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2016-05-30 18:30張艷平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3期
關鍵詞:自學習慣課文

張艷平

摘要: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其次,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最后,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 自學能力

教學大綱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蹦敲?,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促進他們語文素質的提高呢?

一、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狀態,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下列辦法來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1.以疑激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學會設疑,釋疑。如教《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讓學生根據題目來設疑:這篇游記游覽順序是什么?在游覽雙龍洞路上,先由外洞進入內洞有哪些所見所聞嗎?路上什么樣的景色?這篇課文突出了雙龍洞的哪些特色?

2.以境引境。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對《三亞落日》《煙臺的?!返任恼?,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高了。

二、樹立學生的自學信心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自主性不是很強,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用信任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嘗試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讓他們自己去自已去體會課文,感悟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充分討論交流,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腦。要創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三、讓學生掌握自學方法

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有授予學生能接受的學習方法,通過訓練形成學習技能,才能使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終生受益。 如果教師在要求學生自學時,不進行合理引導,而是放任自流,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如脫韁的野馬,既無法駕馭,又達不到目的。教師在教學時要在一定原則要求下,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參與、創新等多種方式達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1.巧設疑問,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一些學生,教師讓他看書,他既不動筆,又不動腦,只是走馬觀花,書上和筆記本上空白一片,結果一無所獲。因此,教師必須先布置好學生自學的任務,一方面,教師要求學生在課本上用筆劃出生字詞并查字詞典,劃出關鍵句段并認真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對這篇課文作充分的研究,并通過幾個有概括性、誘導性的問題來指導學生自學,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理解和分析文章,就會有的放矢,達到自學的目的。

2.讓學生自講自練。教師適時點撥學生自學,并非是老師和其他學生完全分離的埋頭單干,其實質應是師生間的共同探討和創造。

3.讓學生相互評價,取長補短.。在檢驗學生自學結果和總結學生自學經驗時,教師的點撥固然重要,但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交流也絕不可少,他們可以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通過對別人的評價和總結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作文教學時,很少先去改學生的作文,而是要在學生互相評價和改正后再連同他們的評價一起點撥。

四、讓學生養成自學習慣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語文自學能力的內容與標志之一。語文學科的新課程標準總目標第三條指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苯Y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我認為,基本的自學習慣包括:

1.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必須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按照讀懂一篇文章的要求,預習應做到四步:一畫。默讀課文,默讀之后,馬上理解整篇文章的意義,切勿讀完了便勾畫出自己不認識和不理解的詞、句子。二分。試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三答。嘗試性回答課文后面的問題。四提,提出問題?!坝幸蓜t進”,有求知欲,則有興趣。課堂上帶著期望而來,就有學習的主動性,就能發揮主體作用,把功課學好。 在這里,我要著重談一下默讀,默讀是我們自學課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讀、不動唇。

2.邊讀邊做記號的習慣。古人有“不動筆墨不看書”的說法。教學中,我們根據需要教給學生做記號的方法,規范了符號,指定了內容。內容大致包括七個方面:生字新詞,多音字,關鍵詞語,精彩的語句,重要的地方,對某些內容有疑問,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學生處于不同的閱讀階段給相應的內容做記號,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得到了增長,思維也隨之不斷向縱深發展。

3.質疑問題的習慣?!皩W貴存疑”。一個學生,如果在他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提出問題,對知識的獲得沒有產生過疑問,那么,可以肯定地說,他不善于學習,也學不到什么東西。只有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找出難點,不斷地產生疑難,又不斷地解決疑難,才能獲得知識,發展思維。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堅持“學生為主”的原則,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會思、善思,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猜你喜歡
自學習慣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基于先學后教 培養自學力
教學與自學
背課文的小偷
沈尹默:如何自學書法,才能少走彎路?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