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孩子要做行動派

2016-05-14 15:29尹建莉
中華家教·幼兒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壞毛病自控力信任

信任是尊重孩子的基礎

孩子大約三四歲,很愛吃糖。媽媽害怕他吃糖太多會有齲齒,也擔心會發胖,就嚴格控制數量,規定孩子每天只能吃兩塊。孩子經常是一醒來就迫不及待地要媽媽拿糖給他,而且經常在吃完當天限額的兩塊后,覺得不夠,纏磨著媽媽想得到更多。家長堅持原則,一塊都不多給,并把糖筒放到高處,不讓孩子夠著。

可是有一天,家長發現了問題。糖筒里的糖在急速減少,再仔細觀察一下,發現放糖筒的柜子前多了一個凳子,糖筒也挪了位,心里就明白了。這個發現讓家長大吃一驚。本意是要孩子少吃糖,學會自我控制??蛇@樣看來,孩子不但沒少吃糖,還多吃了;自控力不僅沒有發展出來,還多了一個弄虛作假的壞毛病。

這位家長沒有馬上去批評孩子,而是開始反思自己對孩子的管理,認識到自己必須得改變一下方式方法了,于是跟孩子談了一次話。她沒有揭穿孩子偷糖這個事,而是先很真誠地給孩子道歉,又對孩子說,糖筒你自己管著,不過媽媽還是不希望你多吃,多吃糖的壞處已經給你講過,所以你還是每天吃兩塊,好嗎?孩子說,好。于是媽媽信任地把糖筒交給孩子,孩子既興奮又吃驚,這可是媽媽以前摸都不讓他摸的東西??!

媽媽打開糖筒看看說,糖不太多了,我們一起數一下還有多少塊,還能吃幾天。和孩子一起數完,還有20塊糖。媽媽說,這些糖還夠你吃10天,吃完媽媽再買新的回來。然后放心地把糖筒交給孩子。過了幾天,媽媽悄悄去數糖筒里的糖,發現孩子真的一塊都沒有多吃。

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家長只是改變了一下方法,就達到好幾種教育效果。第一控制了孩子的吃糖數量,第二發展了孩子的自控力,第三防止了孩子撒謊和弄虛作假的行為。

表面看來,不過是一句話、一個方法的改變。背后卻是教育思路的完全更改—— 家長由監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還給孩子,讓孩子獲得自我管理的權力。家長把管理糖筒的權力從自己手上移交到孩子手上,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生活小事件,卻是一項教育大事件,它告訴孩子:你不必是家長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而這種權力的下放,必然會喚起孩子內心的自尊感和責任感,就像一勺糖放進一杯純凈的清水中必然會使水變甜一樣—— 家長前后兩種做法,有本質差異,是教育和反教育的區別,那么孩子在這件事上就會前后判若兩人。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達對一個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現。

自由是給予孩子尊重的路標

在教育上,“自由”這個詞的重要性無可取代;但在生活中,最容易丟失的,也是這個詞!盧梭曾為此嘆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所不所枷鎖之中?!庇捎谖覀兌嗄陙頍嶂杂谥v紀律、講嚴格,所以“自由”對于很多人來說還是個陌生詞。尤其在教育上,人們錯把控制當成教育,卻不知每一種控制,都是一條或粗或細的繩索,天天往孩子身上纏繞,導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調。被捆綁的孩子,他們最終變得心理失序、懦弱膽小、逆反暴躁、謊話連篇、刻板狹隘……

很多人擔心,給孩子自由,會不會養成他不聽話、不守規則的壞毛???這個擔心沒有必要。事實是,如果家長平時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遇到個別真正危險的東西或不可為的事情,你告訴孩子不要去動,孩子會很聽話的。凡不聽話的孩子,是因為他平時聽了太多的“不許”,他對這個詞已產生“心理抗體”了。

蒙臺梭利認為,讓孩子服從成人的意志,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恥的錯誤。這會產生一種后果,即兒童的膽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失去自由,不能成人?!比绻恢币詠?,孩子“完美計劃”都由家長所定,并在家長的督促下執行計劃,那么他就不可能生長出真正的計劃能力和執行力,他內心生長最多的是服從和逆反,以及無力感。所以,如果家長只在計劃的完美與否上打轉轉,不給孩子自由決斷的機會,不注意培養孩子的自覺意識,那么完美計劃將永遠是一紙空文。

事實上,“自由”就在每一個和孩子相處的細節中,這個宏大的命題,需要我們從點滴去實現。

(尹建莉 教育學碩士,著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書)

猜你喜歡
壞毛病自控力信任
11招,提升自控力
讀《做個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愛說話的我
孩子真有了說謊的壞毛病嗎?
自控力自控力是有限的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從生到死有多遠
『好孩子』的壞毛病得治
中職德育教育中的自控力培養探究
信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