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阿峨壯族農民版畫研究

2016-05-23 12:32蔣瑩
戲劇之家 2016年8期
關鍵詞:生存狀態壯族發展

蔣瑩

【摘 要】在阿峨這樣一個小地方出現了不可思議的農民版畫。版畫為什么會在這里興起?壯族村民如何將其發展壯大?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探討,這里的地域文化也吸引了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到此參觀學習。

【關鍵詞】壯族;農民版畫;發展;生存狀態

中圖分類號:J2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160-02

一、阿峨壯族農民版畫的起源、發展

阿峨新寨是一個四周環山的自然村、一個典型的壯族村寨。2000年,阿峨新寨獲國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如此偏遠的山寨,怎會有如此規模的版畫出現呢?然而在此之前,這個自然封閉的山寨里,一群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農民,是怎樣拿起了刻刀和畫筆開始創作版畫的呢?下面讓我結合當地村民的訪談和歷史發展資料進行概述。

(一)傳統宗教和壯錦服飾文化的影響。阿峨壯族農民版畫的起源和發展與所有傳統的鄉土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阿峨新寨始終是壯族聚居的地方,在服飾、宗教、語言、舞蹈、刺繡、剪紙、制作方法等方面都保留了傳統的文化特色。在宗教方面,伴隨祭祀出現了相應的圖騰形式,并在生產中持續不斷地豐富與發展,形成了壯族民間的藝術形式。另外,壯錦服飾文化至今在阿峨新寨仍得到完整傳承。壯民族服飾色彩流行的深藍色和黑色與當地生活環境有著密切關系。壯族山寨里有男人畫花、女人繡花的風俗。早在上世紀初,當地人就把“花樣”畫在木板上,用一把刀雕成,用木板繡上布印。木版印花雖然只是用來繡花雕印,但并不是獨立的藝術風格,也沒有像現如今的版畫這樣注意刀法趣味,但傳統的壯族繡印技術對阿峨新寨農民版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壯族農民版畫風格的形成。阿峨新寨農民版畫的出現與傳統文化及民族宗教因素密切相關,但早期僅是為宗教或其它藝術服務的,而且此技術只被少數人掌握。而以獨立的藝術樣式發展且真正形成規??勺匪葜翉纳鲜兰o70—80年代末,畫家王定堯先生到當地采風,他從村民世代相傳的刺繡活動中發現,阿峨人不論男女,都對色彩和圖案有著世代相傳的敏感和喜愛。這種獨特的素養讓王定堯萌生了組織村民進行創作的想法,因此,才使得阿峨新寨形成了往后數十年的版畫創作風尚。

二、阿鵝壯族農民版畫藝術特征

(一)形態特征。云南版畫家們熱衷以眾多少數民族的生活為題材進行創作,在當時掀起一陣“風情熱潮”。此類作品初經問世,顯得新鮮而頗具吸引力。然而,這停留于表面的淺層次模仿,容易流于一般化的“獵奇”“土特產”展覽,但從“歷史的視角”的記錄來看,重在展現歷史畫面且具有較高的認知價值。阿峨版畫內容豐富,大多數表現穿著傳統壯族服飾勞作的農民、多種多樣的民族風俗活動、寨里人生產、生活、學習瞬間等,具有歷史和藝術的雙重性和重要的收藏價值,濃重的鄉土氣息在版畫家的筆下得以生動地呈現。

構圖上,由于缺乏專業性,畫家的作品形象往往是自我視覺體驗,人物造型簡潔,概括和意識不成熟而變形。由于是刻畫各種人工場景,所以在創作理念上高度重視動態性,形象化的追求成為了新寨農民版畫的特征之一。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形成和發展,因此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壯族農民版畫在色彩方面表現相對單一,多以黑白為主,也有少量套色版畫。套色版畫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內容和表現力,為阿峨版畫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在色彩方面不夠成熟。

(二)技法特征。云南版畫的表現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作者運用的手法不拘一格,寫實風與裝飾風同存、具象和抽象并舉。在布局嚴謹﹑自如實物轉折的同時,大部分作品造型夸張且構圖充實。云南版畫已逐漸打破了常規記錄生活現象的單一寫實模式,更多地顯現了畫家的主觀性,以情動人的效果愈來愈顯著。不論是黑白木刻還是套色版畫,都充分運用工具材料本身的特性,而與一般繪畫拉開了差距。尤其在觀摩全國農民版畫展之后,壯鄉版畫試圖將藝術與現代繪畫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以刀代筆,刻出不同線條﹑不同組織和不同的疏密結構,在對比中求和諧。這種獨特的語言形式、質樸無華的手法,將情感、生活和造型藝術融為一體。出自農民之手的版畫具有“比較寫實”的地方風味,雖說藝術手法不高,但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構思方法,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當地壯族的民族文化和壯鄉風情,并通過作品傳達新事物和融合的信息。

