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策略

2016-05-28 10:03陳麗榮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知識點歷史教材

陳麗榮

1.利用信息技術

1.1優化情境創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激發學生好奇心的重要動力,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是現代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就能夠讓學生結合情境聯系相關知識,從而激發某種聯想能力,并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新知識。傳統的教學環境中由于是教師相對單一的講述模式,因此缺乏相應的情境創設,但是如果運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比如針對我國近代屈辱歷史,就可以播放有關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的相關片段),激發學生充分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而這種情境化的教學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

1.2廣泛選取教材以外的影音資料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局限于書本,要廣泛選取教材以外的歷史知識豐富教學內容,如關注時政要聞,關注歷史題材的影視片段,以及新聞人物的影響力,等等。歷史教師只有廣泛搜集和吸收并儲備豐富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詮釋書本上的內容。淵博的知識加上幽默的語言,才能夠使課堂教學藝術更完美。這就要求歷史教師不要總認為歷史難教,要積極尋找歷史教材中有趣味性的知識點,充分挖掘歷史教材中知識興奮的節點,哪怕是一個歷史小故事、一個歷史小片段,都會對學生學習重要的歷史知識引發探究動力。如在教學中可借助歷史中的軼聞、圖片,結合當今的時事焦點,以此吸引學生的目光,開展歷史教學活動。如在教學“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時,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地感受到我國古代科技的雄偉景象,讓學生了解造紙術、印刷術、火藥與指南針等,感受古代人民卓越的創造能力,通過視頻讓學生對古代科技有直觀感受,以有助于對這段歷史的學習。在歷史課程的教學中,歷史教材中的插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教材的插圖能夠更直觀地展現歷史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全面和客觀地了解歷史,并且學生對于插圖的興趣和接受程度也高于文字。

2.三維目標,集中整合

在保持教學目標完整的基礎上,教師要簡明教學目標,刪去細枝末節,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避免只見枝葉不見樹干的情況。因此,針對“盛唐氣象”一課,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簡要了解唐朝歷史從唐太宗“貞觀之治”、武則天“貞觀遺風”、唐玄宗前期“開元盛世”及后期“安史之亂”的大致歷史走向;說出開元時期經濟繁榮及社會生活發展情況,嘗試分析盛唐氣象產生的原因,以及唐朝興衰的過程、原因和影響。過程與方法:結合中國文化精髓之唐詩,解讀當時的歷史信息;通過對地圖、圖片、視頻等史料的觀察及自主探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增加歷史厚重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略)。這一定位既緊密結合教材體系,又做了優化處理,以唐詩這一文化精髓統領課堂,是一種整合和凝練,具有很強的適切性和可操作性。

3.教師要注重備學生的學習情況

課堂教學是教師備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依據之一,因為課堂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主要渠道和首要平臺。教師通過課堂提問、觀察、練習、輔導等可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對教材的掌握程度、及學習的思想動態等,然后在下一課的備課中調整,使下一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如此形成良性循環。作業、試卷、課后輔導是備學生的重要參考。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試卷的批改和課后輔導了解學生。在批改、輔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知道學生哪些地方錯誤比較多,哪些地方錯誤比較少,知道學生哪些知識點還沒搞清楚,哪些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了,知道學生對重點、難點是如何理解把握的,從而了解學生的理解水平、認知特點及學習態度,教師在以后的備課中就可以進行不斷調整,把自己的備課方式、備課內容講解方式等調整到與學生各方面水平比較貼近的狀態,讓學生更容易學習。調查、談話是備學生的重要方法。調查可以是書面問卷也可以是口頭調查,向學生調查哪些知識點的講解比較到位,哪些知識點的講解不夠清楚,哪些教學方法效果比較好,哪些教學方法不太適合學生,哪些知識是學生有基礎的,哪些知識是學生陌生的。通過調查、談話,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對教師的印象,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學生的學習方式,等等。教師在備課中就可以把學生的興趣點與歷史知識相聯系,可以通過學生反映情況促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通過不斷調整學習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4.初三復習要強化訓練,提高能力

“只說不練,等于白干”。練即訓練。課堂是練習的主陣地,課堂練習是訓練的主要形式,訓練要有足夠的時間作保證,時間少,但練習必不可少。訓練應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練什么。以解決方向問題??际裁?,就練什么。緊緊圍繞考點,關注考試說明中的典型例題,針對近幾年中考命題趨勢,合理選擇和設計題目。二是怎么練,以解決方法問題。在試題訓練中,要精選,注意答題技巧,培養答題能力,加強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三是練多少,以解決“度”的問題,合理把握訓練的“度”,反對題海戰術。同時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限時訓練,根據中考試卷的容量及時間安排組織訓練,讓學生適應中考的節奏和強度。二是規范訓練,做到要點化、段落化和序號化。三是建立錯題檔案,搜集整理學生出錯率高的題目,重新編制成試卷以檢查學生矯正的情況。四是講評環節必不可少,針對學生易錯題和難點問題,講方法、思路和規律性認識。

5.利用充實生動的自由閱讀卡

自由閱讀卡是拓展學生知識的一個好工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在課下進一步對歷史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間。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將閱讀卡充實,讓學生課下多搜集一些材料貼在課本上,或交給老師編排成閱讀材料放于學案中,用于拓寬學生知識面。此外,教科書在每個單元設置了活動課,增加了另一種學生了解歷史的途徑,也幫助學生掌握很多學習歷史的方法和能力,在教科書的后面還有大事年表,幫助學生梳理歷史發生的年代,方便識記。教材特點的把握和運用是教師教學的前提,教師要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教科書相結合,并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學生技能,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古代史的能力,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猜你喜歡
知識點歷史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新歷史
關于G20 的知識點
歷史上的6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