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生物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高效

2016-05-26 01:07張玉娟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生物教學創設情境

張玉娟

摘 要: 為了讓生物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高效,生物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主導者”的角色觀,調整簡單固定的教學模式,拓展師生間的互動形式,創新多種教學模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式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 生物教學 挖掘資源 創設情境 引導探究 互動活動

互動教學指的是師生在課堂上就某一問題相互交流、切磋、思想火花相互碰撞的過程,進而達到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及相互提高的教學過程。師生互動是互動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對老師來說是一種教學藝術,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方式之一。在生物教學中,如果能合理恰當地組織實施互動教學,則一定能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同時會讓生物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有效。教師只有改變傳統的“主導者”的角色觀,調整簡單固定的教學模式,拓展師生間的互動形式,創新多種教學模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式交流,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此,筆者結合生物課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的實踐談談教學體會。

一、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積極性。

生物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內容,教師一定要利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將教材內容和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創設形式各樣的情境,在情境的熏陶下開展互動學習,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第一,教師可在生物課堂上借助直觀演示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相關圖片、文字、視頻等結合與之相關的內容,多樣化地呈現給學生,也可以從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現象著手,盡量選取一些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心。第二,通過創設情境法開展互動式教學,比方說,可以通過講動植物故事、生物現象與規律,以及學生熟知的生物現象等方式,指導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對知識展開探究,既能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印象,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制造懸念、設定問題等方式展開互動學習,通過遞進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求知欲,以此調動學生思維。不管采取哪一種教學方式,都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對教材內容的合理利用選擇問題,創設最恰當的情境,以此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二、在生物探究活動中開展高效的師生互動。

教學設計可以說是實施教學過程的藍本,也是實現教學理念、落實教學目標不可替代的依據。正因如此,教學設計首先要預先設計好師生互動的導入環節。教師還要善于設計教學中恰當的互動情境,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典型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可以設計一些熱門話題吸引學生注意力,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教師更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量,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及家庭實際狀況等,盡量選擇學生的困惑點設置情境,這樣利于引導學生與教師順利開展互動,進而讓生物教育教學落到實處。例如,在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活動中,可以采用辯論式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辯論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在辯論以后再讓學生進行觀察,明確水、空氣及溫度等對于種子萌發的具體影響,這樣通過辯論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觀察過程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和總結能力,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這樣,根據教學實際組織學生展開專題討論,相互交流,既能引導學生深入展開討論、思考,又使生物教學順利展開。

三、合理恰當運用多媒體,為師生互動教學注入活力。

隨著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手段的不斷提高,其中多媒體教學已經較普及,一方面,多媒體教學知識涉獵的范圍寬廣。另一方面,其生動的演示效果把抽象的生物教學變得更真實、生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促進作用,讓生物課堂教學從過去的“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有趣”起來,精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的見聞,視覺聽覺的全方位展示,讓學生愛上課堂,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腎臟結構”的教學中,為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設計針對性的多媒體課件,將腎臟的外形、解剖圖片、腎小體圖片及腎小球的圖片放置在課件中,在學生觀看課件以前首先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對這些圖片進行觀察,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派出學生代表利用多媒體對腎臟結構進行講解,對于學生講解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錯誤教師應當及時修正。通過教學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方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夠很輕松地掌握學習內容。

四、設計好每個教學環節,開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

生物教材包含很多概念,其中理論知識較多,學習起來較枯燥、乏味,因此,要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如將一個班級分為六個小組,每個小組包含七名同學。在分組過程中協調好性別比例,同時平均分配一些積極性和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充分分析每個小組成員的具體情況,保證各個小組之間的實力接近。各個小組之間可以互動探究,小組成員之間也可以相互幫助和合作,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唾液消化”教學中,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組三個成員,同時向每組成員分發相應的實驗用具,三名成員分別負責試管的編號、唾液的收集及最后的實驗,然后采用小組匯報方式讓學生展現實驗結果,教師根據試管中顏色變化向學生進行提問。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又能使生物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

總之,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創設互動教學模式使教師從權威者變成參與者,變成一位幫助學生發現疑點、難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答案的人。同時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合作,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杜高奇.生物互動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反思[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04):28.

[2]唐蘭萍.初中生物課堂師生互動芻議.新校園:上旬刊,2013(10).

[3]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2003.[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陳思蓮.人教版生物課堂快樂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時代教育,2013,24:210.

猜你喜歡
生物教學創設情境
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幾點見解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如何將生活實踐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淺談初三語文閱讀教學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