斯皮爾伯格的寫實讓觀眾在宏大的場景中產生更多的聯想,推進了對情節的內化和理解。

(二)童話性敘事風格

斯皮爾伯格常用兒童天真純潔的眼光審視著世界,讓他的電影敘事風格顯得溫情而又單純。觀眾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中都可能發現,他的電影結尾總是以溫情美好而結束??梢哉f,他的電影偏愛積極樂觀的敘事題材和風格,這種風格在斯皮爾伯格早期如ET、《人工智能》《第三類接觸》中更加明顯。尤其在ET中,斯皮爾伯格以小男孩埃利奧特的視角,幫助外星人聯系外星球,并最終歷經艱難困苦將他們送回外星。斯皮爾伯格將小孩子作為主視角,在影片中或表現兒童的恐懼、孤獨,或表現他們的淘氣和智慧,引起了現代觀眾極大的觀影興趣和認同感,因為孩子的純潔和心靈是觀眾最向往的純潔世界。斯皮爾伯格以童話性的敘事讓觀眾在現實和幻想中穿梭,忽而審視自己的現實形象,忽而幻想著自己浪漫的理想,在轉換中獲得無限的心理滿足感,也以兒童奇幻情節寄托及透視著他自己對于現實主義的幻想。童話般的敘事風格雖然讓影片情節簡單,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影片的內涵,而且總能觸動觀眾追求真善美的內心世界??梢哉f,斯皮爾伯格以這種童話般的敘事風格掌握了觀眾的心理,也遵循著人類美好向往的共同主題,是其影片成功的另一主要因素。

(三)大眾性敘事風格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常以觀眾為中心,將自我世界觀、人生觀及閱歷融入其中,創作出獨特的電影敘事風格和電影美學。斯皮爾伯格總是能準確預測現代觀眾的審美傾向,并將觀眾的電影期待轉化為電影敘事內容,如《侏羅紀世界》《幸福終點站》等影片中斯皮爾伯格抓住了當今社會的主流觀念。斯皮爾伯格之所以能抓住大眾口味,是因為他不僅僅關注美國人,甚至還有世界觀眾對于冒險、奮斗精神的向往,并在電影中將冒險精神與拼搏精神結合在一起。同時斯皮爾伯格為抓住大眾心理,一方面先明晰故事主線,并讓故事隨著主線展開曲折經歷。如ET中,影片以幫助外星人回歸為主線,輔以幽默曲折的中間情節,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直接獲取清晰的輪廓。另一方面,斯皮爾伯格電影總是不固定情節發展與情節高潮,讓觀眾隨時隨地處在緊張和期盼中,同時斯皮爾伯格非常善于在敘事中制造巧妙的煽情點和高潮點。如《大白鯊》一片,鯊魚和人一樣聰明,讓觀眾不知道人物和大白鯊誰將最終勝利,時刻保持緊張的情緒。這種未知的情節和懸念,吸引著觀眾的期盼和預測,讓觀眾感到刺激而又新鮮。除此之外,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滿足了觀眾對通俗文化的需求,讓通俗文化語境中的觀眾備感親切,尤其在《幸福終點站》中,完美地與美國通俗文化密切聯系在一起。而且他的電影很少有深沉、冗雜的鏡頭語言,非常貼近大眾思維,促進了電影的接受。

二、斯皮爾伯格電影的敘事手法特點

(一)戲劇化敘事結構

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敘事結構常常具有戲劇化的特點,他的影片總是以某一故事為主線,并在主線的基礎上通過“起、承、轉、合”的戲劇沖突架構其敘事結構來講述故事,在敘事結構中將主線與副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講述完整的故事。

如在經典科幻片ET中,斯皮爾伯格將影片的主題定義為外星人到來,并用兒童的視角對之娓娓道來。影片中埃利奧特是一個愛幻想的孤獨男孩,他發現并收留了不小心迷路的外星人。經過他與外星人的相處,埃利奧特和ET逐漸超越了語言障礙,變成了在情感上互相依靠的好朋友,而且還產生了某種特殊的心靈感應。電影高潮時埃利奧特的外星人被成年人知道后,軍隊、警察蜂擁而至,但外星人以神奇的力量幫助孩子們勇敢地沖出重圍,而在結尾處,外星人在孩子們的告別中消失在天邊。整個故事具有明顯的戲劇化敘事結構特點,斯皮爾伯格以埃利奧特收留外星人為主線,在主線基礎上以孩子、外星人、家長、警察等各種戲劇化事件為副線,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極具戲劇化的敘事結構。

