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年一個甲子

2016-05-30 17:24陳莎莎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西柏坡共產黨民主

陳莎莎

六十年一個甲子,它對于歷史來說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一個執政黨來說就是一個時代。從中可以看出它的執政理念、執政策略和精神風貌。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甲申三百年祭,想起黃炎培在延安與毛澤東的談話,想起:“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對這個問題,人們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毛澤東的回答是:我們找到了跳出“人亡政息”的新路,那就是民主。這個答案,后來就作為共產黨執政的一個答卷,一直在續寫著。

當時,國民黨執政,國家貧瘠,一些有識之士都在探索救國救民的新路。居住在延安的共產黨人就是一個探索新路的聚合體。他們從黑暗中走來,像茫茫大海上的燈塔,像黎明前高高懸掛在東方的啟明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進步青年,這里還是人類精神的光華之地。他們以極佳的精神狀態,打破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通過大生產運動,度過難關,過著豐衣足食的簡樸生活。這里有邊區政府,是一個有別于南京政府的嶄新社會。有首歌唱得好: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們好喜歡。說的就是這里。相對于國民黨人來說,這里是勞苦大眾的希望,人們可以抒發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理想,人們可以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甚至搏殺,這些人心中裝有一個嶄新社會的藍圖。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除了中國的有識之士外還有外國人,還有海外華僑。記得當時美國作家斯諾,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了“紅星照耀著中國”的小冊子,亦即后來的《西行漫記》。是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中國工農紅軍的情況介紹到了美國。中國著名的海外華僑陳嘉庚來到了延安,毛澤東衣著樸素,吃著自己生產的糧食和蔬菜,用幾元錢招待客人。于是,陳嘉庚從那里人們的自力更生,從毛澤東招待他的一餐飯里,看出了未來中國的希望所在,并堅信共產黨必定在中國取得勝利。當時,延安的共產黨人其環境之艱苦、信仰之執著、作風之頑強、神情之豪邁都給人一種感人的精神和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延續到了西柏坡,延續到了北京,延續到了今天。

事實很快證明,被蔣介石吹噓三個月要消滅的“共軍”越來越強大,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就扭轉了戰局。將戰爭引向了國民黨統治區。當這群衣著樸素的共產黨人到達西柏坡時,毛澤東與蔣介石對弈的棋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在經過了1948年的春、夏季攻勢后,到8月時,蔣介石已經開始在南京召開軍事檢討會了。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共的九月會議。眾所周知,九月會議是大決戰的準備會議,但同時也探討了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共產黨正在以一種上升態勢為新中國做著準備。到1949年3月,共產黨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了中國的大部分陸地,建國已成定局。

共產黨能夠絕地反擊,是順應了歷史潮流,是順應了民心民意。1947年7-9月,共產黨在西柏坡召開的全國土地會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贏得了民心。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共產黨又獲得了百萬兵員和數以萬計的支前民工。一個把老百姓當作土地,把自己當做種子的黨能不取得勝利嗎?毛澤東說過: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我們從這生命中看到了其興也勃焉的磅礴之勢。它就像大海漲潮一樣,嘩嘩而上,是多么的一幅壯景。

共產黨能夠取得勝利,是整個黨自上而下的民主,尤其是戰時的軍隊民主。1947年7月后,中斷了長達15年的黨委制在營以上得到恢復。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緊接著我軍在部隊中廣泛開展了殺敵立功、團結互助和新式整軍運動。特別是1947年冬至1948年夏,在全軍范圍內開展的以“訴苦”、“三查”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極大地提高了全軍指戰員的階級覺悟和部隊的戰斗力。1948年1月30日,毛澤東發出了《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黨內指示,在軍隊中開展政治民主、軍事民主和經濟民主,隨后又恢復了士兵委員會,使部隊的民主生活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民主運動的廣泛開展,激發了干部戰士的主人翁覺悟,提高了戰術技術水平,使部隊達到了高度的團結統一,為三大戰役的勝利提供了保證。三大戰役是國共兩黨生死存亡的大決戰,我軍前方與后方指揮部來往磋商的電報多達298封,這種磋商就是最大的民主。我們的前方將領可以臨機處置不必請示中央。這在國民黨軍內是不可能的事實。共產黨的博大胸懷和唯物史觀為黨的民主政治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共產黨廉潔、自律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頗具風范。大家知道西柏坡時期很忙,但再忙也忘不了群眾的利益。忘不了黨的紀律。秋天,院子里的梨熟了,衛士們會把它們送給老鄉。馬啃了樹皮,有關部門會作價賠償。老鄉的孩子病了會有人抱著去看病。就連老鄉田地里的稻谷收成也會成為領袖們牽掛的對象。西柏坡很忙,但忘不了克己。毛澤東在困難時,穿著補丁衣服,一頓只吃一個菜。周恩來日夜辦公,卻拒領一個小小的杯子蓋。百忙中,他們會不怕犧牲,雨夜救人,會為一個小小的理發員寫挽聯抬棺,會為夏娘娘祝壽。這一幕幕給了我們多少深思啊。

