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生物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16-05-14 11:42韓馥臨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職校生物中職

韓馥臨

以中職生物課程教學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中職生物課程教學改革方向及具體的革新措施。首先結合我國中職教育的發展情況對其進行了簡要概述,分析了中職生物課程教學在當前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分析了導致此類現狀的相關因素。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的中職教學改革方面的經驗,以具體的中職生物課程實踐教學情況為準,提出了一些較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通過論述引起更多的關注與更為廣泛的交流,從而為該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與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工作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以供參考。

中職生物課程教學改革近年來,我國推動的各項改革正在向深入化、具體化、全面化的方向延伸,教育教學改革也不例外。針對中職校生物學教學改革,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改革的號召,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主體、探索新型教學方法、尋找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當下時代的發展。另外,應該從實驗教學、探究式教學的方向思考,并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此使中職校生物教學的整體狀況加以改善。

一、中職生物教學現狀

在現階段的中職生物教學中,課程教學效率低下、效果不突出,其間的原因集中體現在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兩個方面。從學生方面來看,基礎知識差,對于此類課程缺少足夠多的興趣,因而主動性差;另一方面,實際的課程教學中,對于學生的主體性的作用也未給予充分的重視;從教學內容方面看,受傳統的正科、副科教學思想影響大,不重視,而且教學內容設計方面以了解為主、理論為上,所以內容顯得枯燥。另外,由于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的單一化灌輸式教學、填鴨式教學,也造成了課程教學效率低下的結果。除了這兩個主要方面之外,還應該注重教學環境、實驗設備等基礎性的資源配置等;因此,要改善目前的狀況,就需要從突出的問題方面切入,從而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

二、對中職生物課程教學的分析

首先,應該認識到在新的發展時期,人才多樣性的重要性,并且看到人類在生態環境壓力之下、老齡化之下的生存走向,從而對生物課程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理解它對于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其次,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應該認識到在現階段,教學的目的在于應用,因此,應該注重理論向實踐的轉化,也就是說要求培養學生的各項實踐能力,如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創新能力、探索能力等;第三,從教學主體的角度看,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教學中的課堂教學的重要價值以及對課堂教學的延伸;第四,對于教學內容的更新、豐富、有用性的補充與選擇;第五,需要透過教學方法、教學工具的具體應用來實踐教學理念;第六,需要有一個對應性的評估體系來保障中職生物教學改革后的有效性。

三、具體的改革措施

通過對中職生物課程教學的分析,建議突出學生主體、吸取多方教學資源、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積極利用多媒體、盡快引入實驗方法、完善教學評估體系,以下進行具體說明。

1.轉變教學主體

轉變教學主體的意思是說,實踐教學中,應該讓教師與學生實現分工,讓學生的主動性突顯出來,因為教學的最終實踐者、應用者是學生,承擔者也是學生,而教師只是一個合格的引導者。所以,在這方面,要求積極的轉變原來的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理念;進而通過更為科學、循循善誘的方式對學生加以合理引導。

2.多途徑收集教學資源

目前的中職校的教材總是顯示出滯后的一面,所以,教師應該從當下的生物科學發展來認真對待教學任務,盡可能的從書籍、雜志刊物、新論著、網絡、新聞等獲取新資源,擴展教學內容,堅持與時俱進,使教學課件得到創新制作;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收集、多記錄,從而豐富教學資源;最好是通過專題的形式,進行信息搜集與整理,并進行一系列的深化,再制作成教授的課件,提高教學資源與內容方面的適時性、前瞻性。

3.重視課前—課堂—課后全程教學

傳統教學中“以課程為教學重地”,而現階段應該認識到這種單一化的作用與價值,并對其進行客觀評估,然后,努力將教學延伸到課前與課后,并將課程教學作為主體,摒棄“灌輸式”,實施“討論式”教學法;引入“啟發式”教學、“探索式”教學;尤其是當課程教學完成時,還應該積極為學生進行習題布置,并帶領其參與課外的“探究式”學生;尤其是應該設置一些與其相配套的教學輔件。比如,教學氛圍,盡可能地有“暖場”的課前預備、做好“活躍”的課程教學、增加課后的“主動式學習”。

4.多媒體形象化教學推廣

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方式中,會大量運用圖片,通常是教師做,學生看。但在新的時代,應該積極引入具備聲、光、電的多媒體教學工具,以此使教學各個方面得到呈現,學生可以通過視頻、錄像、幻燈片等,達到形象化的視覺認知與感官的全面刺激,以此增加記憶能力與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同時,這種教學工具的引入,也非常符合當下學生喜歡玩手機、玩電腦的習慣,可以通過這些工具間的信息傳輸,搭建起一個共同的教學平臺,讓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增加,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頻率增強。從而推動生物學教學的現代化、直觀化、形象化、具體化。

5.引入開放式實驗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實驗課程大多由教師準備、實際操作,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所以,從實驗的準備、操作、完成中,獲取能力的方向進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具體來看,

需要建立開放實驗室,增加學生實驗機會;另一方面,要增加學習機會、實驗次數,使其創造性的能力在此得到施展。另外,實施開放式管理,改變學生學習習慣,讓學生處于動態之中,使其個性得到一定培養。

6.多種評價方法并行

傳統中職校生物學教學注重結果評估,以考試分值為準,只看成績,不重能力,加上考試前的突擊以及可能的作弊行為,教師很難對學生的真正能力有所掌握。因此,應該轉變評估方式,從結果評價制轉變到過程評價制,不僅注重考試分值,還應該對平時的功課、上課情況、練習題完成情況、實踐積極性等進行考核,從而將學生的總體情況給予全面評估,使其得到一個好的教學監督,從而使其從“完成學業”的單一思想中退出來,努力以“學以致用”為目標;通過這種過程評價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對整個課程的學習有一個良好的態度、積極的心態,以及認真的進行循序漸進式的學習,防止好高騖遠,最終一事無成。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時代就應該堅持與時俱進、因時制宜。在中職校生物教學過程中,應該找到“核心問題”,認真研究教學目標的設置與教學手段的應用問題。積極從創新角度、應用角度、實驗角度對其教學意識加以扭轉;另外,校方應該加強基礎設備的配置與更新工作,做好硬件準備,為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提供一個較好的環境;另外,還應該改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以“學以致用”為前提,努力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思維創新的能力;與此同時,應該對教學施以配套的考核評估體系,以此機制推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

參考文獻:

[1]陳春燕,郭曉奎.傳統教學法與PBL結合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15,(09).

[2]凌玉弦,沈葉明,周雪瑞.校園生物資源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5,(12).

[3]董章勇,羅梅.思維導圖在高校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6,(20).

[4]冀宏,趙黎明,顧建華.“因材施教”與“循序漸進”——微生物學教學中的“以人為本”教育觀淺析[J].微生物學通報,2013,(05).

[5]孫明霞.生命教育:生物學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4,(02).

猜你喜歡
職校生物中職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上上生物
第12話 完美生物
我的職校我的夢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生本式”中職校社團活動之新探索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為職校設立“職業體驗日”叫好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