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學實驗的教學改革

2016-05-26 19:11陳瑩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教學經驗教學改革

陳瑩

摘 要: 為順應新的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實踐技能的訓練,作者對病理學實驗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在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積累了教學經驗,為進一步開展形態學實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病理學實驗 教學改革 教學經驗

新的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初步臨床工作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進一步深造潛力,以及能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從事安全有效醫療活動的應用型人才。為順應新的發展趨勢,本教研室對病理學實驗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在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積累了教學經驗。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3級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學生。

1.2研究方法

1.2.1教學安排。2013級學生分成普通班和實驗班,普通班是傳統教學模式:在一學期內連續完成48學時的實驗學習;實驗班是新的兩段式教學模式:實驗分成兩部分完成,病理學實驗Ⅰ(總論16學時)和病理學實驗Ⅱ(總論+各論32學時),在兩學期內共完成48學時。實驗中心集中安排實驗教室,提供實驗設備和相應的實驗耗材,教師進行理論教學,實驗技術人員根據實驗項目內容進行相應的實驗準備并指導教學。

1.2.2選課系統。學生通過學校選課系統自主選擇不同教師的病理學實驗課程,每個教室的實驗人數32人。

1.2.3教學內容。病理學實驗分成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包括細胞和組織的損傷、損傷的修復、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炎癥和腫瘤;各論包括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造血和內分泌系統疾病、泌尿和生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傳染病。

1.2.4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采取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理論講授和指導為輔的教學方法。教師制作教學PPT,說明每次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內容(肉眼標本+切片標本)、繪圖內容和實驗小結,提供典型病變的肉眼標本和切片標本實物和電子虛擬切片,指導學生觀察標本的原則和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病理形態的觀察、描述及診斷方法,對各個標本應仔細觀察、準確而簡要地加以描述和進行必要的繪圖;學生根據標本中見到的各種病理現象,學會聯系理論進行比較和分析、通過典型病變學習不典型病變、從不典型病變中體會典型病變,培養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和嚴謹周密的科學思維方法。

1.2.5教學評價??己朔绞介]卷考試,成績評定采取百分制,平時成績占40%和考試成績占60%,其中平時成績包括出勤10%、期中測驗30%、課堂提問30%和實驗報告30%四部分。普通班是一次病理學實驗考試,合格者取得學分;實驗班是病理學實驗Ⅰ和病理學實驗Ⅱ各有一次實驗考試,兩次均合格者取得學分。

2.結果

2.1PPT課件比傳統板書教學效果好

在每次實驗課前都精心準備相應的PPT課件,明確說明實驗目的、實驗內容、繪圖內容和實驗小結,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圖片演示和動物實驗視頻,簡潔而準確,很受學生歡迎,比傳統板書效率高、教學效果好。

2.2標本實物和電子虛擬切片相結合教學效果好

在傳統病理實驗教學過程中,講解標本時尤其是切片標本時,只有理論方面的講解,缺乏真實圖片的顯示,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其意義。學生看教學切片時,只依靠書本、實驗指導和圖譜很難全面認識病變特點。電子虛擬切片是在提供給學生的原始教學切片上對典型病變進行采圖,配有不同的放大倍數,教師在PPT中選取合適的圖片進行講解,讓學生同步、輕松地學習病理形態學改變。標本實物和電子虛擬切片相結合的教學效果比傳統教學好。

2.3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病理學實驗中采取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理論講授和指導為輔的教學方法,從目前的教學效果觀察看能夠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促進理論聯系實際,為學生后期學習臨床醫學課程及見習和實習夯實基礎。

3.討論

3.1教學方法的改進

傳統病理學實驗是在一學期內連續完成總論和各論共48學時的學習,目前我們嘗試兩段式實驗教學,分別在兩學期中完成總論16學時和總論加各論32學時,每段學習結束時有一次考核,共完成兩次考核,兩次考核均合格才能取得相應學分。兩段式教學主要是配合形態學實驗的學科系統整合做前期準備,在知識的銜接和實驗項目的設置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3.2教學效果的評價

病理學實驗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平時成績采取形成性評價,期終考試是終結性評價。平時成績注重學生的出勤率、學習態度、課堂提問、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的書寫,主要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作出評價與考察。期終考試包括肉眼標本和切片兩部分的考核,普通班考核采用肉眼標本、切片和圖譜,實驗班考核采用肉眼標本和電子虛擬切片。實驗考核的成績分析顯示普通班和實驗班成績呈正態分布,實驗班成績略高于普通班。

4.結語

病理學實驗從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四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1-3],從教師以教為主的中心向學生以學為主轉變,教師的教學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傳授學習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學生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率,注重學科間融合,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危曉莉,姚根有,周韌,等.病理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創新[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0,30(8):879-891

[2]孫麗梅,米小軼,邱雪杉,等.病理學課程整合及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4):81-82.

[3]楊亮,雷世鑫.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哈爾濱醫藥,2014,34(2):141-146.

猜你喜歡
教學經驗教學改革
善用習題,豐富數學活動經驗
雙鋼琴演奏與教學初步探索經驗談
構建橋梁,走進高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