(三)審美特征。阿峨新寨農民創作的版畫,結合了本土的藝術特征和審美情趣,使其表現形式更加多元、獨特,是一種明確的以吉祥寓意為主題的思維方式。中國傳統藝術的含蓄性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它追尋物象之外的韻味,而將作品的意義隱藏在物象形式當中。中國人往往認為,人們的思想和感情可以轉化到物上。然而,在民間藝人創作的版畫具有較強的農業文化特點的顏色標記,構成阿峨農民版畫的主題,成為主旋律。這樣在表現形式和其他部分地區相比較,有很大的差異,主要是以民族生活為主題,畫面更為簡單。新寨農民版畫作品是內容和形式為一體的一種最原始的藝術作品形式。多元內容與獨特形式相結合,展現了壯族的深厚文化內涵。新寨農民版畫的另一個特點是裝飾感強,體現在題材的周邊配件有更抽象的圖案,如符號化的線、點以及銅錢紋飾等元素的運用。不論是黑色和白色的木刻或是套色版畫,都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形成了獨特的裝飾藝術。這些來源于對民族服飾圖案的提煉,通過巧妙的組織排列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因其獨特的裝飾性且符合大眾的審美情趣,從而使得它的內容更易被接納和認可。阿峨新寨農民版畫在藝術手法上不僅保留了壯族的特色,也表現了漢族文化對他們的影響,壯族古繪畫藝術與漢族文化藝術的巧妙融合,極大地促進了壯族版畫的發展。

三、新時期阿峨壯族農民版畫的生存狀態

當前,似乎有一批作者仍停留在單純的“少數民族風情”展示上,似乎被禁錮在自我的模式中難以突破。造成當前局面的原因大概有兩點:其一,主體意識的退化。不少云南版畫的情感表達至今仍滯留在風情的直敘和描述中,致使作品的精神內涵和藝術感染力大打折扣;其二,缺乏對版畫本體語言的探究。版畫作為間接藝術,媒材、制作及技術、印痕和肌理要素是版畫區別于其他畫種的特征,語言的純化和技藝的精煉應該是版畫家始終研究的問題。對此,針對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存在的問題作如下分析:

(一)壯族農民版畫發展的時間不長,在本質上還不足以形成一種民俗方式。民間藝術本來是一種民間風格,一種地域文化,是一種普遍的審美方式,它應該與文化持有者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阿峨新寨農民版畫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地被經濟利益影響,自發的情感是比較難保存的,而這正是民間藝術的生存與發展的靈魂。

(二)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總體印制質量偏低。該去掉的部分沒有修整去除,就開始印制;有些版畫家沒有控制好油墨濃度,沒有把油墨滾均勻,使印制出來的版畫濃淡不均且粗糙;拓印時沒有用好力,畫面出現飛白,影響了畫面效果。

(三)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創造性思維不夠廣泛。農民畫家的觀念狹窄,總是難以脫離人物形象,個人特點沒有展現出來。

建議:不該只停留在民俗這個大的歷史環境中,要發展新思路,擴寬創作題材;加強版畫普及教育,從根本上解決版畫的傳承和印版質量問題;規范市場,讓村民知道版畫的藝術性和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張建林.從民族文化角度探尋馬關縣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的發展[J].文山學院學報,2010(01).

[2]陶星安.粗手提畫筆細心刻生活——記阿峨新寨的壯族農民版畫[J].中國民族博覽,2002(04).

[3]趙安生.耕耘在刻板上——走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馬關縣新寨村[J].致富天地,2011(10).

[4]李向春.刻刀下的風采——壯鄉版畫村阿峨新寨[J].今日民族,2003(04).

[5]孫華.馬關縣阿峨新寨農民版畫解讀[J].青年文學家,2013(29).

作者簡介:

蔣 瑩(1985-),女,德宏芒市人,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當代美術史論研究。

猜你喜歡
生存狀態壯族發展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湖南省男性幼兒教師生存狀態調查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