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育中視覺素養培育的實現

2016-05-14 11:39朱健峰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素養語文

朱健峰

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教學理念的日益更新,小學語文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語文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字的理解能力,同時成為了夯實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工具。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而日益多樣化,其中,視覺素養的培育能夠提高語文學科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诖?,就視覺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實現方式進行研究,首先點明了提高視覺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用,并針對具體教學策略,如提高視覺表達能力,啟發激發創造的潛能以及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等,希望為學生營造有效的語文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智育和德育的發展。

視覺素養小學語文重要性策略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視覺素養的方法,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方面意義重大。何為視覺素養,是指教師運用視覺化的因素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能夠加深對材料的理解。并且教師在視覺資源的支持下,實現學生的圖文融合能力提升,將該種方式引入到教學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還能夠推動教學改革。

一、視覺素養的含義

“視覺素養”,從理論上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分別,廣義的“視覺素養”,即20 世紀60 年代戴伯斯提出來的,他認為視覺素養是人們通過觀看,再整合其他感覺經驗而發展出來的一組視覺能力的素質;而狹義的“視覺素養”指的是理解(閱讀)和運用(書寫)圖像來思維和學習的能力。對于未成年的小學生們來說,視覺素養教育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針對他們的認知感受,提高他們對視覺素養材料的感知、分析和表達能力,能夠對視覺素養材料進行初步的簡單再創造,從而培養小學生的基礎素質和興趣,對其今后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視覺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性

(一)圖文互補,開發學生智力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只注重“文”帶來的知識,卻忽略了“圖”帶來的形象感受?!皥D”能夠將抽象的概念用直觀的表現形式表達出來,從而限制了學生們的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而視覺素養能夠促進讀者閱讀時想象力的提升。較高的視覺素養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腦海中勾勒出人物畫面,這就達到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視覺素養教學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思維,充分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來教學,教學效率提高的同時,還能發掘學生的智力潛力。

(二)以雙重編碼理論促進語文教學

用視覺素養教學的模式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能夠實現學生腦部的表象系統和語文學習的高效結合,提高學生理解知識能力的同時,還能使教學質量提升一個很高的檔次。兩種學習系統的并行,就構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雙重編碼教學系統。要想很好的將雙重編碼進行真正的運用到實踐教學中,首先要提高學生們的視覺教學素質,而視覺教學素質的提高根本辦法就是做好視覺素養的培養工作。

(三)激發未成年人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和對某一事物保持的專注度不夠,需要通過興趣的激發來引導他們學習,而小學語文的視覺素養教育,能夠發揮這種特殊的功能。語文科目本身的文學魅力和藝術特色,決定了語文的教學是不能簡單的通過知識灌輸的方式來實現,這種純粹的灌輸方式也不能幫助學生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小學生的發展潛質是不容置疑的,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待開發,潛在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需要教育手法的創新來激活學生的大腦細胞,促進他們能力的發展。通過視覺素養教育這種創新的手段,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設備,創設特殊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置身于這種情境中,激發自己學習的動力,在理解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和識記,這遠比強制性的灌輸效果要強的多。

三、視覺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現策略

(一)提高視覺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目標是教會小學生通過已經學會的知識,學會新知識的自學發掘能力。課堂上使用了視覺素養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生通過文字知識感受想象出與其相關畫面的能力,并且鼓勵學生將大腦中所表現出的畫面通過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大腦對這些畫面進行解碼和使用,輸出的是解碼之后的畫面,可以通過語言表達方式把大腦中的畫面展現給老師和同學們。

(二)激發創造潛能,實現教學目標

教師進行視覺素養教學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在詳細的講解課本中知識點的時候,盡可能的去創造一個輕松歡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大腦得到開發,提高想象力和創新力。針對課堂的不同學習內容,教師通過提前設置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發揮出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無線聯想。課堂上讓學生表達出聯想內容,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散思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的加強自學能力的培養,并激發學生的無限創作潛能,這就達到了視覺素養教學的目標。

(三)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使教學效率達到最佳

小學語文的課堂上,要充分的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其作為提高學生創造力的基礎工具,能夠充分的把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掘出來,并完美的表達自己。教學過程中如果擴大多媒體設施的使用范圍,能夠有效的減小教學難度,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也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四)開發視覺感知能力

由于現代電子設備已經普及到每個家庭,學生們很少拿筆寫字,從而誘發了學生寫錯字、不會寫字的狀況愈發嚴重。目前,教育的從業者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小學語文的實踐教學中,有了針對這種現象的解決辦法,通過把視覺素養的教學材料用到教學中,比如深入講解漢字的組成部分、特點以及演化過程,并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設備將所要講解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大幅提高教學效率。

(五)通過視覺元素進行課堂導入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課堂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視覺元素完美表現在課堂上,慢慢的引導學生進入到教學內容之中。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過非常形象和直觀的幻燈片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當學生們看到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形圖像的時候,腦海中就會無形的勾畫出所學的教學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視覺素養培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來促進視覺素養在小學語文中的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逐漸趨向于發展學生的素質能力,基于視覺素養的語文教學改革,是培養學生多項思維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教育改革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視覺素養教育模式是一項具有廣泛性、創新性以及重要性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視覺素養教育模式是一個必然趨勢,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鑒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思維模式還沒有完全形成,又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等特點,教師要多注意提供學生表達自我和創造自我的機會??傊?,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氛圍,逐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于家靜.小學語文的教材兒童文學作品選文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

[2]田良臣.語文科口語課程的多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江亞麗.小學語文“立體式”詞語教學模式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

[4]殷寶媛.培養學生視覺素養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5]鄧紅.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視覺素養培養的研究和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10.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素養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