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行一善”構建新型班風

2016-05-14 05:09蘇鳳梅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16年7期
關鍵詞:日常行為家庭教育

蘇鳳梅

【摘 要】“日行一善”即每天做一件好事,表示多做善事好事,積善成德?,F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呵護備至,孩子比較任性。良好的品德培養尤為重要。新型班風是相對于過往的班級建設都由老師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行為規范化的班級管理方式而言。構建是學生自覺形成;新型班風是指以文明勤奮上進團結合作友善為核心理念的班級風氣、精神風貌。

【關鍵詞】“日行一善”;向善;日常行為;家庭教育

一、讓善心扎根

《三字經》中說道:“人之初,性本善?!鄙屏际侨诵怨廨x的體現,它涵蓋了人的一切美好表現。它是一種人性美,一種道義美,一種良知美。

善良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向善是一種文明,也是一種光明,善良是開在心上的柔美花朵。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

善良的人,一般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善良的人,懂得孝親、分享;善良的人,懂得誠信守紀;善良的人懂得忍辱負重,理解寬容,珍惜和愛的付出。他們遇事總是積極地面對、去思考。

思想決定行動。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先從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開始。品德教育貴在潛移默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學生愛聽故事。筆者借助學校自編的教材《沙二善本》,在每周的品德課上經常給學生講專題故事,主要是中外古今的名人、名著當中的典型故事,目的是讓學生有學習的榜樣。例如:教育學生謙恭有禮專題時,講《千里送鵝毛》、《福特應聘》、《微笑的魅力》的故事。講完故事筆者會請學生說說故事中主人翁的什么品德值得我們贊揚,他的什么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仿效呢?學生都能從故事中明白與人相處禮貌很重要。謙恭有禮、與人為善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做事會更順利;粗暴無禮令人討厭,不受人尊敬,做事到處碰壁。筆者再讓學生聯系身邊的事例談談對謙恭有禮的看法。學生說得最多的是“讓座”:公共汽車上經??匆娔贻p人給老年人和小孩讓座,廣州人95%的讓座率是全國最高的,最值得稱道。全班同學當中絕大多數同學都曾經讓座。(沒有讓座的個別同學是家里有小汽車,沒有坐公共汽車。)同學們都覺得讓座是很自然的發自內心的行動。筆者因勢利導:這就是“善心”,每個人發自內心的善良的想法。轉化成行為就是“善行”?!叭招幸簧啤本褪敲刻於紡男牡桌锞哂猩颇?,做善行,做好事。學生馬上就明白了:首先有善念才有善行;心中存善心,時時刻刻都做善事,形成自覺的行為,久而久之就能培養自己的美好品德了。

“思想決定行動?!蔽覀兘逃龑W生“日行一善”,得先讓善心扎根心中,學生明白心中向善,才能行善。用故事引導學生明白道理,結合生活和身邊的事例,學生的認同感才強烈,才會接受這種教育,心存善念。加上老師、同學、身邊的人都認同這種善念,這種做法,也就等于強化了善念,使善心深深地扎根在學生的心中。善心的滲透教育使我們班的學生思想很純良,能自覺遵守紀律,文明有禮,得到學校領導和任課老師的喜愛和肯定。

二、讓善心成長

善心存在心中,思想品德端正純良,更多體現在日常行為上?!吧屏贾e,需要人人擁有?!惫P者把“日行一善”的行為準則《班級日常行為文明公約》的制定交給全班同學在班會課上共同制定。同學們都積極發言,各抒己見,最終表決通過《文明班級公約》,其中,文明有禮、守紀自律、樂于助人、“日行一善”成為主旋律。每周評選一位表現優秀的同學做“每周之星”,作為學習的榜樣,既表揚他的“善行”,又讓全體同學有學習的目標,以實際行動體現“日行一善”。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題,如“孝親之星”“禮貌之星”“勤奮之星”“助人之星”“勞動之星”“關愛之星”“環保之星”“分享之星”“友善之星”“微笑之星”等等。通過這些激勵的推動,同學們的善心成長起來,“日行一善”隨處可見:早晨,校門前看見值日老師,立正敬個禮,微笑打招呼“老師好”;看見同學親切地說“早上好”;路上看見落葉、紙屑,彎彎腰把它放進垃圾桶;上下樓梯靠邊走,遇見老師打招呼“老師好”;遇見同學相互禮讓;課間活動,輕聲慢步;玩游戲,踢毽子謙恭禮讓,不傷和氣;同學有困難主動幫忙,“不客氣”;無意碰著,趕忙說聲“對不起”回禮一聲“沒關系啦”友善又暖心。放學下大雨,“你沒帶雨傘???我們一起撐傘出去吧”“哥們,我送你一程”。

