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大學生視閾下的大學輔導員思政教育創新分析

2016-05-28 10:14付亞珍
考試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輔導員群體思政

付亞珍

摘 要: 大學輔導員主要對學生思想和行為進行管理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隨著“90后”進入高校,這類群體的思想行為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隨著受教育主體的改變而發生變化?!?0后”大學生的思想有價值觀多元、自主獨立意識強和思想早熟等特點,大學輔導員應該結合“90后”群體特點和目前思政教育工作的問題,轉變觀念,整合教育資源,利用互聯網改變教育方法,創新思政教育?;诖?,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學生視閾下的大學輔導員思政教育創新。

關鍵詞: “90后”大學生 輔導員 思政教育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逐漸深入,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成為時代特征,影響著“90后”一代新生群體。當前我國進入互聯網時代,新技術的運用推動著社會環境和特征的變化?!?0后”陸續步入大學校園,受生活環境影響,他們有著新的思想方式和行為體現。這些“新”生一代對高效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戰。高校輔導員如何根據“90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創新思政教育工作,完成使命成為研究重點。

一、“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9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

1.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價值觀多元,但缺乏正確判斷能力。

在文化多元背景下,西方文化對“90后”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具有多元價值觀?!?0后”通過互聯網瀏覽網頁和網絡社交,能夠快速獲得更寬廣、豐富的知識,“90后”群體普遍具有思維活躍、思維創新的特點。但是網絡是把雙刃刀,信息量巨大的網絡,除了帶給“90后”便利外,還給“90后”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焖俦憬莸木W絡使新生過度依賴互聯網,容易形成懶惰的思維方式,而且冗雜的信息使得“90后”群體難以辨別真假,容易人云亦云,被網絡上不良群體誘導利用。

2.自我意識強,社會責任感強,但缺乏集體主義意識。

“90后”一代受生育政策影響,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對獨生子女的主體意識形成有很大影響。多元的價值觀形成了“90后”群體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如在汶川大地震等社會災難前及鄉村支教等義務志愿方面,他們有十分積極的態度,勇于挺身而出,擔當志愿者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是志愿者的主要力量,雖然他們具有社會責任感,但是集體主義觀念薄弱。隨著市場化的推進,社會利益主體復雜化,“90后”的社會意識也趨于復雜化。在競爭環境下,“90后”大學生已經形成競爭觀念,造成“90后”群體出現急功近利、功利化現象,注重個人成就,缺乏集體主義意識。

3.思想早熟,但心理調節能力差。

在這個日新月異、極速更新的時代,“90后”大學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很喜歡具有挑戰性的事物。他們追求獨立,獨立自由是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方式??焖俑潞头奖愕木W絡造成這類群體心理早熟,財富意識強烈,創新能力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導致“90后”大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差,喜歡挑戰,做事沖動,不考慮后果,成就感和失落感同時夾雜,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二)“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重視管理,輕視教育。

學校大部分輔導員為了完成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為了管理而忽視教育?!?0后”群體的思想非常獨立,自我意識很強,加大了管理的難度,因而也造成輔導員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管理教育方式單一老舊,很容易造成“90后”群體喪失興趣,甚至引起學生反感,引起思想教育工作的惡性循環。

2.思政教育活動形式化,片面膚淺。

大部分學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多是班級團委活動、學校黨團進行教育工作,雖然活動具有靈活性和感染力,但是忽視了思政理論的實質內容,思政教育活動達不到初期目的。另外,一些思政活動缺乏監督管理和評估機制,造成內容浮淺、方式單一、過于形式的問題,無法引起學生有力度的學習和思考。

3.未有效利用教育資源。

當前,教育資源包括硬件設施和軟資源。在教師資源上,思政教育由專業的老師教授,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二者缺乏交流導致輔導員的工作大打折扣,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在硬件設施上,雖然許多大學輔導員已經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但是缺乏技巧和方法,造成資源的浪費。

二、大學輔導員思政教育創新策略

(一)注重“90后”群體的思想特性。

“90后”大學生很喜歡接受新鮮事物,領悟能力很強,新事物能夠引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工作上可以逆向思維,反常規地結合新鮮事物對“90后”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注重“90后”的獨立自主意識,不能采取灌輸式或強硬的思政教育方式,否則會引起大學生的反感,可以采用思政某一方面的問題切入,利用“90后”獨立自主意識,引發學生對思政的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思政的認識和了解,充分發揮“90后”學生的自主性?!?0后”學生有自己的一套思想行為方式,可以利用學生的多元化和挑戰心理,引發他們的討論,迸發出思想的火花,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要注意“90后”大學生心理調節問題。

(二)制定一套思政教育活動管理評估機制。

思政教育活動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是一項很有創新性、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所以,輔導員應該充分發揮思政教育活動的優勢,注重內容與形式結合。良好的活動形式可以吸引“90后”大學生的參與,內容既要注重思政教育又要具有情境性,活動過程要有趣、新奇并且相互連貫。針對思政教育活動問題,輔導員可以設置評估環節,評估環節要有統一的評估標準,評估方式可以創新性與多樣化,例如紙質反饋問卷、電子問卷、隨機抽問、小組反饋等。

(三)利用教育資源,形成合力。

新媒體新技術逐漸普遍,大學輔導員完全可以使用這些新的傳播媒介加強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利用微信、QQ交流群等互聯網社交平臺分享思政即時信息,促進學生的交流和學習。應該注意,在促進交流和分享思政相關信息時,輔導員應當注重一些技巧,分享的文件應該是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文章、視頻等,可以采用間接委婉的方式,如微信軟文,避免濃烈的教育氣息,以免引起學生反感。輔導員應該注重與專業的思政老師交流和溝通,形成課堂上的傳授、課堂下的強化,充分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三、結語

“90后”群體是社會上一股新興的力量,他們自身帶著強烈的時代信息進入高校,促使輔導員在思政教育上進行改革。大學輔導員應該充分認識到“90后”大學生的普遍特點,利用群體優點和新興技術,跟上時代的步伐,融入“90后”大學生群體,完善和教育思政教育方法,更好地完成思政教育使命。

參考文獻:

[1]江一帆.論90后大學生個性化特征下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都市家教月刊,2015(5).

[2]趙述曉,朱長彥.輔導員如何做好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煙臺南山學院學報,2014(1):77-80.

[3]熊麗輝.“90后”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6):191-192.

[4]王晶.“90后”大學生心理特性分析及其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啟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8(3):158-160.

猜你喜歡
輔導員群體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關愛特殊群體不畏難
特殊群體要給予特殊的關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