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寫小說險獲文學獎

2016-05-21 09:56王祺
讀者·校園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松原文學獎機器人

王祺

“日本微型小說鼻祖”星新一先生是現代科幻小說領域首屈一指的著名作家,為紀念他的文學成就,《名偵探柯南》中的主人公“工藤新一”之名就取自他的名字。此外,他還在文學季刊《微型小說園地》上成立了“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現由日本經濟新聞社主辦,用于鼓勵本國的小說創作。

然而就在不久前,一篇由人工智能創作的小說,在“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的比賽中通過了初審,讓觀眾大跌眼鏡。不過在后面的評比中,這篇名為《機器人寫小說的那一天》并未摘得最終獎項。

很難說這到底是人寫的,還是電腦寫的

今年是“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自1981年設立以來,第一次碰到“非人類作者”。本次評獎中,共有1450篇小說參選,其中有11篇是人工智能成果。所有作品必須經過4輪篩選,并且評審們并不知道哪些作品來自人工智能,哪些作品來自人類作者。經過第一輪篩選后,東京立刻召開報告會,宣布由人工智能創作的短篇小說通過了“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的第一次評審。

原來,“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小說創作”在日本大學中已經成為一個研究課題,公立函館未來大學、名古屋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等紛紛成立團隊,向“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評審團提交人工智能小說,以證實其研究成果。其中《機器人寫小說的那一天》雖然沒有進入最后一輪的競選,但被證實的確通過了初審,這給研究者們帶來極大的鼓舞。

該小說由公立函館未來大學松原仁教授帶領的團隊提交,據介紹,整個寫作過程并非全部由人工智能獨立完成。首先還是需要人工設置好男女主人公、登場人物、故事梗概等,之后計算機再依據事先準備好的大量詞句素材,選擇和組合詞匯,最終生成小說。也就是說,在創作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占到20%,80%經過人類的編輯潤色。名古屋大學的佐藤理史教授指出:“很難說這到底是人寫的,還是電腦寫的?!?/p>

如果100分是滿分的話,我打60分

在這部由人工智能創作的小說中,移動機器人和固定機器人組成了一個“機器人社會”,人工智能使它們擁有思想和意識。某一天一個機器人開始對寫小說產生了興趣,別的機器人看到后也紛紛開始寫小說,并且聲明是機器人專門在為機器人創作小說。

“我不得不給自己找點什么樂子了。得不到充實感的狀態繼續下去的話,在不久的將來,我恐怕就要自我關機了?!毙≌f中的這句話預示著情節的轉變,對于機器人而言,人工智能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么?結尾給出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答案:“電腦開始首先追求自我的快樂,放棄了對人類的服務!”

“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的評委給出的意見是“情節無破綻”,日本科幻小說作家長谷敏司表示,雖然整篇小說的架構嚴謹,但有些細節仍然需要打磨,比如關于人物的描述。他說:“人工智能能夠完整地寫出小說,實在太令人震撼了,如果100分是滿分的話,我打60分。未來令人期待!”

我的直覺告訴我,人工智能應該也能寫出小說

目前,日本文學界對人工智能小說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不出現奇怪的日語就可以,暫時不考慮情節是否生動有趣。相比之下,人類語言顯然更加生動、細膩、精彩和富有情感。

但實際上,關于文風和語氣,人工智能也可以通過長期的深度學習來掌握要領。2015年5月,美國自然語言生成公司“自動洞察”,打造出一款名為“沃德·史密斯”的機器人,它寫作財經新聞稿的速度比人類快了將近1倍。由于財經報道基本都有固定文體,體裁相近,“沃德·史密斯”通過學習能夠很自然地生成任意口吻的文章。

前一段時間,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剛剛在圍棋領域戰勝了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如今又換上新裝,做起了小說家。公立函館未來大學的松原仁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小說已經達到了小說創作的最低要求,這很有意義。雖然其發揮的作用有限,但他充滿信心,未來人工智能也許還將嘗試戀愛題材的創作。松原仁教授說:“人類的作家們能寫小說,這其中有寫小說的某種套路。我的直覺告訴我,運用人工智能應該也能寫出小說!”

猜你喜歡
松原文學獎機器人
文學獎與文學史秩序建構(評論)
第二屆方志敏文學獎征稿啟事
來自大海的電話
來自大海的電話
CBRC Strengthened Regulations on Shareholders of Commercial Bank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機器人來啦
文學獎的“權威”
曹鳳岐:打造綠色、生態、旅游松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