西柏坡時期很短,堪為歷史一瞬??墒?,就在這歷史的瞬間卻承載了許多為后人所傳承的精神。我們看過七屆二中全會的歷史記錄片,片子見證了這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臺上發言時的風采。這些人無一不是侃侃而談,講話無一不生動。為什么?因為他們深深的扎根群眾之中,他們的真知灼見來自于實踐,他們謀的是公心,造的是福祉。這么高級別的會議,我們看不到有什么座次講究,只是先到與后到的自然順序。一個如此重大的會議,臨了還忘不了搞一個六條規定來約束自己。由此可見,共產黨是多么的謹慎,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啊。

共產黨把進京稱作趕考。趕考要及格不要退回來,這種聲音在歷史的天空回蕩了60多年。我們不妨翻開這張答卷看看: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1952年底,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時期。這一時期,共產黨以集體的智慧,制止了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惡性通貨膨脹,穩定了市場物價,恢復了被戰爭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同時還完成了對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發展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為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創造了條件。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52-57),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澤東對此有過一段形象的描述:“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一五”計劃完成后,什么都有了,鞍鋼等3大工程建成投產,長春一汽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飛機制造廠制造出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同時還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耙晃濉庇媱澋某删褪桥e世矚目的,它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為我國的經濟建設開辟了廣闊前途。有了這個初步基礎,我們就可以在以后的幾十年間逐步構建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大廈,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

“一五”計劃開辟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對農業和手工業搞合作化,把幾億農民和手工業者引向了社會主義道路?!耙晃濉庇媱澐e累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建設的寶貴經驗。人們常說,中國是計劃經濟國家;實際上,認真制定計劃,嚴格按計劃辦事,主要在“一五”時期?!耙晃濉庇媱澒ぷ鞯慕涷?,為以后的經濟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F在雖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人們常說的全國一盤棋,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協調發展,合理布局,等等,這些計劃經濟的用語,都是“一五”時期總結出來的,迄今仍常用常新。這些經驗看來今后仍然將要沿用,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在我國的工、農業快速發展中,迎來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按筌S進”、“人民公社化”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它忽視了客觀的經濟發展規律,過分夸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等錯誤大肆泛濫,工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生活發生嚴重困難。

盡管如此,但也不是一無是處,農村教育、醫療、公益事業與福利,大水利建設、鄉鎮企業、農業科技、農村商業、民兵組織與國防都有較好的成績。

在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以后的四清運動中,黨內出現了嚴重分歧,以致出現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這一期間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加大。中國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改善。

“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都是中國共產黨在獨立地尋找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發生的嚴重偏差,屬于探索中的錯誤,它們不是由社會主義制度本身所造成的。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初步實現了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轉變為全方位開放的格局。改革開放,調動了人民群眾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條件。

改革開放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同時在一些人當中也滋生了貪腐之風。從江澤民反貪到習近平下重手懲貪,我黨始終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行??上驳氖俏尹h在經過了一代代人的努力后,我們的經濟已躋身于世界前列,敢以大國的身份自稱,我們的軍事受到了世界矚目,我們的外交有了長足發展。我們的人民在以習近平為書記的黨中央帶領下,正昂首闊步勇敢向前。

猜你喜歡
西柏坡共產黨民主
共產黨為人民百年千年萬年
共產黨是好琴手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西柏坡精神引領實現“中國夢”——期刊中心黨支部赴西柏坡參觀學習感言
西柏坡
共產黨頌
共產黨到底是共產黨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好民主 壞民主
風雨西柏坡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