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源學知識對詞匯學習的意義及課堂使用方法的進一步探索

2016-05-26 00:19張曉麗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詞匯學習

張曉麗

摘 要: 作者在上個學期有計劃地在大學英語課堂上補充了語源學方面的內容。期末,為了了解學生對這部分補充內容的學習感受,作者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文主要是針對該問卷調查的統計與分析,以便明確這方面內容對學生英語學習產生的各種影響,并為改進這方面的教學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關鍵詞: 詞源學 詞匯學習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2015年暑假期間,我撰寫了《詞源學知識對詞匯學習的意義及課堂使用方法初探》①一文。此文著重探討了課堂詞源學內容可能會對學生詞匯學習產生的益處及其比較實用可行的課堂使用方法。按照此文的思路,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里,我在所教的三個班級里進行了實踐,并在學期結束之際,針對學生對該課堂補充內容的態度做了一個問卷調查。下文我將就本學期的具體做法做具體描述匯報,并將期末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做進一步的總結分析。

一、課堂補充詞源學知識的具體做法

考慮到只是補充知識,不能占用太多課堂時間,我對Word Power Made Easy(作者為美國學者Norman Lewis)這本書每個章節的內容進行了總結、壓縮,把主要知識點以Power Point的形式呈現于課堂。每章內容,雖然內容長短、難度都不同,但基本都可壓縮成四至五個容量相當的Power Point 文件。例如,該書的第三章,內容是關于Personality Types (個性類型) 各種各樣單詞的詞源學知識。本章內容,我共做了四個Power Point 課件,分四次在課堂上進行補充講解。而該書的第六章,內容是關于Science and Scientists (科學和科學家) 的各種詞匯和詞源學知識。這章內容較多,難度也較大,結果就做了五個Power Point課件,分五次在課堂上補充講解。

我制作課堂Power Point 課件的思路,延續了Norman Lewis的寫書邏輯,即先介紹與主題相關的十個單詞(一般占用一個課件,內容比較多,但生詞不多),然后圍繞這些單詞展開相關語源學知識(這部分幻燈片數量沒有單詞介紹部分多,但信息量多,生詞多)。原書本上的一節,內容基本可壓縮至一個課堂Power Point,內容多的,就自行調整拼合,盡量使得每次內容的課堂占時在十五分鐘之內。下面,我挑選內容不太多的一次課堂內容,將幻燈片的內容一一呈現,方便讀者有具體印象。例如,第七章關于Liars and Lying(說謊者和撒謊)的內容共有四節,第一節介紹主題單詞內容較多,共有13個幻燈片;最后一節的內容則只有五張幻燈片,第四節的課堂幻燈片內容是這樣依次呈現的:

可以看到,課堂課件主要是提取參考書本的精華,先將詞源學知識呈現出來,然后舉例相關詞匯,同時要對較難生詞進行中文注釋。學生要求準備專用筆記本,對要點進行摘記。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我共準備了五章內容的課件,共21個小節,每個小節平均占用課堂時間十五分鐘左右,前后補充詞源學知識共計十一周(其中一節因內容過多而分為兩次進行)。

二、關于補充詞源學知識的問卷調查及其統計結果

為了了解學生對這部分補充內容的學習反映,在最后一次補充語源學知識的課堂上,我做了內容如附件所示的問卷調查。

三個班級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表所示:

三、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及其分析

從表一看到,對題目一:課堂有沒有必要補充語源學知識?三個班級認為必要選擇A選項的比例分別是75.6%、69%和95%。對題目二:補充語源學知識作用有多大?三個班級多數集中在A(幫助很大)和B(有幫助,但沒有那么大)這兩個選擇項上,三個班級選擇A的比例分別是15.6%、23.8%和25%,選擇B的比例分別是73.3%、69%和67.5%。對題目三:是否愿意語源學知識占用課堂詞匯語法講解時間?三個班級選擇A表示愿意的比例分別是44.4%、46.3%(其中有一人表示都可以)和50%。對題目四:是否愿意選修語源學課程?三個班級選擇A表示愿意的比例分別是60%、45.2%和60%。

問題一和問題二的統計數據明顯可以肯定兩個事實:(1)大部分學生認為補充語源學知識是必要的;(2)大部分學生感覺語源學知識是有用的。

問題三和問題四的數據有點讓人費解:既然大部分學生認為補充語源學知識是有用并且必要的,為什么會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覺得課堂還是多補充詞匯語法知識好呢?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從題目二留給學生的自由陳述中,來深入了解學生們的各種感受和心態。下面是題目二做不同選擇的學生給出的有代表性的表述:

選擇A的有代表性的陳述主要有:

“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閱讀一些文章時,會有靈光一閃便認出一個單詞的感覺,另外,在背單詞時也極其有效?!?/p>

“學習詞源學知識可以充分了解單詞的結構,并且以點帶面地學習到大量的詞匯,極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p>

“有助于記憶單詞,還可以舉一反三?!?/p>

“即使是不認識的生詞,現在也敢試著猜猜看了,有利于考試?!?/p>

“了解詞源,可以真正意義上地理解單詞,記憶更加深刻?!?/p>

“課外閱讀猜對單詞意思的時候,感覺特別有用!”

“感覺這方面知識特別好,希望老師繼續補充!”

“詞源學對理解并掌握更多的單詞有很大幫助!”

