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課標卷傳記閱讀備考探索

2016-05-14 00:08廖嘉亮胡泳斯
廣東教育·高中 2016年7期
關鍵詞:玻爾傳記層級

廖嘉亮 胡泳斯

2007年以來,全國課標卷的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試題均選用了傳記作為閱讀材料。因此,在實用類文本選考的備考中,應當把重點放在傳記文體上,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傳記的文體特征、閱讀方式和指向,給予學生適當的考場閱讀過程指導;應充分考慮到全國課標卷的命題特征與方式,根據相關的解題策略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為學生構建合宜的解題過程圖式。

一、傳記閱讀試題的評價目標和試題特點

(一)課標卷傳記閱讀試題的組成要素與層級

1. 傳記閱讀試題測試內容的要素分析

傳記閱讀屬于實用類文本閱讀范疇,所涉及的測試內容要素共包括9個方面,每年測試的內容要素并不完全相同,表1是2007年以來傳記閱讀測試內容的要素統計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傳記閱讀測試內容組成要素與層級的發展有明顯的特點。

第(1)題,2007年-2014年都集中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C。2015年的試題,甲卷減少了“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乙卷則增加了D層級“對主要觀點和文章特色進行鑒賞評價”的考查。

第(2)題,從2007年起一直都穩定地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層級為C。

第(3)題,2008年-2014年都集中考查考生“對原文(或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整理能力”,能力層級為C。2015年,甲卷改為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D;乙卷改為考查考生“對實用類文本的文章內容、作者態度、風格、修辭性質等方面的理解、鑒賞和評價”,能力層級為D。

第(4)題是探究題,能力層級為F。這類題自2007年開始設置,由于其“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課改理念”(2015年甲),成為了“新課程高考的亮點之一”(2008年),考查的內容一直處于發展之中,2007年-2012年考查的是考生的“探究能力”,不具體。2013年-2014年,甲卷考查的是考生“對實用類文本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強調了探究是在綜合的基礎上進行的;乙卷考查的是考生的“理解探究能力”,強調了探究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2015年,甲卷著重考查考生“對文本進行探究的能力”,乙卷則著重考查考生“對實用類文本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這些變化都體現了命題者在命題過程中的探索和思考。

2. 傳記閱讀試題測試內容的層級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傳記測試內容的層級以C級(即分析綜合能力)為主,可見傳記閱讀注重考查考生整體理解文章的能力,即能通過分析閱讀材料的結構、層次、表現形式,加以歸納、整理,對文章內容作出闡釋,歸納中心,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從而達到整體把握全文的目的。

另外,傳記測試也注重對F層級考查的探索,近年來特別強調考查的重點是在理解或者綜合的基礎上進行探究的能力,借此來評價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發展的程度和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乙卷的命題改變了原有的試題能力層級分布格局,減少了分析綜合層級的考查份量,在鑒賞評價的層級上設置試題,提高了傳記閱讀試題的難度。

(二)課標卷傳記閱讀試題的特點

下面以歷年課標卷真題為例談談傳記閱讀分析綜合類、鑒賞評價類和探究類試題的特點。

1. 分析綜合類試題

《考試說明》的解說為“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在傳記閱讀測試中,分析綜合試題有選擇題和主觀題兩種形式。

(1)選擇題

選擇題的命題思想出現了幾次變化,2007年和2008年要求考生選出“不正確”的兩項;2009年起,引入世界經合組織PISA測試理論,在所提供的五個選項中,除兩個錯誤選項外,三個正確選項的準確度依次遞減,要求考生在所提供的對傳記材料分析與概括的五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兩項”。命題者認為,“雖然命題難度加大了,但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篩選信息和分析綜合能力”(2009)。到了2013年,命題思路有了調整,往年E項與文學類閱讀的選項設置相似,往往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和概括,自是年始,五個選項都是對所給閱讀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借以增加試題的難度。到2015年,甲卷的命題又重回2009年思路,而乙卷的命題卻又出現了新的變化,提出了在命題上“既注重每個選項對材料的總體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細節與材料總體的關系,強調實用類文本的泛讀必須和細讀相結合,實用類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雖然大體上是客觀的,但有其主觀性,不能毫無分辨地接受”(2015乙)。

2014年課標乙卷第12(1)題: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 愛因斯坦與玻爾在爭鳴中惺惺相惜,愛因斯坦高度評價玻爾的貢獻,玻爾也感念愛因斯坦的支持,他們之間建立了長久的友誼。

B. 玻爾以自己創辦的研究所為平臺,通過邀請各國科學家前來交流學習,使團隊的成員能有機會博采眾長,不斷發展量子力學理論。

C. 玻爾敏銳察覺到納粹將要對猶太人實施迫害,及時轉移了大批猶太科學家,后來還親自參加了丹麥的抗敵組織,反對納粹暴行。

D. 玻爾不但有科學家的直覺,也不乏政治家的遠見。他預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試圖盡力說服各大國首腦達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協議。

