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生態城市建設研究

2016-05-30 10:48盧偉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生態城市合肥對策

盧偉

【摘要】生態城市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住區形式。合肥市城市發展中面臨著的各種生態問題、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對合肥的生態城市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本文結合合肥市生態城市建設的基礎和生態城市建設的問題,創新驅動合肥生態城市建設的路徑建議。

【關鍵詞】合肥;生態城市;對策

一、生態城市的內涵

生態城市這一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劃的研究中。生態城市應當是一種新的空間組織形式使之能夠適應新時代的人類生活,是能夠使人類、城市和自然互惠互利共生的組織結構。在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發表的《人與生物圈計劃報告書》更具體的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方面的五個原則:生態保護、生態基礎設施、居民生活標準、歷史文化保護、自然人融入城市。

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現狀及困境

“十二五”以來合肥市生態文明建設穩步發展,在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污染治理、節能減排和體制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合肥城市生態保護現狀?!笆濉币詠?,合肥市開展了巢湖重點濕地保護調研,積極申報巢湖為國家重要濕地。合肥市積極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巢湖生態濕地建設工程,利用污染底泥疏挖及處置等工程技術手段,減輕巢湖內源污染,有效改善巢湖水質。合肥市通過強化產業綠色化及節能減排責任分解、項目支撐和調度督查。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和促進產業綠色化及節能減排,使經濟向良性發展。支持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凡通過市級以上清潔生產認定的企業,給予企業管理團隊獎勵。不斷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發展綠色建筑和建設低碳生態城為方向,全面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不斷強化新建建筑閉合監管,全領域推進建筑節能。

(二)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1、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任務重。巢湖流域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突出,“九五”期間就成為環境保護重點區域“三河三湖”之一。富營養化的直接后果導致藍藻水華,藍藻水華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嚴重抑制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生物多樣性銳減,影響生態環境、生活質量。2、城市的環保綜合服務水平需要提升。2011年8月安徽省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以后,合肥市從擁有湖區面積的三分之一拓展到包含全湖,合肥市的城市面積外拓加重了城市環保綜合服務管理的任務。環境管理力量薄弱,環境監管中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鶎拥南嚓P部門還存在一些部門相互推諉的病根,責任意識還未認識全面。

三、合肥生態城市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完善頂層設計,科學規劃設計藍圖。建設生態城市的模式不是唯一的,有很多方式可循。各地區要根據自身的優劣勢,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逗戏适谐鞘锌臻g發展戰略及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與旅游發展規劃》進行全域規劃統籌。緊緊圍繞構建“1331”市域空間發展新格局,始終把生態文明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次規劃首開國內先河,將空間發展戰略規劃與環湖地區的生態保護和修復規劃、旅游規劃三規合一,以城市空間拓展和環巢湖生態保護并舉為目的。合肥市應當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政府在工作流程中應當建立嚴格制度,創新保障、監督機制,及時糾偏,保證城市規劃的嚴肅性與一致性。

(二)創新機制與完善模式同步推進。1、完善礦山治理與修復機制。一是建立完善礦山環境管理機制。出臺實施《合肥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防治規劃(2009—2020年)》;出臺《關于加強廢棄露采礦山地質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意見》,編制礦山復綠行動方案和“三線三邊”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二是加快推進環巢湖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2、創新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一是初步建立農村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共購置了近7萬個垃圾桶,修建了7131個垃圾房(池),配備了3677臺各類垃圾收集車,建設了58座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設施,初步建立起村(居)負責垃圾收集進站、鄉(鎮)負責垃圾轉運進場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二是專業保潔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率先在環巢湖大道14個鄉鎮(街道)建立專業保潔隊伍,建立較穩定的農村保潔員隊伍。

(三)培育社會綠色環保的理念,提倡低碳出行。合肥市政府對于生態城市的建設肩負著歷史的重任和社會的期盼,應積極培育生態文明、生態文化、生態道德使生態文明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融入社會核心價值觀。大力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將綠色生活方式體現在日常生活細節之中。大力發展大運量交通運輸方式,以發展軌道交通為主干,快速公交BRT系統為輔助,建立城市公交專用道,明確運行規則,保障公共交通對道路的優先使用權,合理進行車站布點,改善公交出行體驗,保障自行車交通道路權,用行道樹或綠島隔離出自行車道,建設環境宜人城市慢行系統。

(四)探索生態補償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合肥市應從大局出發,積極探索跨區域的生態補償制度,處于河流上游地區的城市要高度重視該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環境的任務要高于該地區經濟的發展,處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區,生態的受益地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對上游地區提供一定的經濟補償。生態城市的建設成果如何長期地發揮作用,需要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提供支撐與保障,用以規范和指導有關機構、團體或個人的行動。公共政策涵蓋方方面面,形成一套長久有效、保障有力的政策機制,可以有力的控制生態城市建設中各種“經紀人”行為,使之符合生態城市的長期建設和發展目標。城市建設涉及到多種因素,它是一個復雜的關聯性極強的系統工程。政府在整個過程中起到制定政策,引導群眾行為的作用。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和生活其中的每個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政府應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政策引導促進公眾參與成為一種有益于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沈清基.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

[2]霍華德著,金經元譯.明日的田園城市[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猜你喜歡
生態城市合肥對策
合肥的春節
合肥的春節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合肥:打造『中國IC之都』
生態合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