斯皮爾伯格在這種敘事結構下,常常在影片伊始就埋下了矛盾沖突的伏筆,隨著故事人物出現而發生戲劇沖突,激發矛盾沖突,最終矛盾無法調和時達到電影的高潮。觀眾一直沉浸在矛盾沖突的氛圍中,一直體驗著矛盾帶來的刺激和緊張。斯皮爾伯格常常不斷地深化著戲劇沖突,在巧妙設置懸念和沖突時,還將自己的理念和希望添加到影片中,讓不同的觀眾在觀影的同時感受著他真正的意圖和思想。而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中,矛盾和對抗的戲劇化沖突隨時可見。如《拯救大兵瑞恩》中,圍繞著拯救瑞恩的主線,觀眾陶醉于搜救分隊的危險和慘烈;又如電影《逍遙法外》,觀眾一直沉醉在警察和詐騙犯的斗智斗勇中,圍繞著抓賊的主線,矛盾不斷地激化,最終犯人和警察聯手屢破大案,讓觀眾如癡如醉。斯皮爾伯格在電影中通過戲劇化的敘事結構將矛盾安排得井井有條,讓觀眾的視線永遠被沖突所吸引,也讓影片從頭到尾不乏懸念和緊張情緒。

(二)非人稱敘事主體

斯皮爾伯格借鑒和發展了非人稱敘事的經典好萊塢敘事手法,在電影講述故事過程中,沒有采用直觀的敘述者形象或者多余人物及話語來闡釋劇情。斯皮爾伯格這種非人稱敘事主體讓觀眾自己去感受劇情的發展,觀眾也不知道誰在敘述整個故事。這種敘事主體的應用讓故事的發展立足于人物和事件之上,甚至立足于觀眾自身理解基礎上,讓電影自己隨著邏輯和理解的發展而推進,而不像傳統敘述者那樣刻意地推動故事發展。斯皮爾伯格用攝影機引導著觀眾去觀察電影和故事的世界,去分析、理解故事中的事和人??梢哉f,斯皮爾伯格讓敘事情節隨著觀眾的期待而發展,將觀眾的思維融于電影中,就像觀眾借著攝影機觀察現實。

斯皮爾伯格電影還善于以隱性的敘事主體為觀眾群設置想象的虛擬空間,讓觀眾親自參與到影片中,好奇心和想象力都得到非常大的滿足。如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導演就利用隱性的非人稱敘事手法使拍攝的角度既脫離時空的局限,又沒有局限于人物視野,讓觀眾自己去發現和分析故事的時間和背景。同時斯皮爾伯格還個性化地運用蒙太奇拍攝手法,吊起觀眾的胃口,讓他們去尋找和探索。電影受眾會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觀賞過程中,被故事情節和人物吸引,仿佛置身于影片中,而這種情緒可能持續至故事結束,才能讓觀眾從思考中解脫出來。又如在《逍遙法外》中,導演就沒有將敘事局限在任何人物上,也沒有任何時空的概念,展示給觀眾的就是經常和主角不同視角的事件,并且通過人物視角對比讓觀眾明白或體會到主人公的痛苦和無奈。同時在故事的情節編排上,斯皮爾伯格也采用了顛覆傳統的敘事手法,讓主人公不同的經歷穿插在不同時間段中,甚至用倒敘手法講述主人公由騙子升華到探員的心路歷程。觀眾在這種跨越性、對比性的事件中,也獲得了內心的解放??梢哉f,斯皮爾伯格用觀眾的視角敘述故事,觀眾是他的敘述主體,所以能抓住觀眾的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蒙太奇敘事節奏