“使得我更好記憶單詞,更有意識發現單詞間的聯系了?!?

……

選擇B的有代表性的陳述主要有:

“沒有強制性的考核檢查,同學們不一定會去認真復習掌握?!?/p>

“主要是自己的問題,知識點課堂講解的時候弄清楚了,不復習過段時間就忘了?!?/p>

“學習詞源學知識后,看到一些單詞確實有意識辨析組成部分的意思,還學習了不少其他有意思的單詞和知識,還是有提高的?!?/p>

“詞源學知識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單詞,我覺得很有必要學習,但是內容太多,及時占用整個課堂,也不一定學得完?!?/p>

“詞源學中的單詞太偏,感覺用不到?!?/p>

“詞源學知識的確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一些單詞的構成,還能幫助我們對陌生單詞進行有依據的猜測,但總感覺考試里用到的不多?!?/p>

“學習詞源學知識后,更多地了解了單詞之間的某些規律,對背單詞很有幫助?!?/p>

“感覺內容挺好的,就是沒時間鞏固記憶?!?/p>

“在教好詞源學知識后,希望有相關的練習或者其他方式來加強記憶,不然很容易忘記?!?/p>

“有些詞太過復雜,不容易記憶,用到的機會也很少?!?/p>

“感覺要堅持學習系統學習才會幫助更大?!?/p>

“感覺離實際生活有些距離,可能出國旅游時會幫助挺大的?!?/p>

“雖然內容不錯,但不應試,想多學些與考試有關的單詞?!?/p>

“課堂時間太少,有選修課的話我一定選?!?/p>

“有助于打開思路,開闊眼界,有助于閱讀?!?/p>

……

選擇C的有代表性的陳述主要有:

“時間短,內容多,增加學習負擔,效果也不明顯?!?/p>

“我認為詞源學信息量大,不容易懂,對我們英語較差的學生沒有任何幫助?!?/p>

“記了不看,隔段時間,又看不懂了?!?/p>

“應該多補充些四六級所需要的知識詞匯?!?/p>

“我認為該學科內容很多,應該精講,上課前的一點補充起不到明顯的作用,應該單開一門課?!?/p>

……

選擇D的就只有以下一條陳述:

“詞源學單詞太過復雜,學了幾乎用不到,還不如多學點常用單詞?!?/p>

從以上林林總總的陳述中可以看出,課堂補充詞源學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助于提高單詞構成意識,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

2.提高猜測生詞意思的成功率;

3.對基礎好的學生的知識結構是很好的補充;

4.對今后實際的工作、生活會有持續性的益處。

而課堂補充詞源學知識讓學生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時間短,沒有練習鞏固,沒有考試檢查,學生課后復習動機不強;

2.涉及單詞比較生僻,使用頻率不高,基礎較差的學生有畏難情緒;

3.占用課堂詞匯語法的講解時間,與期末考試關系不大,而學生目前還是很看重考試成績的。

四、對課堂補充詞源學知識的思考和總結

曾有學生課下找到我興奮地跟我說,他覺得課堂補充這部分知識太好了,他昨天看報紙,一個單詞從來沒見過,他下意識地利用課堂上學到的詞源學知識分析了單詞的構成部分,結果猜出的意思跟字典上的意思非常接近,特別有成就感。他希望我下學期繼續補充這方面知識,感覺對閱讀理解特別有幫助。

也有學生在記錄課件內容時極不情愿,問其原因,就說考試基本考不到這些東西,感覺沒用。

有收獲的學生讓我感到安慰,準備課件的勞動得到了認可;百無聊賴、無動于衷的學生讓我疑惑,懷疑自己的這部分工作是否是在浪費時間。

本次問卷調查,讓我同時體會到了安慰和不安。

該何去何從?

同樣的內容,學生由于基礎不同、學習動機不同、價值觀不同,就會有著不同的學習體驗,這是客觀現實。

我目前的思考結果是,取長補短,繼續努力。詞源學知識剛開始的確是枯燥的,似乎看起來與考試關系不大,但教師可以努力提高補充內容的趣味性,以及盡可能地建立與考試內容的關聯性。例如,我可以在講解課文詞匯的同時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語源學聯系,可以在考試閱讀材料中引導學生注意語源學知識可能發揮的用武之地,也可以在講解詞源學詞匯時更多引入恰當的例句。另外,隨著這方面知識的逐漸積累,學生所感受到的收益將日益凸顯,學習興趣亦可能隨之提高。

總之,本次問卷調查,學生對前兩個問題的高比例認可極大地鼓勵了我,而學生陳述中提出的問題也提醒我需要在內容呈現方式上進行調整。我需要調整內容的難度,摸索出更為成熟的呈現方式,從而更高效切實地幫到學生。

注釋:

①《詞源學知識對詞匯學習的意義及課堂使用方法初探》一文發表在2015年《大學英語(學術版)》第2期。

參考文獻:

[1]Lewis,N. Word Power Made Easy[M].1991.

本文為上海政法學院校級科研項目《詞源學對大學英語課堂的作用》的中期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5XJ16。

猜你喜歡
詞匯學習
關于七年級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行動研究
基于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的英語詞匯移動學習可行性分析
淺談英語詞匯學習心得
創設多種學習情境優化英語詞匯教學研究
交際法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