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2016-05-30 10:47阮濤
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650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新媒體環境的特點,然后對新媒體環境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對策,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體環境的特點

隨著科技的發展,博客、微信、微博、百科全書等新媒體大量涌現,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更為新穎、活潑的詞匯出現在新媒體中,成為公共領域的重要影響力量。新媒體一詞是1967年美國哥倫比亞電視網第一次提出的,并隨著近幾年我國互聯網的發展而逐漸傳入我國并發展起來。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我國學術界對新媒體的研究比較豐富,主要著眼點包括:第一,新舊媒體之間的關系,大多是對傳統媒體危機的憂慮;第二,對新媒體發展的展望,很多學者將新媒體產業作為獨立板塊來研究;第三,將新媒體與一些具體領域相結合,比如新媒體和美學的結合、新媒體和電信業務的結合等。

新媒體的特點主要包括:第一,新媒體主體廣泛。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面向全社會,屬于公共領域的自由發言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和個人見解,并且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用戶呈火箭式上升趨勢,用戶也可以是受眾,同時還能夠成為討論主體,多種身份促進了新媒體更具活力。

第二,新媒體開放運行。新媒體借助于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全天候提供信息,也是一種互動的平臺,可以隨時獲取網民參與討論的大量信息,也就是網民可以針對公共事件發展自己的看法,使新媒體變得更為開放,因此可以看出新媒體屬于開放運行的模式。

第三,新媒體的主題多樣、多變。從主題角度來分析,新媒體的主題比較廣泛,涉及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娛樂明星的八卦緋聞,同時還包括一些關于公共事件的討論等,這些話題都會引起受眾的響應。大批網民通過新媒體發表自己的聲音和看法,從而形成輿論力量來影響政府,充分體現新媒體在當今社會的正能量。

二、新媒體環境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

首先從積極影響的角度來分析,新媒體環境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主要包括:第一,縮短教與學之間的溝通距離,教師通過新媒體能夠很容易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思想動向。另外,學生習慣使用網絡語言進行溝通,教師使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思政教育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第二,思政教育的平臺得到擴展,新媒體具有覆蓋廣、速度快、承載大等優勢,大學生通過新媒體獲得信息更為方便,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豐富資源擴大教育范圍,將更多信息傳遞給學生。第三,有利于思政教育平等開展,新媒體使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更為平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日常動態了解學生的性格,從而更為容易了解學生內心,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其次從消極影響的角度來分析,新媒體環境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主要包括:第一,新媒體弱化了教育環境的真實性。虛擬性是新媒體的重要特征,其優勢在于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方便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通過新媒體教育方式則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師通過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講座能夠保持大學生接受系統有序的思政教育,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更為多元,知識內容也可以跟隨學生的喜愛進行選擇,傳統教學模式被打破,教師主導地位受到沖擊。另外一方面,互聯網信息量比較大,傳播速度快,信息質量高低不一,容易導致學生思想產生混亂,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政教育被造成教師對學生思想引導力不夠,結果給教育帶來很多麻煩。對于新媒體思政教育的虛擬性,教師很難在較短時間內解決學生失去理性的問題。

第二,新媒體會對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造成很多不利。新媒體為學生提供了較為廣闊的認知成長空間,但是對學生不良學習生活方式都會產生催化作用。由于學生獲取知識空間更為廣闊,新媒體傳播信息也更為多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會導致一些學生不分時間和場合利用手機等自媒體觀看網站、聊天等,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對學生心理產生重大沖擊。另外一方面,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展示自己的形象,也讓外界更為了解自己,但是過分依賴于網站則會造成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產生嚴重的手機依賴癥。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載體創新對策

微信是手機新媒體的代表,能夠通過網絡快速發生語音、視頻、文字和圖片等信息,很受大學生歡迎,基本上成為大學生互相交流的最重要通訊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逐漸取代電話和短信。微信有“群聊”的功能,教師可以針對大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開設討論群,教師加強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從而使群體討論活動更為靈活和方便,免除了面對面的尷尬。大家的討論可以不拘泥于文字,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進行互動,討論內容也會自動保存在微信中,為存檔提供了方便。

微博也是新媒體時代的重要載體,有效利用微博能夠給思政工作帶來很多好處。學生可以通過微博發布自己的心情,可以通過微博與同學、老師互動,可以通過微博了解公共知識分子的觀點,還可以通過微博發布自己對時事的看法。微博也成為教師引導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可以及時關注學生的微博了解他們近期發生的事情和感悟,掌握學生的思想脈絡。一些高校還設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平臺,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二)新媒體環境下教育理念創新

理念是實踐的基礎,高校思政教育手段實現創新就必須加強教育理念創新,詳細來說,在新媒體環境下,教育理念創新對策主要包括:

(一)創造雙向交流,互相探討的交流渠道

95后大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基本上參與了師生互動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對教師單向說教比較反感,如果高校思政教育仍然以強行灌輸方式開展,那么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融入到學生心中,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政教育的方式,如果采用目的性過強的灌輸式教育則會逼迫學生接受,效果不佳,如果采用教師引導、雙向合作、共同研討的方式則會將被動學生轉變為主動探討,發揮思政教育的優越性。大學生渴望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有人傾聽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的觀點在相互交流中被否定,那么很難心服口服接受他人意見,因此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建立各種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加強引導,構建師生有效交流的渠道。

(二)構建回歸生活,辨證引導的務實路徑

高校思政教材基本上還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與學生實際生活有一定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疏離感,設置認為課堂就是課堂、課外就是課外的思想,背離了思政教育的理念。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讓學生全面接受正面熏陶已經不可能實現,只有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辯證思維,學會明辨是非,這才是思政教育的本質所在。

(三)促成教育本領創新,開拓教師主動參與的新空間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轉變自身的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將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剔除,創建更為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發揮新媒體的作用。新媒體為思政教育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載體,諸如上文所說的微信、微博等工具,對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基礎,也使教師開展思政教學更為個性化、合理化,以更為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高校思政教育并不只是思政專職教師的職責,同時還是全體教職員工的首要職責,這樣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將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課程中、工作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社會觀,以自身道德建設帶動全體學生實現自我教育。

參考文獻:

[1] 張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評《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J].新聞戰線,2016(10):154-155.

[2]許舒涵.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09:165-167.

[3]何長輝. 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J]. 武夷學院學報,2015,08:91-94.

作者簡介:阮濤,男,1981年,漢,河南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2014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項目《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編號》(項目編號:QY2014204)

猜你喜歡
新媒體環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新媒體與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策略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數學教育方法的優化
試析央視六一晚會的視覺傳播及創新路徑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