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工作 懂生活 有夢想

2016-05-30 07:05齊國斌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6年3期
關鍵詞:人生生活教師

齊國斌

追求幸福生活、創建快樂人生是人類天性使然,更是法律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在當今這個焦慮水平上升,幸福水平相對靜止的時代,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人生閱歷,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界別的人們仍在依據自身優勢,各盡所能地為自己、為家人創設幸福生活。儒家主張“修身正己”的修為,強調“仁者愛人”的古訓,倡導“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我們教師深受儒家教育思想的熏陶,當以此作為指導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追求幸福與快樂的最高準則。筆者心里是這么想的,但腳下又是如何做的呢?

提高品德修為。筆者一直認為,教師的人生價值就在于全力推動學生進步,促進學生智力開發,推進品德養成。倘若教師追求的僅是改變自己不滿意的工作環境、提升自己欲求而求之不得的社會地位,追逐份外的豐厚收入,那么,有這種追求的教師還不如沒有。筆者以為,凡不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不能以寬廣的胸懷悅納世事,不能以修養人生為宗旨,整天碌碌無為、不思進取,不是當憤青就是迷戀“蘋果”的教師,越是任勞任怨,越是苦口婆心,越是甘于奉獻就越會阻礙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因為他們的思想境界、精神信仰早已游離了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軌道,他們本人早已與憤世嫉俗者、渾渾噩噩者、鉆營套利者混為一列。你又如何企盼這類人做學生的人生導師去勉勵學生提升思想境界、推動學業進步呢?

把學生裝在心上。做教師的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即教案無論準備得多么充分反思時還有細節瑕疵;教學設計不論回顧多少遍,完后仍有可商榷之處。為預防教學行進中的措手不及,每次踏進教室門前筆者都會反復思忖教與學的吻合度,反觀教前的物質準備并把神思與心理早早調節至臨教狀態,力爭在面對學生時做到精神上神清氣爽、儀態上舉止自然、思路上連貫邏輯、反應上才思敏捷,唯恐有無奈和遺憾在課后生成,閃現。

勿忘鄉梓。春節又至,仿佛落葉回報大地的滋養,猶如迷途的鳥兒尋找歸宿,我也會融入春運返鄉潮,奔赴自己的老屋與父母團聚。去與耳背年邁的父親說會兒話,去陪佝僂蹣跚的母親散散步,去品嘗他們醞釀已久的幾道兒時的家鄉菜,去追尋存封在他們記憶深處的幾片零星往事,去揭秘他們蜿蜒流逝、往復不再的似水年華,去撫慰兩顆寂寥孤獨、鮮有人問候的心靈。

陪妻漫步。秋日的余暉里偕妻在學校的小葦塘邊賞魚,在火棘叢里、海棠花畔漫步,交流生活中的點滴瑣事,是我的生活習慣且從中受益頗多,不僅可以得到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與體貼,更能融洽夫妻情感、彌合心理嫌隙,減少許多咸淡寡優無厘頭的滋擾。

懷揣進取之心。從教幾近30載,從入職時一個懵懂的青澀小子通過不懈努力終成地區教學骨干,當初一個對教學研究無從下手的菜鳥經過多年打磨錘煉已蛻變成能獨立思考的探索者,這期間所經歷的沉浮、反復、曲折只有親歷者、先行者才能一一體悟,他人是一概不會知曉的;行至人生秋分處,恍若間已屆知天命,不少人早已斷絕了專業拓展的念頭,化作塵埃湮沒于唱衰者的行列,而我卻不愿歸為此類,哪怕前方荊棘遍野、溝壑縱橫,我也會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做一個終身的學習者。

堅守深度閱讀。多年來一直從事高三教學,每天踏著晨曦去、載著星斗歸,屬于個人的時間少之甚少,可我還是堅持在飯后、睡前偷得閑暇片刻翻轉教學期刊,追蹤學科前沿,以圖隨時化解縈繞心頭的思維窠臼;每當邂逅自己喜愛的文章時,總會有愛不釋手的感覺,總會產生讀了還想再讀的心動,總會有一絲身心釋然、了悟一生的感受。如果哪天因工作忙碌而未曾閱讀,晚上躺在床上就會輾轉反側、愧疚難安,恍若虛度了一天的光陰。

聯通跨界思維。我不愿浪費生命賦予我的點滴時光,也不愿留白生活里的每一瞬間。無論周末還是假期,我最喜好的事就是收看大學視頻公開課和央視百家講壇。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我會正襟安坐在電腦旁聆聽學者們的縱橫捭闔,傾聽專家們的合縱連橫,筆錄教授們的經緯思想,充裕并更新原有的知識庫存,享受著不同學科間的跨界聯通帶來的心靈上的啟悟與思維上的通達。

會工作、懂生活、有夢想一直以來就是我追求并踐行的人生,在這個屬于我的生命輪回中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快樂。我喜歡這樣的人生,更享受這樣的生活。

作者單位:江蘇宿遷市沭陽縣南洋學校。

猜你喜歡
人生生活教師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獨一無二的你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