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析

2016-05-26 00:07廖林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問題

廖林

摘 要: 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能否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判斷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標準。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依然缺乏創新,教學模式落后,這樣的教學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本文立足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新課改 問題 策略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突飛猛進發展助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在新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出的人才已經不再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已經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到現代化的素質教育轉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為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也應當有所改革和完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培養出新型的復合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成為當今教育的主流模式。但是,就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來講,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呢?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刻含義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國家的教育不能在停留在傳統的教育基礎之上,而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做出相應調整。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國之根本。初中階段作為國家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新形勢下,初中數學教學應當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思維和個性發展為基礎,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更注重科學化和人性化,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更重視多樣化,這樣,教師的教學才能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的不斷提升。這是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保障。

二、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育是富民強國的必然之路。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教育才是根本,教育才是提高國民素質及國家綜合競爭力的基礎和保障。但是,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依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流模式,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實施多年,但收效甚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如下。

1.學科體制有待完善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制度是確保學科發展有序進行的保障。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國的教育體制尚不完善。對于教學改革來講,改革制度是基礎,而真正實施教育改革的對象則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就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來講,教育資源的層出不窮是阻礙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因。優勢的教育資源往往集中于城市及重點學校和重點班級,這樣的局面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完善。

2.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教師是實施教育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了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存在著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使得有些學校的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對自己的專業學科了解不夠透徹,從而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都是照本宣科,對一些重要的知識沒有進行詳細重點的講解或者拓展。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影響教學改革推進的重要因素。

3.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在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尤其是對于一些資歷深的教師而言,由于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很多教師的教學依然停留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不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數學能力的提升。教師的教學依然是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我國數學改革的有序進行。

三、探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對當前初中數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當前我國教育體制不夠完善,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教學方法陳舊的問題,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加以完善,才能促進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序推進。

1.通過再培訓機制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常言道:培訓是企業給予員工最好的福利。在教育領域,通過在職培訓,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夯實我國的師資隊伍,而且可以促進教育體制改革的有序推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校主管部門應當深刻意識到教師的綜合素質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意義,并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方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培訓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新思想、新方法,這對于初中數學教學體制的改革來講又是一大保障。

2.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可以讓教師及時發現自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通過教學改革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此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數學能力、個性愛好等,為教師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和諧的師生關系由此形成。這樣,學生處于被尊重的地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極大發揮,有效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3.強化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更應當重視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不斷加強學生數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總之,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課程,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刻意識到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新,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孫慶利.初中數學新課程與教師的適應發展[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0.3.

[2]王華.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課程與教學的影響[J].山東教育,2009.7.

[3]林巧燕.課程改革后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06.6.

猜你喜歡
新課改初中數學問題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