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2016-05-26 19:17德芳芳
考試周刊 2016年26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德芳芳

摘 要: 在小學語文傳統課堂上,教師通常采取的是“填鴨式”、“滿堂灌”、“一堂言”的教學方法,這種傳統陳舊、刻板的教學方式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教學高耗低效,學生興趣漸失。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及進一步推進,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涌現,其中生活化教學就是最典型的方法之一。其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助于拉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等優勢,不斷被搬到語文課堂,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生活化 教學策略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陶行知先生這兩句簡簡單單的話,道出了知識教育的真諦,即教育需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其根源都來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用于生活,數學如此,語文也如此。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語文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边@一內容清楚地表明了小學語文學科與生活實際二者之間的密切聯系。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時,就需要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將語文學科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以促進學生語文知識和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一、“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涵義及實施的重要性

語文生活化是指教師在教學語文過程中,將學科內容與生活實踐密切聯系,通過采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開展生活化教學實踐,且重視將語文知識學以致用的一種創新的教學方略。新課改以前,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在進行語文學科教學時,往往采用的是“教師主教,學生主學”這一單向灌輸的方式,教師追求的是書本教育,而忽略生活教育,整個語文教學過程充斥“填鴨式”、“滿堂灌”等高耗低效的教學方法,最終導致小學語文教育呈現出程式化、概念化、刻板化的局面。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導入生活化教學的優勢正在于其能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方法的諸多弊端,且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學習、消化和理解語文知識,消除對書本教材的距離感,從而提高學習的整體效率。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深遠。

二、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實施生活化教學呢?作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為培養能力奠基石。

開展語文生活化教學并非紙上談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和語言能力。因此,要開展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首先要重視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礎能力的培養,重視對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比如針對聽、說、讀三種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加強引導,多安排一些閱讀課,舉辦類似演講、故事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多接觸課外書籍,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書刊,并在鍛煉中增強信心,積累知識,培養語感,從字到句,循序漸進,最終為寫作能力的培養服務。一旦學生熟練地掌握語文聽、說、讀、寫這幾項基本能力,教師就可以由淺入深,逐步開展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營造生活化氛圍。

生活化教學的主要背景是豐富的日常生活,教師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就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豐富的生活情節作為背景,輔以充滿生活化的教室環境,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生活化氛圍,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學習。創設生活化情境一般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兩種。其中“硬環境”指的是教室環境。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室的環境時常被我們忽略,其實在某一程度上,教室的環境布置有助于教師創設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迅速進入到情境之中。建設生活化教室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師的講臺桌上擺放幾盆花草,或者在門窗旁用一些花草藤蔓進行裝飾,或者是在教室的角落設置一個小型的“讀書天地”,讓學生可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能時時刻刻感受到充滿生活氣息的教育觀?!败洯h境”的創設,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借助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化虛為實、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象,將課文所描述的畫面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如同親眼見到一般,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古詩《草》時,考慮到現代學生大多是溫室長大的花朵,很難真正讀懂詩人筆下那堅韌不拔的野草。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播放了這樣一段視頻:畫面先展示了一片野草是如何從發芽到蔥郁的過程,接著狂風來了,暴雨來了,山火來了……在經受一連串苦難之后,第二年的春天,這片土地又長滿了草。通過一小段視頻,原本少不更事的學生仿佛一下子經歷了很多,野草的“遭遇”就如同他們的自身親歷一般。整個過程既生動震撼,又生活味十足。

(三)設計生活化作業方式,讓學生學以致用。

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積極引進生活材料作為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外,還需要在課堂外,通過設計生活化的作業方式,對學生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提升。也就是讓學生深入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讓學生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時時學語文、處處用語文,讓學生在自由、快樂的氛圍中,養成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通過布置“生活化的作業”,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意識,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應用能力、溝通交際能力等,長此以往,自然而然就能促進學生各項綜合運用能力和語言文化得到有效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三、結語

在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應多多嘗試,多多實踐,運用創新思維,將生活化教學策略深入地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以此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提高其學習語文知識和掌握語言能力的效率,最終實現語文教育真正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不斷發芽,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焦曉娟.實現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4(13).

[2]邊娟.把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帶入課堂[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3).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