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微電影的藝術特點及其傳播機制

2016-05-23 11:54王軍梅
戲劇之家 2016年8期
關鍵詞:傳播機制微電影藝術特點

【摘 要】微電影是當代觀影形式中新興的一種方式,通過超前的技術手段、社會各方面的需求以及對廣告方面的影響需求等,使得微電影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微電影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藝術方面的特性逐漸展現,得到了許多用戶群體的肯定。因此微電影借助了新媒體傳媒的特點,將傳播方式具體化,提升了傳播過程中的效率性。本篇文章結合微電影的藝術特性,將微電影的傳播機制進行充分的解析,以推動我國微電影事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微電影;藝術特點;傳播機制

中圖分類號:J9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107-02

在現階段,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時代標志,并且科學技術手段逐漸發達。以生活中各種方式的碎片進行充分的整合,則是微電影的生成。從而以微電影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新興的藝術表達手段逐漸步入用戶群體的目光中,同時,微電影的表達形式富有多元化,其人氣程度極高,大大的將用戶群體觀看影片的興致提高,推動了我國電影的“微時代”的來臨。

一、微電影的藝術特點

微電影的主要特性在于能夠使用戶在移動和休息的時候進行欣賞,當前,人們的生活多為復雜緊張,微電影這種新穎的觀看方式和其生活方式充分契合。所以在微電影這種觀看方式推出以后,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并且其大好形勢只增不減。時間、投資以及制作等方面的微型化,是之前微電影的顯著特點,不過伴隨著微電影時代長期的發展進步,這些特點就逐漸的被淡化了。不難看出,微電影在長期的發展中,已經逐漸形成了相關的產業,部分微電影開始走向收費的道路,并且會在影院中放映讓群眾充分欣賞。

(一)個性化的影視表達??v觀電影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電影中的所有表達形式和所用的技術手法都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有所影響。針對電影藝術方面來說,電影的鮮明特色大多處于特殊的歷史背景中。任何一種電影形式和相關的潮流趨勢都深受其歷史以及社會背景和原因的熏陶,充滿了歷史和時代特性,所以一旦脫離相關的背景,電影藝術的創作就會失去應有的趣味性和藝術性,從而顯得枯燥乏味,失去其相關的影響作用。

微電影中最為直觀的藝術表達手法是將日常中的生活方式進行碎片式處理,來將其藝術特點擴大化。目前人們快速的生活節奏以及不斷分層的時間,使得人們的時間逐漸變得分散化。而這種碎片式的時間需要人們進行充實,因此引發了微時代的到來。而且在這種碎片式的充實流程中微電影的藝術特性充分的顯現了出來,借助多元化的媒體傳播方式,使得用戶群體享受其中。

最后,可以借助微電影的表達形式來對相關情感進行抒發。結合電影的歷史進程,不難看出,電影人的發展空間都在于相關電影傳播媒介的改變。電影人在這種媒介方式的熏陶下,逐漸對行業的未來發展形勢展開了深思。并且由于各種新興的媒介傳播方式的出現,更多的電影人開始借助電視以及互聯網等多個平臺進行電影方面的創作。從而微電影順應這種趨勢得以產生,將傳統形式下的電影表現形式進行了充分的改革創新。

(二)多元化的敘事表現。第一,情感敘事是敘事中的主要表現手法。不論電影采用什么方式的題材,都要有能夠吸引人們關注的鮮明特點,引起觀看電影的群眾的共鳴。并且將電影中敘事的故事環節和敘事方面的手段等進行精心的構建,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吸引人們的眼球。第二,結構性的敘事也是一種敘事的表現方式。因為長期有著電影時間過于長的阻礙性特點,所以微電影在創作以及制作的過程中,其敘事的表現手法并沒有依據傳統模式下電影一板一眼的敘事形式。微電影的敘事手法大都是充分壓縮其開頭和結尾的枯燥環節,而電影環節中最關鍵、最高潮的部分往往貫穿在整個電影的播放過程中。第三,音樂敘事也是敘事手法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任何一部微電影都可以利用這一敘事手法進行相應的創作,音樂敘事在微電影的制作進程中,必須要開展極其精細的篩選,充分的將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和音樂互相融合,以達到烘托所需氛圍的重要目的,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的將觀眾的情緒進行感染,充分的將音樂敘事這一目的得到完美的實現。

(三)平民性特點。微電影的一個主要特性還在于其中所體現的平民性,這是傳統模式下的電影所不能與之比擬的。傳統模式下的媒介傳播平臺主要依靠于電影院,這種單一的傳播形式大大降低了人們的主動性,然而微電影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點,將電影的傳播方式逐漸變得豐富化和多元化,大大增強了人們觀看電影時的主觀能動性。傳播方式的多樣化使得人們在觀看電影時有了更多的選擇性和便利性,完全不會受到電影院的限制,人們可以任意的選擇觀看電影的時間以及地點。并且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對微電影進行觀賞評價。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在微電影的創作以及制作進程中,進行相關的參與。

二、微電影得以產生的背景

任何的事物能得以產生、發展和進步都離不開相關社會背景的推動,微電影也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技術基礎和社會方面的需求以及廣告營銷等方面都促進著微電影的進步發展。

(一)技術基礎方面。傳統模式下的電影制作往往都受到專業領域的限制,其中復雜繁瑣的拍攝過程和制作技術手段是普通人了解不到的。在信息科學時代飛速發展的相關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充分的進步發展,人們也可以充分借助這些先進技術參與微電影的拍攝以及制作等流程。在這種技術手段的基礎上,微電影的制作越來越貼近平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特點,DV以及單反相機等都是人們可以進行拍攝制作的有力設備。

