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學生作文能力的評價體系建構

2016-05-13 00:13王賓
考試周刊 2016年23期
關鍵詞:作文能力評價體系中學生

王賓

摘 要: 本文探討如何在新課標課程評價理念的指導下建構一個全新的合理的中學作文評價體系,推動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從而建構師生互動、民主的教學模式,促進中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 中學生 作文能力 評價體系

中學作文教學在語文學科中占據重要地位,恰恰是無數老師和學生的軟肋。因此,如何提高中學作文教學水平便成為眾多教學研究者不斷探索的一項重要課題。傳統的作文評價一般僅僅是針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只評人不評文,而且評價的內容、主體、標準、方式、效應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單一化、模式化的弊端。根據新課標的建議和要求,對中學生作文的評價體系,我們可以從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效應等方面建構、完善。

一、評價內容的立體化

這里所說的“立體化評價”是我們依據新課標課程基本理念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規劃的作文評價內容的基本框架。

“立體評價”意在強調兩個層面的特點:

其一,從宏觀上講,我們除了要關注學生獲得寫作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重視文本以外的過程和方法及流露其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知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新型的發展性作文評價關注得更多的是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傳統評價過于關注結果,面向“過去”,忽視了被評價者在活動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忽視了對日常學習活動的評價,缺少對思維過程的評價,導致學生重視結論忽視過程,不能促進學生科學探究的過程,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與精神,不利于良好品質的形成,限制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與創造性。新課標之所以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因為中學生尚處在青春萌動階段,各方面還不成熟,思想上極易波動。教師以心靈建筑師的身份參與其中,一方面可以為其“排憂解難”,疏通“淤塞”,另一方面有利于陶冶情操,有利于良好品質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完善,以盡教師“傳道、受業、解惑”之職。此外,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從評價的整體性來看,還應包括素材的積累、創新的程度、修改的質量等方面的內容。只有重素材的積累,才能克服現今學生作文中“假、大、空”的現象,培養觀察生活的能力;只有重創新的程度,才會逐漸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升華,進而成為創新型人才;好文章大多是改出來的,只有重視修改的質量,才能讓學生在反復摸索中掌控方向,學會前行。這樣建立的才是一個多方兼顧的動態評價體系。

其二,微觀上,關于學生寫作能力的評價不應該只針對他的課內外習作或考試作文,還應該將其范圍擴大到平時與作文學習有關的一切學習成果,如日記、周記、隨筆、讀書筆記,甚至是凡人睿語。新課標建議,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還包括對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評價。這些日記、周記等學習成果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的體現,要把它們視為對學生的評價因素之一。

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作文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理念。它是針對作文教學中評價主體單一的現狀而言的,指的是在評價過程中不能只對學生的某一方面進行單一的教師評價,而應該用宏觀的視角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單調、蒼白的單一教師評價很難擴大學生想象的空間。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強調寫作主體的參與、互動,強調寫作過程中自評與他評的結合,這樣既體現了對主體的尊重,又暢通了信息反饋渠道,實現了評價信息的多元化、多向化。

新的評價機制在評價過程中有意識地不斷擴大評價主體,多方參與,每個人的評價側重點和層次性有所不同。這樣既提高了被評價者的主體地位,將評價活動變成了學生主動參與、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發展的過程,又在相互溝通中增進了雙方的了解,有助于評價者在評價中有效地對被評價者的發展過程進行監控和指導,幫助其接納和認同評價結果,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其不斷反思、改進,獲得長足的發展。

三、評價標準層次化

由于中學生在認知水平、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發展潛能、個性特長等方面都不盡相同,不同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自然就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評價的標準應該有層次性。在評價中,要堅持個體化和多元化的原則,每次訓練把相對突出的能力訓練點作為評價的重點?!白鹬貙W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表現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客觀準確地把握不同學生的特點,要因人、因文而異,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盡量增加幾把評判的尺子,而不要按整齊劃一的標準衡量。正如著名教師張萬化所說:“不要用經驗作為評價未來的唯一準繩,不要因為我們的遲鈍否定兒童新奇的故事,不要過分強調合理性而扼殺孩子大膽新奇的想象?!庇薪涷灥慕處煏裆忱锾越鹉菢?,含著希望,耐著性子,用“顯微鏡”和“放大鏡”捕捉那些“一無”中的“是處”,一經發現,便立刻給予熱情的肯定和贊揚,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寫作熱情。

四、評價效應的互動性

傳統的作文評價效應往往是單向性的,教師批改作文往往煞費一番苦心,學生用眼一掃后便拋之腦后。就像學打乒乓球一樣,教練員講解示范了要領,學員練習了,教練也對其作出了評價,而學員卻缺失了重新練習的環節,沒有領悟其精華,給予反饋性的信息。雙方表面上有來有往,但實際上卻是自言自語,缺乏互動的對話交流,這就是作文教學中至今仍存在的假對話。長此以往,即便是超級教練加天才球員恐怕也難以提高。一篇作文的評改不能一次就定性,我們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反復修改,甚至還可以寫一篇寫作后記。唯有如此,才能促進學生深入反思,使作文漸趨完善。修改可以促成優秀作品的產生。因此,師生雙方都必須關注修改,使之由單向的流動變為互動的對話。因為它不僅是對學生作文能力發展的關注,能夠促進作文教學和寫作的雙重提高,而且體現了新課標對“過程”進行評價的要求。

猜你喜歡
作文能力評價體系中學生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如何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評價體系小改革職業技能大提升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外國小說欣賞》的寫作價值研究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