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作品改編沒完沒了,IP“有毒”會被“玩壞”?

2016-05-30 23:25括弧笑
廣告主·市場觀察 2016年3期
關鍵詞:青春文學文學作品內容

括弧笑

年前,因為“猴王”六小齡童沒能上央視春晚,不少觀眾們表示“寶寶不開心了”,但若是觀眾們知道了2016農歷猴年將有23部西游題材電影搬上大銀幕,心里又會作何感想呢?

在過去的2015年,“IP熱”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制片公司們開始像在菜市場買白菜一樣的購買一些熱門文學作品的改編版權。而更多賺錢心切的公司們,已經向一些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作品伸出了“咸豬手”。有業內人士批評說,同一個IP內容,被不斷的改編成電視劇、電影甚至動畫電影,觀眾們遲早會產生“審美疲勞”,所以IP終究要被玩壞,但筆者認為實際上卻并不會這樣。

IP有毒,但只會毒死制作行業

說起來倒有幾分相似,所謂的IP在當下所受到的待遇,和當初由卡梅隆的《阿凡達》所帶來的“3D”如出一轍。凡大公司,必定要有幾部熱門文學作品的改編權握在手里,就好像現在拍個動作片一定要用上3D拍攝技術一樣。而制作公司重金購買IP的心態也和當初“玩”3D的一樣,不過是想讓觀眾們掏錢的動作更加爽快一點。

即便觀眾們帶著塑料質地的3D眼睛看完黑乎乎的電影之后,會因為“效果不明顯”而大呼上當,但沒過幾天,當他們看到新上映的電影名字后面的括號里的“3D”,仍舊會慷慨的掏錢買票。IP的功效也是如此,但觀眾們卻并不會因為IP標簽的泛濫而遭受多大的損失——要知道,盡管3D技術普及之后貼著3D標簽的電影數量明顯增多,但影響觀眾們產生購票行為的關鍵詞中3D的排名卻并沒有上升。

而對制片公司來說,過度的追求行業“潮流”也是有風險的。一部分“中了毒”的制作公司難免會在IP上投入了過多的注意力,從而在項目上背離了內容創作的基本原則,最終導致改編出來的內容品質存在問題,然后在一個個項目的失敗中慢慢地毒發身亡。

別小瞧IP,“玩”不壞的才是IP

目前國內的IP改編大部分集中在文學作品的改編上,從郭敬明的《小時代》三部曲系列電影開始,制片方們算是徹徹底底地感受到了市場對于冠著“粉絲經濟”光環的IP改編作品的包容程度和強大需求。但在筆者看來,所謂“著名青春文學代表作品”的《小時代》還算不上是真正的IP。

站在營銷的角度來看,那些所謂的“著名青春文學作品”不過是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內容在輸出至觀眾時的一個“噱頭”。所以,當“早戀-墮胎-分手-出國”等橋段貫穿故事內容的青春電影,披上不同的“IP外衣”,都不過是為了讓一個雷同的故事在IP噱頭的加持下再賣一個好價錢,相同的故事看多了,觀眾們自然會心生厭倦,這才有了IP被玩壞一說。

然而,真正的IP是不會被玩壞的。

僅以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為例,結合中國漢代至三國時期的種種歷史事實和軼聞傳奇而改編的“三國”作品數不勝數,從電視劇、電影到動漫、游戲,從國內到國外,其傳播之廣、影響之大,絕不是一般小眾的青春文學作品能夠比擬的。而當觀眾們接觸過了無數個版本的“三國”改變內容之后,這個IP依然能夠在市場上持續地產生影響力號召力。

這是因為,以文學作品而言,觀眾們對于IP的“原型”本身已經深有了解,在觀眾心目中先入為主有了首要印象之后,再接觸到貼有類似標簽的內容時,觀眾只會將其拿來做比較——內容與觀眾心中的印象相符,則會加深印象,不相符,則不產生任何影響。

相反,觀眾們對于沒有在自己心中留下“原型”印象的作品,則只是單純的比較——這個故事好熟悉,和我之前看的那個一樣,那個故事也是一個路數,以后看不看都無所謂了。

以上所描述的觀眾心理的兩種不同反應,看上去有點“粉絲經濟”的影子,但卻有著一些本質的不同,例如粉絲經濟總有過氣的一天,而IP卻是時間越長影響越大,相應的價值也越高。

結語

2016農歷猴年,咱們的齊天大圣要在今年閃亮登場23次;而年初,電視歷史上的“傳奇”IP《星球大戰》已經出續作了,票房依舊火爆;最近派拉蒙也宣布未來3年要連續推出3部《變形金剛》——一年一部。面對領先在前的“絕地武士”和“汽車人”,咱們只能希望自己的“齊天大圣”再接再厲,早日歸來!

猜你喜歡
青春文學文學作品內容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雨”
“80”“90”后作家筆下青春文學的成長主題
“白馬時光”的市場運作模式探析
主要內容
我國當代文藝批評的現狀、問題和解決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學批評為考察對象
文學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圍觀者”
臺灣文學作品中的第一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