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綠色理念實現永續發展

2016-05-30 10:48連慧敏
文化產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綠色

連慧敏

摘 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與“創新、協調、開放、共享”一起列為五大發展理念,明確提出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綠色發展,就是要將綠色理念融入到經濟社會建設各個方面,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思維方式、產業結構、生活方式,建設民富國強、環境優良的美麗家園。

關鍵詞: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

一、切實樹立綠色思維方式

綠色思維是強調人與自然和諧關系,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資源約束,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日趨嚴重,人們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環境承載上限,生態環境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和瓶頸制約。

這是我們過分強調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而忽視與自然和諧的結果?,F在我們強調綠色發展,不僅僅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而是從內在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轉變,延伸到外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社會管理的深刻變革,而思維方式的轉變首當其沖。因此,一定要牢固樹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用綠色思維謀劃和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用綠色理念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活方式轉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享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成果的同時,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持續發展。

二、著力構建綠色產業結構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支撐。推進綠色發展,首要任務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綠色轉型。一是優化三次產業比重。鞏固農業比重,大幅提高綠色、有機、生態農業項目比例;減輕工業比重,強化環境準入、環境標準硬約束,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業發展;擴大三產比重,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生態旅游和金融保險、信息會展等現代服務業。

二是促進傳統產業綠色改造。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制定煤、焦、鐵、電力、水泥等重污染行業綠色改造方案和規劃,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引進和應用,推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建設,淘汰行業落后產能,提升產業集中度。

三是大力發展綠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戰略性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四是建立引導綠色產業發展激勵機制。建立綠色產業政策導向,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政策引導和公共財政投資激勵,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產業結構綠色化。

三、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生活消費是生產的終點,也是生產的起點。生活消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對于帶動生產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具有導向性的意義。因此,要通過多方面、多渠道的引導,增強全民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低碳生活、綠色消費的良好風尚。一是弘揚低碳節約的價值理念。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導向作用,廣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普及綠色生活知識,讓勤儉節約、低碳綠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公眾的自覺行為。

二是大力倡導綠色消費。積極推廣綠色服裝、引導綠色飲食、鼓勵綠色居住、普及綠色出行、發展綠色休閑等,營造綠色消費良好氛圍。三是建立綠色生活方式引導機制。實行居民用水、用氣等階梯價格制度,優先發展綠色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鼓勵民眾購買使用節能產品,大力推廣綠色節能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四是開展全民綠色生活行動。引導公眾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少抽一支煙、節約一度電、少開一天車、珍惜一粒米等,通過不同的環保公益行動,讓節約、綠色理念固化為公眾的自覺行為。

四、努力打造綠色生態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進綠色發展,當前非常迫切的一項任務就是加大環境治理力度,著力解決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環境污染問題,為人民群眾創造山青水秀天藍的生活環境。一是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建設。調整優化空間結構,劃定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保護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應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的區域主體功能定位,明確發展方向,細化相關政策,形成市場統一規范、要素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區域發展機制。

二是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治理行動。以霧霾治理為重點,加強細顆粒物監測和區域聯防聯控,加快城市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有效預防重污染天氣。加強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突出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保障水源地安全;實施重點行業廢水深度處理,加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力度,減少城市黑臭水體和工礦區、農村黑臭水體。強化土壤污染治理,實施工礦廢棄地綜合整治和復墾利用。

三是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力度。針對農村生態環境實際,推進以垃圾無害化處理和污水處理為重點的農村環境整治,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統籌農村飲水安全、改水改廁、垃圾處理,創造良好農村生態環境。

總之,綠色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鍥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主動作為,久久為功,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到我們的各項事業之中。

參考文獻:

[1]沙之杰.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中國節能減排發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2]吳茵茵.“美麗中國”視野下的綠色發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

[3]鄭德鳳,臧正,孫才志.綠色經濟、綠色發展及綠色轉型研究綜述[J].生態經濟,2015,02:64-68.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綠色
節儉綠色
綠色低碳
綠色環保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