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主體作用,激活語文課堂

2016-05-26 23:46高建宏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文本課文閱讀教學

高建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币詫W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離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教學將是教師蹩腳的獨角戲,教學活動將一事無成。

在教學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現行的以知識為本位、教師為中心、傳授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呢?

一、創設自學情境,激發主動參與意識

研究表明,環境無不對人的心理發生作用,恰當的情境刺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自主經驗,放飛想象、張揚個性。毫無疑問,學生與閱讀的文本間存在必然的或多或少的審美距離。同樣毫無疑問的是只有學生與文本間產生某種撞擊,文本才會展示出無限豐富的意義,學生才會從中獲得滿足,而情境正是二者牽手的紅娘。

情境的實質是人為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學生能動地活動其中的環境。這種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氛圍,與學生的情感、心理會發生共鳴而契合。當情境這一學生樂于親近的膠合教材特點呈現面前時,他們內心的潮汐便開始涌動,這時朗讀對他們而言更多的是自己感情的宣泄,是一種油然而生的感覺。

1.語言描繪

語言描述的導語體現元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充滿激情,讓她成為老師情感的流露,成為孩子們情感的追求,成為凈化其心靈、走進文本情境的一種交通工具。如教散文《散步》一文時可以這樣導入:“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滿溢著濃濃的親情??v然是一次常而又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頓生良多感慨……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感受一家祖孫三代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這樣,通過“境”激發學生的“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自主地進入文本的情境。

2.音樂渲染

音樂作為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很容易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一段符合課文內容的音樂,能激起學生的共鳴,產生共振。音樂往往很容易給人以遐想,積蓄創造的欲望。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音樂,常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小說《孔乙己》,未開講首先播放樂曲《二泉映月》,凄婉的樂曲使學生仿佛置身那個冷酷、麻木的世界,神情立刻嚴肅起來,漸入課文的情境。這樣導入課文時,通過播放音樂作品,渲染氣氛,突出文章的主旋律,達到一種境界?;熬场睘椤扒椤?,學生體味課文的情感被激發,自主地參與課文學習,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形象展示

形象展示具有直觀性,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如領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闊大雄渾,意會“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滄桑之感,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展現波浪壯闊的大海畫面,擴展學生的體悟,訓練學生的思維。

4.模擬場景

“兒童用形象、聲音、色彩來思維”(蘇霍姆林斯基)。在閱讀教學中模擬課文中的場景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閱讀。如在教學戲劇《白毛女》一課時,讓學生演課本劇。在虛擬的場景中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故事情節,這時閱讀學生就融入角色,此時的閱讀是學生的動情對白。他們的心靈在體驗、思想在碰撞,充分激活了凝固的語言。

二、開放自由時空,進行自主閱讀獲取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拔耐ǖ雷悦?,水到渠就成”。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通過獨立學習,反復閱讀,才能感悟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哀樂,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熏陶。

“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布魯納的教學觀點是鼓勵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因此,教學中必須開放自由空間,給學生自主的學習時間、空間,讓他們獨立閱讀、感悟。

閱讀,沒有學生的獨立感悟是可怕的,同樣沒有目標的獨立感悟也是完全不可思議的?!皩W貴有疑,學則須疑”,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人類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由于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而引發的,讓學生自讀感悟時,除教給閱讀方法外,還要讓他們帶著問題讀,在讀中發現新問題,這樣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激活思維。如教《羚羊木雕》時,要求學生帶著如下問題讀:(1)簡要復述故事情節;(2)“我”與父母的這次矛盾分歧,究竟誰是誰非,談談你個人的看法,……開放的自由時空,學生在“問題”任務的驅動下,自覺主動感悟詞中情、句中意、文章美,挖掘作者心中的愛與恨、喜與怒、憂與愁。

三、營造民主氛圍,倡導小組合作學習

孔子曰:“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痹谧宰x感悟中,學生個體往往沒有發現或不能解決問題,這時就需要小組合作學習。閱讀教學并非是個人的事,對于初中生來說合作學習是重要的認知策略。明代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边@點名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學生在自讀自悟之后,自主發現問題,提出疑問,交給學習小組,共同討論釋疑。這時教師應“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選擇探究方法相機指導、討論,在讀中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把讀和思、讀和議結合起來。在合作中閱讀、思考、感悟、表達,在合作中互看、互議、互助,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合作意識。

四、適度激勵評價,堅定學生的學習自信

德國教育家第惠多斯說:“教學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睂W生的閱讀完成后,需要及時鼓勵,特別是教師適當的評價和激勵,更能誘發學生的創新動力,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創造精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感情,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信念。

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采用“讀得不錯,讀得很好”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朗讀水平評價,“讀的有感情,把詩人的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語音很準確,并且沒有漏字”,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要采取鼓勵、引導、點撥、開竅。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可采用“敢于積極發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這個問題你回答了一半,也有一份貢獻,另一半,再想一想,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來的”。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注意鼓勵后進生主動發言,而且發言的質量不要提太高的要求。這樣進行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和的心理沖動,以良好的心態、積極的狀態進入學習。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求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要求。教師應當把愛心獻給學生,把讀書、思考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每個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自讀自悟”的最佳境界。讓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成為課堂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使每一堂語文課都能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歡
文本課文閱讀教學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背課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