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身體育如何滲透到體育課堂

2016-05-30 19:26王賀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體育鍛煉教材體育

王賀

終生體育思想是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所提倡的體育理念。未來的教育將更加注重個性的自我提高與完善,繼續接受教育將成為人們的自覺需要,傳統教育觀將被終身教育觀所替代。體育教育功能的轉變首要就是要增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觀念。小學是接觸學校體育的最早時期,也可以說是接觸體育的最早時期。這可以為打好堅實的身體和素質基礎為終生體育服務提供最好的環境。也是為終身體育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終生體育要從小抓起,從小學學校體育抓起。

一、終身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尤其是小學生,小學生處在6-12歲年齡段,是從學齡兒童進入青春發育期的關鍵時期,也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全面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掌握體育的知識、技術、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體育意識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身體生長發育得如何,直接影響著人的一生。如果少年時期身體發育得不好,如脊柱側彎、駝背、呼吸機能差等等,到了成年以后往往無法彌補,而成為終身的缺陷。所以,學校體育在終身體育的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終身體育的重要一環,是人們奠定終身體育基礎的關鍵時期。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發展的現狀

農村小學專職體育教師數量較少;體育課雖開課情況較好,但課時普遍沒有達到國家要求,加之體育設施匱乏,體育經費不足,課余活動開展不足等問題,導致農村小學體育現狀堪憂。由于應試教育等客觀因素,學生課業負擔較重,課業負擔擠占課外體育鍛煉時間、體育課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生體質堪憂。從老師到家長,都只關心孩子的文化成績,身體方面只考慮增加營養,許多學校更是把體育當成可有可無的點綴。

三、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和習慣

興趣是對某一事物活動的積極表現的心理傾向,愛好是從事某種活動的程度,而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逐步培養成的。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點燃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融洽的情感是培養與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先決條件。實踐也證明:有些學生對體育興趣喪失是從對體育教師的不信任開始的”,反之,學生自然會尊敬,擁戴老師。這樣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會培養融洽的師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至師德與師能往往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體育教師要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優美的示范,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直接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信心,從而燃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2.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可促使學習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發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第一,要有明確、恰當的教學目標。一堂課要完成什么任務,主要解決什么問題,怎樣卻解決?備課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好,上課時必須讓學生明白這堂課實現的教學目標。第二,要精心進行教訓設計,圍繞教學目標如何教學采取什么途徑,運用什么方法,個環節之間銜接,場地目標怎樣布局等,應有一個清晰的教學設計思路。第三,要重視信息反饋,作好評價總結。

3.利用競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教學中的各項活動項目本身含有競賽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利用競爭心理的因素,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游戲與競賽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很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青少年求知欲旺盛,求勝心切,喜歡鼓勵與表揚,根據這些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設計帶有趣味性和競賽性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應堅持以表揚為主,多用良好語言刺激,可以增強學生情緒的正面變化,對于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評,用正面提出要求為好,這樣,有利于防止負面作用的產生,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二)加強理論教育,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

體育是一個獨立的學科,是一門人體科學,也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是以研究人的生長、發育、健康等為目的只有在遵循人體自身運動規律的情況下進行的身體鍛煉對人體才有好處,所以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這一點,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理論教育,是使學生明確終身體育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正確的選用教材是關鍵,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也直接影響到終身體育的教育。教材的安排要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對生命的價值,要向學生傳授鍛煉原則、練習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及各類比賽的規則。只有重視對學生的體育基本知識的傳授才能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因此學校體育必須把體育理論教育提升到應有的位置,而不只是作為雨天的教材,可有可無,加強理論教學,使學生通過學習真正認識到體育鍛煉的意義,從而指導終身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教材的選用應準確,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體育教材應包括基礎技術教材和發展身體素質提高運動能力的教材。這兩類教材都具有掌握技術提高身體體能的作用,前者促進后者發展和提高,后者又為前者奠定基礎,兩者相輔相成。教材應適合年齡階段,各年齡階段,身心狀態都不同,表現在從事體育鍛煉的興趣、愛好和習慣也不同。教材應適合性別特點,男女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別,所喜愛的運動項目也不完成相同。教材應具有趣味性、娛樂性,趣味性、娛樂性越強的教材具有魅力,愈能吸引學生參與。

2.理論課教學應具有較好質量保證

理論課學時、量是完成教材的重要保證,理論課時要達到總學時的30%,這樣才能把教材的內容講深、講透、講具體,才能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體育知識,拓寬體育知識面,從而終身受益。

(三)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

環境是可以直接影響人的視覺、心情和行為,因而環境的不同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營造積極向上的體育氛圍,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

1.加強宣傳工作

宣傳工作既包括體育的理論知識,也包括終身體育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因素。前者指的是有關生活制度、飲食衛生、養生保健、自我養護及簡單的運動處方。后者指的是,收集資料、圖片及優秀運動員事跡介紹,讓學生品味和分享優秀運動員精湛的技藝和令人激動的情景。

2.以優秀事跡激勵學生

總之,學校體育對終身體育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更新觀念、不斷完善自我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結構,要牢固樹立終身體育教育思想,以適應體育改革對體育教師的新要求。在體育課上,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學會自學、自練、的能力,大力開展快樂體育,以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最終為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體育鍛煉教材體育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怎樣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如何培養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談體育實踐課中知識的擴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