E. 玻爾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為科學技術的國際間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貢獻,并獲得了“原子為了和平”獎。

本題最恰當的選項是B和E。其中,B選項是對原文第3、4兩個段落的歸納整理,把原文中彼此不一致的信息組織成為一句話,借以概括玻爾在培養后進和發展量子力學理論兩個方面的突出成就;E選項是對原文第7段的歸納整理,變換了主語重組段落,以突出玻爾的貢獻和成就。兩相比較,B選項的分析范圍更大、分析思維更復雜,因此是3分選項。另外,1分的A選項也應特別注意,它的問題主要是不準確。原文的第2段,由于玻爾高度評價這場論爭、愛因斯坦也稱贊玻爾,因此選項中的分析句“愛因斯坦與玻爾在爭鳴中惺惺相惜”是成立的,問題出在對文中事實的概括不準確,愛因斯坦只是稱贊了玻爾的學術能力和學術貢獻,并且結下了長久的友誼,但并不全等同于“支持”玻爾,因為“兩人的科學理論和思想觀點始終沒能調和”,可見,用“支持”這個詞語概括兩人的關系是不準確不嚴謹的。而0分的C選項盡管“及時轉移了大批猶太科學家”和“反對納粹暴行”的概括是恰當的,“玻爾敏銳察覺到納粹將要對猶太人實施迫害”的分析也是合理的,但由于“后來還親自參加了丹麥的抗敵組織”的轉述與原文“與抗敵組織保持密切聯系”的表述意思不一致,因此屬于不恰當的選項;D選項“玻爾不但有科學家的直覺,也不乏政治家的遠見”的分析和“他預感到核武器的危害”的判斷是正確的,但由于“試圖盡力說服各大國首腦達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協議”的轉述與原文“并曾多次接觸英美首腦,建議他們及早與蘇聯達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協議”的表述意思不一致,因此也屬于不恰當的選項。

(2)主觀題

主觀題的分析綜合層級考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概括,一是對材料(或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概括。

這兩個考點都是C層級,我們要注意區分兩者的不同。從分析的范圍看,前者分析的是文章中的具體某一個或幾個段落,后者分析的是文章的具體段落或者全文,甚至有時還會包括相關鏈接,因此,后者較之前者分析范圍更大;從分析的對象看,前者是對文章表層信息的分析,后者是根據題目所歸納的隱含信息(即“相關內容”)從原文表層信息中反向推求其依據,后者較之前者思維難度更高;從思維內涵來看,前者是對文中語句意思的提煉和整合轉述,后者是對文中多個信息的歸納和整合,后者較之前者思維強度更大。

2014年課標乙卷第12(2)題:為什么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論戰被稱為物理學史上的“巔峰對決”?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6分)

這道題目考查考生對文章第1、2段內容的分析概括,要求考生能從原文的表層信息中提煉出成員、內容和影響這三個構成“巔峰對決”的要素,并根據題目要求簡要解釋即可:①從成員上看,論戰雙方都是當時物理學界的代表人物;②從內容上看,辯論涉及現代物理學兩大基礎理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③從影響上看,辯論帶動了整個理論物理界的學術爭鳴。

2014年課標乙卷第12(3)題:文中說:“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秀特質?!闭埥Y合材料,具體分析哥本哈根學派有哪些“優秀特質”。(6分)

這道題目給考生“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秀特質”的命題,要求考生從原文的表層信息中推求這一說法的根據,這道題目涉及文章的3、4段內容,字數較之第(2)題略多??忌鲱}時,主要是從材料中尋找與哥本哈根學派的優秀特質有關的信息,并對梳理出來的多個信息進行歸納和整合,由此得出答案:①擁有站在學術前沿的核心領導人物;②有堪稱骨干的科學家群體;③創造了獨特的學術精神。

2. 鑒賞評價類試題

《考試說明》的解說為“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在傳記閱讀測試中,這是一個新的考點,只在2015年乙卷中出現過。鑒賞評價試題有選擇題和主觀題兩種形式。

(1)選擇題

2015年課標乙卷第12(1)題: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 當年有所大學的中文系開傳記研究課,課程內容卻是韓愈、柳宗元的古文,朱東潤就是因為這件事決心獻身傳記文學的研究。

B.“我的命運是作為沙子而到中文系開課的”,這樣的表述與其說寫出了自己過去的經歷,不如說反映了朱東潤寫自傳時的心態。

C. 朱東潤雖然認可國外的傳記文學,但卻擔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絕把近代人推崇的《維多利亞女王傳》作為寫作范本。

D. 出于自己的現實關懷來選擇傳主,是朱東潤傳記文學創作的一貫原則。有學者總體上對此表示理解,但在態度上略有保留。

E. 朱東潤雖然認為“傳敘文學”的說法更加科學,但為了避免常會發生的分類麻煩,還是在自傳中采用了“傳記文學”的說法。

本題的3分選項是D項。其中,“出于自己的現實關懷來選擇傳主,是朱東潤傳記文學創作的一貫原則”一句是對文章最后一段和相關鏈接②內容的準確整合、恰當分析,從考查的能力層級上看,是對材料大范圍的分析綜合,屬于C層級;而“有學者總體上對此表示理解,但在態度上略有保留”則是對相關鏈接②作者傅璇琮觀點的準確評價,要求考生能夠從文本中評價作者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在能力層級上屬于D層級。

