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文內容呈現的策略探究

2016-05-14 02:17吳旺平湯章愛
新教師 2016年5期
關鍵詞:課文內容諸葛亮人教版

吳旺平 湯章愛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著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币驗檎Z文課文是學生形成閱讀能力、獲取知識技能的材料、憑借,所以,不應把課文僅僅當作是教師傳授的“內容”,更不能把課文內容與教學內容等同起來,必須深刻認識并充分發揮語文課文的“例子”功能。要達到這一點,就要注意抓住課文的關鍵處,合理呈現課文內容,優化學習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心理同化,還原課文內容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材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認知欲望,從而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但因為學生的人生經驗、生活環境和認知水平的局限性,許多課文內容難以直接反映學生現實生活。因此,教師必須先對課文內容進行“心理同化”,找到教師與課文內容之間知識、情感的交匯點,獲取個人真切的感悟、理解和情感體驗,然后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找準課文內容與學生已有經驗相融會的點,架設起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情感、知識的橋梁。如此,教材內容的呈現就易于達到恰當。如人教版第六年級下冊《匆匆》這篇課文,朱自清先生感慨時光的匆匆,感情非常充沛??墒切W生理解卻覺得抽象,課堂教學耗時費力。筆者在教這課時,注重在讀的基礎上引導:“我們學習這樣包含著作者內心豐富情感的文章,也應該像作者那樣,用心靈去閱讀,去體會,去感受,去領悟?!薄伴喿x文本,同學們習慣于在聽作者對你講什么,習慣于向作者索取。我們能不能在讀中有所感悟,對作者說些什么呢?每人拿出一支筆來,寫出一兩句珍惜時間的名言、格言、警句來,向作者傾訴你的心聲?!边@一引,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對課文內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和啟發,話匣也就被打開。教師緊緊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把這些心里話一吐為快,課堂教學就能化難為易,綻放異彩。

二﹑設置問題,組織課文內容

“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一種嶄新模式。教師要潛心設計復雜,真實,具有開放性、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巧妙地呈現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探究,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進行有效學習。如王崧舟老師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第一課時,緊緊圍繞一個易被學生疏忽的“笑”字,于無疑處求疑,引導學生走進語言的意境,感悟語言的妙處,使學生個性飛揚,演繹展現出課堂的精彩。

師:孩子們,老師在閱讀課文中發現了一個新奇的問題,課文寫諸葛亮的話共有11處,但只有1處有提示語,提示是什么?

生1:是個“笑”字。

師:請同學們聯系課文內容,想想,諸葛亮這時在“笑”誰?他為什么會“笑”?

生2:他在笑周瑜,笑周瑜妒忌自己的聰明才干,笑周瑜設計圈套來陷害自己,結果落空。

生3:諸葛亮在笑曹操,笑曹操生性多疑,膽小如鼠,這是一種鄙視的笑、嘲諷的笑。

生4:諸葛亮在笑魯肅,笑他忠心為人、仁慈寬厚,這是一種寬厚的笑、幽默的笑。

師:同學們,這是諸葛亮什么樣的“笑”?

生:這是諸葛亮自信的笑、勝利的笑!

師:諸葛亮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這就是典型的探究性閱讀范例。王老師在引導學生潛心探究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基礎上,抓住諸葛亮神秘的一“笑”和“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這兩個關鍵點,適時、適度地巧問妙點,使學生感悟到“笑”中隱藏的眾多信息和深刻內涵,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更準確。

三﹑聯系生活,活化課文內容

從一定意義來說,語文課文所呈現的知識是“死”的,它只能通過學生的閱讀活動,通過學生的感悟才能內化于學生頭腦中的經驗系統,才能成為活生生的知識。因此,我們要讓課文內容在學生的“活動”中呈現,從而達到“在體驗中學”“在用中學”“在生活中學”。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驚弓之鳥》一課時,在最后環節設計了這樣一道討論題:“我們學習這個故事有什么意義?”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

生1:我們不當驚弓之鳥!

生2:心理素質不好,還要自己嚇自己。

……

生3: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別犯“驚弓之鳥”的錯誤,遇到突發緊急情況不能慌張,要冷靜。別自己嚇自己,要想出自救的辦法。

師:很好,我認為這就是這個故事的積極意義所在!

在這個討論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辯論異樣的激烈。因為學生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經歷,且存在智力差異,對同一問題會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最終得出的結論必定也不同,并且帶著個人色彩。通過聯系生活的實際,相互學習借鑒,欣賞,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以達到共同提高。

四﹑整體把握,理清課文內容

每一篇課文,特別是一些較長的課文,課文內容復雜,各部分內容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處于一個體系中,是一張網上的一個點。因此,在處理這些內容時,應瞻前顧后、左顧右盼,要善于把握縱向、橫向的聯系,巧妙構思,別具匠心,讓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這樣所呈現的教學內容才能與前后融會貫通,形成一個整體。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窮人》是較長的一篇文章,要設計一個怎樣的切入點才能讓學生更快更有效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呢?金明東老師以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5﹢2=?”導入,很巧妙地引出課文的內容。經過引導,學生明白了“5”指桑娜自己的五個孩子,“2”指西蒙的兩個孤兒,“﹢”指抱養?!?﹢2在語文里真的等于7嗎?”這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在無形之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接著通過研讀課文,學生們體會到了語言文字中所透露出來的人物內心世界。然后,又引領回到“5﹢2=?”的算式上,得出了許多精彩的答案。

(作者單位:福建省政和縣楊源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課文內容諸葛亮人教版
必修4 Units 1—2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課文語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課文語法填空
基于歷史中“人”的歷史敘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為例
諸葛亮喂雞求學
人教版“兩極世界的形成”商榷
諸葛亮坦然報家產
新人教版《逍遙游》中幾處標點符號誤用例說
人教版選修七核心詞匯闖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