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背景下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的思考

2016-05-26 01:32林麗英
考試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游戲化音樂教育指南

林麗英

摘 要: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是幼兒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如何更好地體現音樂教育游戲化?本文通過對傳統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教育誤區: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的運用、教育方式的設計和教育要求的體現。在現狀分析中探索總結出音樂教育游戲化相對于傳統音樂教育的優勢,如音樂教育游戲化,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音樂教育游戲化,讓孩子的學習有“和玩一樣的感覺”;音樂教育游戲化,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現和創造。

關鍵詞: 幼兒教育 音樂教育 游戲化

熱愛音樂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是幼兒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吨改稀分刑岬剑河螒蚴菍τ變哼M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戲是一種集自由、需要、快樂、滿足于一體,以幼兒為主體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游戲支持。國內外的兒童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表明,音樂、游戲、兒童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游戲化是嬰幼兒早期教育最適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廣大幼教工作者明白了音樂教育游戲化相對于傳統音樂教育的優勢,紛紛開始了對音樂教育游戲化模式的使用及探索。我園以課題《創建藝術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的實踐研究》為載體,對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進行探索,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現狀進行分析,進一步證明音樂教育游戲化在幼兒教育中的顯著優勢和積極意義。

一、傳統音樂教育的誤區

(一)教育內容選擇上。

在藝術教育內容選擇上,強調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性,注重藝術模仿教育,把技能技巧的訓練放在首要位置,忽視幼兒的情感體驗和表現。

(二)教育方法運用上。

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為主,方法單一、呆板,如一首歌曲老師反復教唱,幼兒機械練習,一個舞蹈或者音樂游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手把手教給孩子,幼兒對于這些動作的學習只是對老師示范的簡單復制,不難發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對作品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生活中的情感體驗。這種以老師教幼兒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教育方式設計上。

以往音樂教學活動中,更注重知識的簡單傳授,而忽視幼兒的操作和探索;注重對活動結果的簡單評價,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性發展;如唱歌活動,關注的是幼兒是否學會完整演唱,而忽視對作品的感受和欣賞,更談不上表現和創造,有時為了追求一次音樂活動效果的完美而壓縮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與探索的過程,呈現出“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

(四)教育要求體現上。

多年來幼兒園音樂教學基本沿用了專業音樂院校的方法,無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教學要求上,都受到專業音樂院校的影響。幼兒不但要學習唱歌、欣賞音樂作品,還要掌握如節奏、音符、音程和多種音樂記號,再加上許多知識點,這一切已經超出了幼兒的承受能力,而且枯燥、機械的訓練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幼兒毫無興趣可言。

二、音樂教育游戲化的優勢

(一)音樂教育游戲化,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學習關鍵在于興趣。游戲之所以能夠讓孩子喜歡,其魅力凸顯在它的游戲性上?!昂⒆由鷣砗脛?,是以游戲為生命的”,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說的話,這句話言簡意賅,深刻詮釋了孩子的特性。這說明游戲是幼兒最喜歡、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活動。如小班幼兒百玩不厭的音樂游戲《小兔和狼》,老師運用動畫、故事、頭飾、圖譜等手段,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知道兔子活潑可愛、狼笨重兇猛,還會把可愛的小兔子吃掉……幼兒游戲的時候,教師扮演角色(兔媽媽或狼)跟孩子們一起玩,還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下融入游戲情景:“草地上來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兔子,他們跳一跳、吃青草,停下來、聽一聽,再跳一跳、吃青草,再停下來、看一看、聽一聽,這時,從樹后面竄出了一只饑餓、兇猛的大灰狼,嚇得小兔們趕緊躲到洞里去……”從中啟發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兔子的可愛和狼笨重兇猛的形象,孩子們緊張又興奮的尖叫聲已告訴我們這個活動受喜愛的程度。這種音樂教育游戲化的形式,不但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更能體現《指南》引領下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精髓。

