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高中課堂問題行為及其矯正策略

2016-05-28 21:18麻海濤
考試周刊 2016年32期
關鍵詞:矯正策略高中課堂問題行為

麻海濤

摘 要: 文章首先闡述了某學生在課堂中的問題行為,其次調查并分析了該問題行為出現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矯正策略并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堅持實施,最終取得了較理想結果。

關鍵詞: 高中課堂 問題行為 矯正策略

課堂中學生的問題行為是指學生不能遵守公認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以及其他不良的行為[1],[2]。課堂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外向的攻擊型行為,如行為粗魯、說臟話、交頭接耳、起哄、敲打桌面等。另一類是內向的退縮型行為,如胡思亂想、抄襲作業、情緒消沉、孤僻離群、膽小害羞、不與同學交往,等等,這類問題行為雖然不會直接干擾課堂秩序,但會影響教學效果[3]。,中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是普遍存在的,有研究表明中,學生問題行為總體檢出率為36.5%[4],說明在中學有36.5%的學生存在輕重程度不同的問題行為。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處理過許多學生問題行為,其中一例對于自己的感觸最深,我深入思考了也盡力幫助學生矯正了,效果還算不錯,在此對這次的案例進行分析和反思。

一、案例闡述

李××,從進入高二以來,該學生就時常在課堂上睡覺,那時他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處于中等水平。剛開學不久,他就因睡覺被我懲罰過,但是兩三天后又開始在課上睡覺。每次見到他睡覺我都走到身旁輕輕地敲醒他,但每次他都對我的做法表現出很反感的樣子。有一次我看他睡覺就邊講課邊慢慢走到他身旁輕輕地拍了下他的肩膀,結果他回了句:“拍我干什么?”我壓低了聲音說:“你睡著了?!彼秃軞鈶嵉卣f:“我沒睡?!蔽以俅螒土P了他。后來的日子,他還是經常在課上睡覺,而我有時裝作沒看見,有時就是拍醒他,說實話我也覺得很無奈,這樣一直僵持了兩周左右。

二、初步調查

為什么該生如此嗜睡?我剛開始從自身找問題:是我的課堂沉悶了?還是我的教學方式他不適應?他對我有意見?我很疑惑。我跟給該班代課的其他科任教師談了我上課時的情形及我的想法。得知該學生不僅僅在我的課上嗜睡,在其他課上也經常睡覺,班主任找他說過幾次,但是沒作用。那么,問題主要就在該學生身上。另外,通過同幾個學生的交流,我了解到該生與同學的關系不太好,平日除了與寢室的幾個同學有來往外,很少與其他同學交往,有時候他還會欺負同桌的女同學。單獨與該學生談話,他每次只是簡單的“嗯”、“是”之類的回答或什么話不說,當然了解不到有價值的東西。但我在上課中注意到該學生很愛起哄,當教學過程中某人出笑話或窗外有什么聲響時,該生顯得精神許多、愛起哄。

三、案例分析

從以上敘述和調查可以看出,該生身上存在的問題行為有上課嗜睡、抄襲作業、故意惹人和孤僻離群等。

這些問題行為的產生原因可能有:(一)對學習失去信心,得過且過毫不在乎。另外,某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將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作比較,有時會蔑視、羞辱學生,導致學生自信心低下,不但沒有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二)家庭因素影響。學生的行為不僅與學校的教育有關,父母的處事風格及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對學生行為的養成也有一定關系[5]。(三)人格因素。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問題行為發生的主體,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特質和個性特征必然會對其行為的產生巨大影響[6]。從該生在課堂愛起哄、時而欺負女生,可以推測該生期望教師、學生關注自己,他想顯示自己的存在感。這是這個年齡段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該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需要正確引導。

四、矯正策略與實施

針對該生的問題行為,我與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師交流后制定以下策略并在教學活動中認真實施,力圖矯正其不良行為。

(一)建議學生咨詢心理教師,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也有專門的心理輔導教師。對于存在問題行為的學生,教師鼓勵其進行心理咨詢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心理咨詢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是保證日常學習生活健康發展的基礎。

(二)主動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其后一段時間他有時也睡著,但是我沒有直接拍醒他或問他為什么睡覺,而是走到他身旁問他“昨晚沒睡好?”“是不是感冒了?”等。在做課堂練習時經常走到該生旁邊看看他的作業、筆記,問問他學習上有沒有困難等,使他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愛護,從而滿足他被關注的需要,提高他的自信心。這招很靈,他在我課上睡覺次數明顯少了,而且主動回答我提出的問題,這可是我以往求之不得的。

(三)鼓勵學生,使其正確認識學習與考試、成績與成才的關系。將成績較差的學生與成績較好的學生作比較只會打擊學生積極性,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學習與成績、成績與成才之間的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成績比不上別人,但是實驗操作、活動設計、體育、文藝等方面可能就比別人強;一個人能否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并非靠成績,而要靠能力。

(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這是我需要努力的。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那么設計充實、豐富、親切的教學環節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五、結果及反思

一學期已經過去了,經過努力該生在課堂上睡覺的情況基本上看不到了,而且課堂上表現活躍。經歷這樣一次教育事件,我堅信中學生問題行為是可以預防和矯正的,但教師對學生問題行為進行預防和矯正時,首先一定要知道產生問題行為的原因是什么。從問題產生的根本出發,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行為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班主任及家長的聯系和溝通,通過各個渠道調查和分析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從而預防問題行為產生或更好地幫助學生克服問題行為。

參考文獻:

[1]李玉芳.淺議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問題行為[J].衛生職業教育,2006(6):34-35.

[2]金順姬.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行為的處理[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21(5):68-69.

[3]王果香.試論中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及其矯正[J].湘潮(下半月),2010(11):124.

[4]孟四清,陳志科,李強,等.中學生問題行為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科學,2011,27(4):43-46.

[5]焦潔.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與問題行為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

[6]孟四清.中學生問題行為的調查與原因分析[J].天津教育,2011(6):48-49.

猜你喜歡
矯正策略高中課堂問題行為
談學生學習不作為的正向引導
高中課堂生態問題的探討
失落的一角
調動自控意識,克服不良習慣
學困生“習得性無助”現象的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