(2)主觀題

2015年課標乙卷第12(3)題:作為帶有學術性質的自傳,本文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回答。(6分)

本題考查考生對實用類文本的文章內容、作者態度、風格、修辭性質等方面的理解、鑒賞和評價。根據教學目標分類理論,“評價可以定義為依照標準做出判斷……包括的認知過程是核查(內在一致性判斷)和評判(基于外在標準的評判)”。由于許多考生對學術自傳的考查準備不足,這道題的得分不高。但根據“評價”類試題的特點,題干中會隱含著評價準則,如“學術性質”、“自傳”這兩個詞語就是評價的準則,考生如果能夠依據這個階梯在原文中分析出與“學術性質”和“自傳”有關的文章風格、修辭性質等,就可得分:①偏重學術經歷,主要寫自己的傳記文學觀及其形成過程;②寫生平與寫學術二者交融,呈現學術背后的家國情懷;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語,就像和老朋友閑談一樣。

3. 探究類試題

《考試說明》的解說為“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边@道題目的特征是:根據文本所提供的有關信息或考生的已有知識,對一個問題的某個方面或對一個命題作深入探究,不要求面面俱到,可根據考生答案的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和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自從2007年開始,探究題一直在命題方式、評分標準、難度設置等方面進行探索??偟膩碚f,其相同之處在于,都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為主要考查內容,都在限定的答案以外鼓勵考生有其他的探究發展。2015年乙卷較之其他年份的試題,有了更大的變化。

2007年課標卷第18題:葉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眮碜悦?。依據傳記內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經體現了葉圣陶的“孺子?!苯髴?。請簡要論述。(8分)

這道題目要求考生就某個問題選擇一個角度進行探究,而參考答案只設定了某些探究的角度,如答案的①角度,是結合“孺子?!边@一典故的出處,探究傳主對待子女“循循善誘,呵護備至”;②③角度,是探究傳主在工作上,對待作者、讀者“精心扶植,熱情寬容”,對待年輕編輯“輔導提攜,關心愛護”。另外,如果考生在其他角度能夠發現傳主在文中體現了“孺子?!苯髴训募毠澓蛢热?,都可以概括分析論述出來。因此,這道題目的評價標準就是考生是否是根據文本所提供的有關信息或已有知識進行探究的。

2013年課標乙卷第12(4)題:為什么陳納德說自己是“半個中國人”?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這道題是對之前六年探究題的一次改進,要求考生對一個確定的命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要回答好這道題,就要扣準陳納德與中國的關系。由于有了限定的條件,回答這道題的難度無疑加大了,更加注重考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這是命題者對“探究”認識的一次變化。

2015年課標乙卷第12(4)題:朱東潤認為傳記文學作品應如何刻畫和評價傳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材料說明理由。(8分)

這是一道分析綜合基礎上的探究題,其特點一是要求考生先對文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特點二在于探究的對象不是傳主而是傳主的觀點,學生可批判其觀點也可認可其觀點,但要提出理由。這道題的出現,是命題者對探究類試題命制認識上的一次變化。

二、傳記閱讀的備考策略

盡管傳記閱讀的備考千頭萬緒,但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高考考試的性質,以及高考試題的評價目標分析,高三階段學生的傳記閱讀備考,應注重在快速讀懂文章和思維嚴謹兩個方面有所突破,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1. 立足快速讀懂

這里的“快速讀懂”,就是學生能夠根據傳記的文體特點,靈活運用速讀、批注等閱讀方法,準確讀懂文章意思。要做到快速讀懂文章內容,就要在平時的備考訓練中,注重理解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通過各種訓練方法使學生形成傳記閱讀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在每份試題的練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并優化其傳記文體的閱讀習慣。

2. 力求思維嚴謹

這里的“思維嚴謹”,就是在做閱讀時,對句、段、篇、材料能夠做到嚴密地分析、謹慎地概括,以期準確地讀懂材料;在做選擇題的時候不能對模糊不清的表述隨意放過,要嚴密而謹慎地對選項的表述反復推敲,以期準確判斷出對材料最恰當的分析和概括;在組織主觀題答案時,能夠字斟句酌、順問而答,做到簡潔而完整。

責任編輯 陳春陽

猜你喜歡
玻爾傳記層級
科室層級護理質量控制網的實施與探討
別把八卦當傳記
層級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
年輕的時候要少聽八卦
職務職級并行后,科員可以努力到哪個層級
讀失敗者的傳記
2014—2016貴州英語學考、高考學生認知水平分析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擔心我比你早獲獎
愛因斯坦的執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