(二)音樂教育游戲化,讓孩子的學習“和玩一樣的感覺”。

游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也是幼兒最樂于接受的活動方式,因為在游戲中幼兒是快樂的、是放松的、是沒有任何壓力的。許卓婭教授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一書中提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的游戲性,不僅體現在教育內容中含有“音樂游戲”這樣的特殊成分,而且體現在它的一切形式、方法都比較自由、靈活、豐富多彩,具有游戲和類似游戲的特性,使兒童經常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如在學習歌曲《小鴨洗澡》時,我創設“小鴨洗澡”的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進行互動游戲“小鴨找朋友”,進一步熟悉歌詞,讓孩子們邊唱邊找伙伴,體驗歌曲中小鴨洗澡的快樂;再次,逐步加入適宜挑戰性的游戲演唱,讓歌曲本身成為一種游戲情境,讓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主動學習,享受歌唱的快樂;最后,鼓勵孩子們在創設的真實游戲情境中大膽表達與表現,引導他們用小椅子圍成池塘,并扮演小鴨邊唱邊到池塘洗澡。當唱到“跳到小河里”時,孩子們情緒高漲,扮演小鴨的孩子著實體驗了一把小鴨洗澡的快樂,有了此快樂做基礎,幼兒還可以繼續創編出更多小鴨洗澡的動作。這種游戲化教學讓孩子在游戲化的語言、游戲化的角色、游戲化情境中,更自如地表達與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更樂意在游戲的氛圍中創造性地演唱與表演。此時孩子們體驗到的不是枯燥的學習,而是“和玩一樣的感覺”。

(三)音樂教育游戲化,有助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現和創造。

《指南》指出: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我們不僅要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而且要尊重他們的想法,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他們學會用心靈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音樂教育游戲化,形式有趣、自由、靈活,能讓孩子在游戲狀態下感受和體驗音樂的內涵,同時感到親切、易學、易記、易接受。教師更容易引導、啟發他們用心靈感受美,用不同的方式表現美、創造美。如在歌曲《小樹葉》活動中,我用小故事和課件演示的引領把幼兒帶入了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情景中,將“落葉”擬人化,用大樹媽媽和小落葉分離的游戲情景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孩子們感受歌曲的優美、連貫,并隨音樂想象用肢體語言表現小樹葉飛舞與秋葉安睡的情景,從而理解作品的內涵。這樣的游戲化教學,幼兒深深地被故事情節吸引,用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對小樹葉離開媽媽的同情;為大樹媽媽失去孩子而傷心、害怕;更為小樹葉后來回到大樹媽媽的懷抱而欣喜。然后引導小朋友相互交流:如果你是小樹葉,那么會你怎么飛?孩子們在游戲的氛圍里模仿、創造樹葉飛舞的樣子,整個過程我始終以尊重、欣賞的眼光鼓勵他們,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自由遨游,他們的想法千奇百怪:有輕輕墊起腳跟,張開雙臂,盤旋著飛;有最大限度上下提壓腕,側著飛,蹲著飛;有用碎步表現活潑、輕巧的可愛形象;也有腳步緩慢,表現依依不舍離別之情的……孩子們在歡快的氛圍中被熏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也在游戲中體驗和感受到表現與創造的樂趣。

由于幼兒自身的特點,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是很有必要的。它打破了傳統音樂教育自身的缺陷,將游戲因素貫穿于音樂教育之中,更加符合時代教育和孩子的心理訴求。音樂教育游戲化憑著自身組織形式多樣、靈活自由的游戲特點,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的學習有“和玩一樣的感受”,有利于孩子用心靈“感受與欣賞”,用自己的方式“表現與創造”,從而提升孩子的審美情趣,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這些都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對游戲的有效掌控。另外,在音樂活動中還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通過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活動,真正實現“提升兒童生活質量,引導兒童幸福成長”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姚琛.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指南》背景下福建省幼兒園音樂教育改革策略觀摩研討會側記[J].2014.4.

猜你喜歡
游戲化音樂教育指南
指南數讀
為幼兒園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游戲化語言:幼兒園活動游戲化的支柱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論碰撞的混搭指南
就醫指南
就醫指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