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快樂因子,走向精彩課堂

2016-05-28 09:19吳文茵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快樂興趣實踐

吳文茵

摘 要: 如果傳授知識時能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興趣,那么他們就會主動地、興趣盎然地探索和領會。教學目的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化、吸收才能實現。因而,數學課堂教學就應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活學生的快樂因子,使學生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習熱情,親身實踐,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興趣 快樂 實踐

小學生天真爛漫,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即使安靜地坐著,也不一定在聽課。有位偉人說:“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笨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否主動地投入,成為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要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大膽地體驗,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一、營造氛圍,煥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庇鋹偟那楦畜w驗猶如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撒播在這樣的土壤里,才會更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課堂上,學生要尊重老師,老師要愛護學生,積極營造輕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為此,教師首先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將和諧親切的微笑送給學生,將信任鼓勵的眼神投向學生。少一些火藥味道,多一些人文關懷,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我經常在每節課的課始問孩子們:你們準備好了嗎?可以開始了嗎?在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問學生:這節課,你快樂嗎?然后根據學生是否快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謎語、兒歌、幽默的語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快樂地參與數學教學活動。如:教學《時、分、秒的認識》,為了讓學生能巧妙而快速地分清鐘面上的三根針,我把它們編成了兒歌:矮個子大哥叫時針;高個子弟弟叫分針;細腰妹妹叫秒針。然后我請小朋友們邊觀察邊領悟:老師為什么會這樣編?先請一、三、五、七組的小朋友觀察時針是怎么轉的?請二、四、六、八組的小朋友觀察分針怎么轉;觀察發現: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1圈;有個小朋友已經忍不住了,說道:時針大哥平時不愛運動,所以長得又矮又胖。用同樣的方法,請他們分別觀察分針和秒針的轉動情況:分針走1小格,秒針要走1圈;分針走1大格,秒針要走5圈。學生說道:“秒針平時最注意鍛煉身體,而且最為勤快,所以她長得最苗條,我們可以叫她細腰妹妹?!蓖ㄟ^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及形象生動的比喻,學生一下子就把時針、分針、秒針給區分開來了。同時,因為兒歌很有趣,“民主、快樂”的教學氛圍,激發了他們參與的熱情,培養了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

二、組織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富貴的禮物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而新穎的、活動的、直觀的、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兒童大腦皮層有關部位的興奮,形成優勢的興奮灶。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使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如在學習了《2―9的乘法口訣》后,我請小朋友們每2人準備好一副撲克牌,要求拿掉“J、Q、K和10”,開始上課了,我宣布:今天,我們不上課,老師教你們一種新式打牌法,名字叫“冠軍爭奪賽”。方法是:兩人平分撲克牌,同時拿出一張,快速報出兩數相乘的積,或兩數相乘的口訣,誰說得快,說得對,誰就贏得對方的一張牌,如此反復進行,一直到有一方沒牌為止,有牌的這一方就成了冠軍。在游戲時,我允許他們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一起玩,所以,他們一個個都很興奮、快樂。而且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性格,贏的小朋友還想贏,輸的小朋友心里不服,要求再來。這樣,在快樂的玩耍中,他們牢牢地掌握了2―9的乘法口訣。在快樂的同時,他們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競爭的快樂,放飛自己的心情,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活動中。

三、親身實踐,啟發學生學習思維

牛頓說:“沒有大膽的想象,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苯處熢诮虒W設計時就應該給學生預留探索創新的時空,要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環境,讓學生的稟賦和潛能得以充分發揮?!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享有足夠的親身實踐時間和自主探索的空間,從而使我們的課堂呈現出無限生機,時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如教學《認識物體》一課時,當學生認識了長正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之后,可設計這樣一個環節:師:老師用今天認識的形體拼成了一個小機器人(出示機器人),你們能從機器人身上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形體嗎?生答:(1)機器人的胳膊是圓柱體;(2)機器人的腿是長方體;(3)機器人的頭是球體;⑷機器人的腳是正方體……接著,我轉向下一個實踐活動,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物體拼出喜歡的玩具,先尋找設計出本組拼圖的方案,互相合作,學生活動結束后,讓各組學生將本組拼成的玩具向全班展示,介紹制作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其中一組是這樣說的:我們組拼的是坦克,用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接下來各組的小朋友都紛紛派代表上臺向大家說明本組拼的是什么,用了什么物體。學生表現得主動,拼得的結果豐富多彩。這樣組織教學,體現了學生間的合作與互助,探索與創新,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沉悶、機械化的數學課堂猶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機。而如果課堂上能夠適當添加“趣味”這調味劑,則能激發學生的快樂因子,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變苦學為樂學、會學,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在不斷成功的體驗中,覺得數學學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從而讓數學課開啟學生學習的樂與思,插上“快樂”的翅膀,讓課堂時時飛揚著快樂的樂章,洋溢著思維撞擊的篇章。

猜你喜歡
快樂興趣實踐
愉快教學讓音樂課堂輕松快樂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