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

2016-05-28 08:57張江紅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和諧師生關系教學思考小學語文

張江紅

摘 要: 新課改要求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低負高效”。不但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和動手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還培養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應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關鍵詞: 師生共建 和諧師生關系 書寫訓練 小學語文 教學思考

長期以來,我都是盡心盡責地教書育人,以為這樣就盡到了教師的責任。但通過近幾年來不斷的培訓學習,不斷的聽課交流,綜合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發現教師不但要盡心盡職地教,還要在符合當前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教學效率不低于平均水準,這才是真正的教學。下面,我就語文教學談談體會。

一、努力打造師生共建的新型課堂

新課改要求我們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低負高效”。同時強調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和動手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我盡量在課堂中融入新課改的一些理念,有了一些收獲。如:這天上語文課,一個簡單的問題把我難住了。當我教學“音”字時,突然想到“音”用部首查字法該查什么部?我按平常的思維讓孩子們試著用“立”部、用“日”部、用“點橫部”查都不行。怎么回事?最后一個學生發現可以直接把“音”當做整體的部首查就能查到這個字,這讓我有點驚訝,也很開心。后來我以此為例,把這個方法教給了學生,教育他們做任何事都不能按一貫的思維想當然,一定要動手查一查。學生對查字典更有興趣了,遇到稍微有一點難的字,都要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

這一節課中,我不但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和動手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我在教會他們知識與做人的同時,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這就是“師生共建”的新型課堂。

二、有效拓展課外知識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我盡量利用課程資源,尋找課堂相關資料,課內外學用結合。

前段時間,我上了《回聲》這一課,這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科學童話故事,很有趣味。就回聲這一現象孩子們熟悉,有感受。本篇課文的重難點就是第五自然段,怎樣理解回聲的原理。為了能夠上好這一課,我課前收集了大量有關回聲的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回聲的原理。

在講授課文4、5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自學,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因為自己收集了很多相關資料,做好了心理準備。)當孩子們提到:回聲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它和水的波紋相似?......我馬上結合課文把回升的現象及水波碰到河岸又返回來的現象都用簡筆畫表示出來,孩子們看了一目了然,而且很興奮。有個孩子踴躍舉手說:“老師,回聲還可以這樣比喻。如果人向手掌吐氣,熱氣一樣會返回來,撲在我們的臉上,所以我們會感到暖和?!甭犃怂幕卮?,我馬上給予了鼓勵,肯定她認真聽了課,而且還動了腦筋,結合天氣冷,孩子們喜歡朝手吹氣取暖的現象聯想到回聲。(雖然這種解釋不是很科學,但孩子愛動腦子,我很喜歡。)接下來,孩子們的話匣子打開了:“老師,為什么我們在教室里說話沒有回聲?”“老師,為什么在山谷里或空曠的房子里有回聲呢?”……針對這些問題,我解釋道:小房子里說話聲音容易散開,大廳里的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差太短,容易與原聲混合。廳堂里講話沒有回聲,是建筑設計師為了消除回聲對聽聞的干擾,專門用具有吸聲作用材料進行裝修的……(能夠回答這些問題都源于我課前精心準備的資料。)孩子們聽了恍然大悟。接著,我介紹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和三音石等名勝古跡,他們對回聲現象的興趣更濃厚了。最后,我讓孩子們把課文分角色朗讀一遍,他們讀得更起勁,更歡了。

雖然這篇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要求只用一節課時間,我卻用了整整兩節課,但我不后悔,因為孩子們真正學到了知識,既加深了對科學知識的了解,理解了生活處處有科學,又提高了語文學習興趣。對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很滿意,同時也很開心。

三、解讀學生心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睘榱藙撛觳⒈3帧斑@種良好的教學氣氛”,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我認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動性、創造性的原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關系融洽,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了學生的極大熱情參與學習。

四、加強學生的書寫訓練

書寫是學生應掌握的基本功,它既涉及大腦的思維運動,又有肢體的機械運動。書寫有基本的書寫和內在規律。然而,目前對書寫姿勢的訓練未被重視,書寫姿勢缺乏規范,書寫形體各有千秋。這可能是因為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答題上,忘了書寫姿勢及規范,這與學生的養成習慣有關。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必須從低段學生抓起。學生書寫時反復強調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課桌一拳遠”。學生寫字在田字格中一定要注意結構,不要只寫在里面就完了,而要看他寫的字的每一部分所占的比例,不能寫得東倒西歪。不但拼寫本上這樣嚴格要求,平常的家庭作業、練習冊也要這樣要求,堅持不懈,相信會有一定成效。

當然,教與學是無止境的,我們要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實效性,才能發揮新課程理念在常態下的小學課堂的指導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使學生在有效的課堂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發展素質。我一定多學習,多實踐,多關注學生,力求做一個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參考文獻:

[1]鄒建明.新課標視域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策略分析[J].求知導刊,2015(24).

[2]李士達.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15(24).

猜你喜歡
和諧師生關系教學思考小學語文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諧師生關系互動載體探析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