(二)社會方面的各種需求。在城市化時代的背景下,逐漸加快了人們的生活進程。被分層的時間段被打散,人們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被打散的時間段來消磨時光,這些微電影可以充分的使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休閑時光得到充分的填補,所以逐漸得到了人們的喜愛。

(三)廣告營銷方面的推動。電影在傳播流程中和商業因素總會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然而縱觀微電影的發展流程,依舊沒有脫離這一因素的影響。微電影的產生及發展離不開商業因素的推動發展,這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由于廣告方面的諸多限制,廣告營銷成為廣告商最為棘手的一件事情。于是微電影便應運而生,為廣告商打開了營銷新穎思路的大門。微電影和廣告方面高效率的融合,將群眾對廣告的厭煩心理有效的降低,使得廣告營銷商和群眾的需求能夠得到共同滿足。

三、微電影的傳播機制

在互聯網絡技術的影響下,網絡逐漸脫離了傳統模式的束縛。傳播的相關媒介平臺更加的豐富多元化,不會受到時間以及空間方面的制約,賦予了微電影和群眾以相關的主觀性和獨立自主性。

(一)能夠共享的身份標識。第一,影視制作企業普遍都是微電影的制作者,其中還包括相關的視頻網站以及廣告營銷公司各種專業的團隊。在資金的投入支持方面有很大的力量,完全區別于以往視頻的普通性,微電影的創作、制作以及相關的傳播都需要依靠專業的團隊和相關品牌公司進行打造和宣傳,才能為微電影方面的質量和效率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使得微電影的專業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第二,自我認同感和意識的集中體現是微電影的主要表現特征。在網絡社交化逐漸得到開拓的同時,許多普通的平民群眾都企圖得到頗高的關注度,對微電影進行諸多相關的拍攝、制作以及轉發等,來讓自身的受關注程度變高。微電影的產生充分順應了當代人想要證明自己的強烈愿望,使得微電影的推廣以及傳播流程都頗為順利。

(二)“三微”在傳播內容及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短周期、投資以及時長等方面的微型文化是微電影中最為慣用的“三微”。一般來說,短期的制作周期是微周期的主要表現形式,普遍情況下僅僅需要幾天的時間或者幾個小時,微周期大大的提高了微電影的制作速度,其更新速度也變得更快。和傳統模式下的電影資金投入程度進行對比,微電影的資金投資比較小量,普通的平民群眾都可以自己進行拍攝并制作,使得微電影的表現形式等變得多元化。微電影播放的時間控制在三十分鐘以內的是微時長,而最短的微時長則控制在三分鐘左右。

和以往傳統模式下的成萬過億的資金投入、過長的拍攝周期以及兩三個小時的電影時長相比較而言,微電影中的微周期、微投資以及微時長的“三微”特點,完美地順應了信息網絡的時代特性,將傳播的速度、效率以及傳播的渠道逐漸變得更加快速便利。

(三)傳播的渠道主要依靠網絡平臺。人們現階段的生活方式逐漸變得快捷化,工作、生活的時間也逐漸被分層并且以碎片的形式呈現。更多的人們為了消磨被分散的時光以及快速獲得信息的目的,開始逐漸的選擇利用更加便捷的互聯網渠道來進行電視、電影或者娛樂項目等觀看。因此和傳統模式下的電影院形式的電影相比,微電影的這種新興的觀影方式更適用于互聯網絡,充分的打破了碎片式的時間以及空間方面的制約。另一方面,在目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基于通訊技術手段的基礎之上,使得更多的用戶群體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來對微電影進行相關的觀看以及選擇。

(四)較為分散的受眾群體。微電影的主要表現渠道就在于互聯網絡的觀影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戶的觀影體驗,提高了其關注的程度。由于在網絡的傳播渠道中,任何信息的發布人員以及任何信息的接收人員所使用的網絡環境都是相同的,并且年齡階段以及職業階段等各方面的差異性都全部體現在了網絡相關信息的發布以及接收使用中。微電影中逐漸形成的“微型文化”都逐步促進了微電影的進步發展,使得各個領域間的微電影發展逐一打破了個中的限制及制約,極大的減小了其中的差異性。

四、總結

媒介平臺互助的傳播模式以及整合性的互動傳播模式是微電影在傳播渠道中最主要的兩種傳播形式,大大的加強了微電影的電影質量以及傳播成效,并且這種快捷的傳播渠道也為制作投資方增加了相關方面的經濟收益。因此,通過理論以及實踐結合微電影的傳播成效,不難看出微電影異于傳統模式下電影的常規性。盡管目前的微電影依舊是處在一個初步發展的層面,但是其美好的發展前景以及優秀的制作技術,將為我國微電影更加廣闊的發展道路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潔慧.試述媒介融合時代微電影的藝術特點及其傳播規律[J].藝術科技,2015,(2):87-87.

[2]李鳳鳴,段楠楠.微電影的藝術特點和發展動因[J].新聞研究導刊,2014,(7):133-133.

[3]張倩囡.研究當下網絡微電影的藝術特點及傳播機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4):86-86.

作者簡介:

王軍梅(1979-),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京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講師,美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現代美學及其應用。

猜你喜歡
傳播機制微電影藝術特點
淺析貝多芬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
以微電影《調音師》為例談中國微電影在敘事上的改進
文學作品與舞蹈的藝術融合
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新媒體傳播機制透析
網絡暴力的法理學透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