“日行一善”使學生日常行為文明有禮,友善和睦,使班級的精神風貌有了朝氣。同學們學會與人相處,相互體諒,相互忍讓,將心比心,這說明善心已經在同學們的心中成長起來了。

三、讓善心綻放

“日行一善”的教育僅僅靠學校的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叭招幸簧啤笔羌彝ソ逃年P鍵?!叭招幸簧啤钡母臼嵌苏枷胗^念,糾正錯誤的行為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言傳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堅持參與“日行一善”無疑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做善事的過程心靈得到蕩滌,思想得到升華,從“小我”走向“大我”,從“小愛”走向“大愛”。一人的善行會逐步影響他人行善,持續地傳播正能量循環就會逐步形成社會文明。

學校和家庭合力,堅持“日行一善”能夠教育學生辨別善與惡,明白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叭招幸簧啤迸c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高度統一,“日行一善”正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方式。

每個學期,學校除了召開家長會,還會開展家庭教育的講座。如:《立德樹人,家校共育工程:窮養、富養,不如教養》《母親如何培養優秀孩子》《言傳不如身教》等專題講座,對家長們來說都是很好的教育機會。家長們聽完講座都說獲益良多,知道原來家庭教育是那么重要,不像自己小時候兄弟姐妹多,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教,特別是生活在農村,學好學壞靠自己?,F在,開完家長會,聽了老師和專家的家庭教育方法,知道教育孩子“日行一善”,從家庭教育,從父母的言傳身教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孩子學好了比什么都好,孩子懂得孝順、有禮貌、勤奮好學、有上進心就是好孩子了。家長們對老師“日行一善”的教育都很支持和配合。如:2015年,番禺市橋有一所小學的一位學生身患重病,需要做手術,家里生活困難,無法交付幾十萬的手術費。學校發動學生進行“日行一善”愛心捐款。我們班的同學都踴躍募捐,有的同學把自己的利是錢全捐了,有的同學甚至發動爺爺、奶奶等親戚朋友捐款。家長的“行善”舉動深深地影響了孩子,孩子心中就明確“日行一善”多么高尚、多么值得去堅持。

“日行一善”開展以來,我們班的新型班風逐步形成:文明有禮、團結友愛、樂善好施、勤奮向上、積極進取?!叭招幸簧啤泵刻熳杂X做好課室的保潔、清潔工作;幫助低年級的班級出好墻報;“行善日”打掃校門前一條街、清潔沙二公園;班級代表慰問沙二村的“五保戶”;關心番禺福利院的小同學,跟他們做朋友,玩游戲;捐獻盆栽美化教室;不產生廢紙,垃圾分類放;上下樓梯輕聲慢步懂禮讓;愛閱讀,好書樂分享;家務勞動天天做;公共場所懂文明講衛生;別人有困難主動給予幫助。同學們都熱愛這個文明友愛的班集體。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叭招幸簧啤钡慕逃龢嫿宋覀兊陌嗉壍膷湫嘛L貌,塑造了良好的班風,形成了自覺行善,樂于行善的班級氛圍?!叭招幸簧啤睘閷W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架起一座宏偉的橋梁。

“日行一善”讓善良之花處處開放,讓文明之樹枝繁葉茂,讓生活更加溫暖,世界更加美麗。

猜你喜歡
日常行為家庭教育
日常行為干預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3-6歲幼兒日常行為禮儀養成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縣東風路幼兒園為例
智能家居中的居民日常行為識別綜述
基于動機理論的廣西在校高職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研究
農村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見
論猶太人的金錢觀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