斯皮爾伯格在影片中經常使用蒙太奇形式的敘事節奏,讓故事的敘述異常緊張,并以快節奏的敘事打破觀眾對于影片的預想,制造出電影獨特的新奇感和流暢感。斯皮爾伯格的蒙太奇敘事節奏主要是通過“沖鋒槍式”敘事節奏和“零度剪輯”敘事風格展示給觀眾。首先,斯皮爾伯格經常讓電影的節奏越來越快,情節推進的方式如“沖鋒槍”一樣讓觀眾目不銜接,甚至筋疲力盡。尤其在其代表作《奪寶奇兵》中,打斗、冒險的場景令人眼花繚亂,驚險情景出現的節奏非???,甚至取代了敘事,但是這種異??焖俚臄⑹鹿澴酀M足了觀眾尋求刺激的觀影興趣,讓《奪寶奇兵》成為最偉大的經典冒險片之一。尤其是《奪寶奇兵》中奪取佛像的情節,斯皮爾伯格通過特寫鏡頭、短鏡頭、慢鏡頭、快鏡頭之間的切換,造成了敘事節奏驟變,讓觀眾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懸念,充分抓住了觀眾的眼球。當瓊斯經歷了暗算、長毛、機關、毒蜘蛛等一系列危險后,終于來到佛像前。觀眾剛剛平靜的心又因影片中顫抖的鏡頭及詭異的音樂而緊張起來,剎那間石頭雨、石板、哈維托人、豹子、蟒蛇接踵而至。這一情景中,斯皮爾伯格總共用了13個異常緊湊的懸念,讓觀眾從驚恐到喜悅,再由喜悅到恐懼不斷的反復循環,觀眾的心情也在不斷推進的緊張情緒和敘事節奏中將故事推向高潮。另外,斯皮爾伯格經常用“零度剪輯”的敘事節奏讓觀眾難以感受到故事的停頓,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斯皮爾伯格通過這種零度剪輯的敘事節奏讓故事保持著完全連貫的運動感,觀眾沒有任何時間和精力去顧及影片之外的一切,完全地投入到故事的節奏中。當然,斯皮爾伯格的鏡頭剪輯并不是真正的沒有剪輯,只是將觀眾心理邏輯及劇情邏輯結合在一起展開的,他讓觀眾的思路與敘事的銜接完全一致,感受不到鏡頭的變化。如在《侏羅紀公園》中,當女博士徒手爬上電網去接通電纜時,斯皮爾伯格其實已經將鏡頭切換到男孩爬到高壓電網的鏡頭上,但是因為觀眾早已沉醉在緊張的情緒中,對于這種鏡頭的切換難以顧及,當小孩被高壓電突然擊落時,觀眾已經隨著鏡頭轉向了小孩掉落之處,此時斯皮爾伯格將觀眾的心理變化與鏡頭切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觀眾的心理切換融入鏡頭切換中,也讓電影的發展順其自然,滿足了觀眾的欣賞心理。

斯皮爾伯格獨特的敘事風格及敘事手法讓不同題材的電影演繹出不同個性。無論是戰爭片、科幻片還是冒險片,他總能抓住觀眾的心理,讓觀眾隨著情節的發展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雖然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絕大多數是商業性質的影片,但是卻代表了觀眾對于通俗文化的渴求和期待,創造出了超越商業影片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毅夫.芻議基于導演視域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作品的藝術風格[J].新聞傳播,2014(09).

[2] 孔艷梅.斯皮爾伯格電影藝術探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4(03).

[3] 林穎.論斯皮爾伯格電影的藝術魅力[J].電影文學,2014(10).

[4] 趙輝.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導演藝術風格[J].短篇小說,2013(08).

[作者簡介] 劉巖(1981—),女,吉林公主嶺人,碩士,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張國慶(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斯皮爾伯格敘事風格
詭異!斯皮爾伯格看這部片時房門突然被反鎖!
東方奇幻與眼球審美:對中國魔幻電影的解讀
解讀木刻版畫在動畫中的運用
佛教文化旅游區植物的選擇
魚有多大
斯皮爾伯格為什么要歷時33年修完學分?
“賣身契”成就國際大導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