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迫性神經癥心理咨詢個案報告

2016-05-30 15:01丁楠
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

洛陽理工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洛陽,471023

【摘要】一男生無法自控地重復一些強迫性動作,雖竭力抵抗,但無法控制,一直陷于擔憂害怕之中。咨詢師通過放松療法及森田認知療法使其接納自己的強迫癥狀,減少強迫行為,總體收到較好的咨詢效果。

【關鍵詞】心理咨詢;個案報告;強迫性神經癥

一、一般資料

求助者陳某,男,25歲,某大學工科專業二年級碩士研究生。家庭經濟較為寬裕,父母雖務農,但收入較高。有兩個哥哥,目前均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父母雙方家庭均無精神病歷史。

求助者自幼較同齡孩子更加聰明優秀,又為最小的孩子,因此備受父母兄長寵愛,其父為人耿直,對子女要求很高,要求子女如與外人有沖突,責任一定不能在自己身上。陳某在小時候就經常會聽到哥哥們被父親嚴厲的批評,于是自己處事十分謹慎,加之聰明伶俐,因此甚少受到責罰。其母親為典型的農村女性,善良質樸,但在家里沒有發言權。陳某從小成績優異,為人誠懇,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初中時患過一場大病,使其和家人都非常痛苦,試了很多治療方法后,某種巫術使其痊愈,自此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疾病使其休學近一年,再回到學校,成績依然優秀,但較之以前沒有那么自信張揚,對自己要求更高更嚴格。遇到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就會想要拜佛求神。

心理測試與結果分析

測驗量表SCL-90、SAS和SDS自評量表。

SCL-90測試各因子分如下:軀體化1.9,強迫癥3.5,人際敏感1.4,抑郁2.2,焦慮3.1,敵對0.7,恐怖1.5,偏執0.8,精神病性1.4,其他1.2;陽性項目數45個。陽性項目數超過43次,最顯著的是強迫因子值偏高;其次是焦慮、抑郁因子分值較高,明顯高于常模。

抑郁自評量表(SDS)分:標準分56分,有輕度抑郁。焦慮自評量表(SAS)分:標準分65 分,有中度焦慮。

二、個人陳述

如果沒有這些毛病,我該活得多陽光燦爛??涩F在,毛?。◤娖刃孕袨椋┮环妇褪裁炊甲霾涣?,老師給的科研任務一拖再拖,什么事都亂七八糟,可毛病一好又覺得人生充滿各種可能,非常美好。但這種好感覺一般都非常短暫,大部分時間我還是覺得自己失敗極了,這么點兒小事都擔心都控制不住自己。

研一下學期開始出現那些癥狀,經常不知道地就開始擔心出事,自己行為不受控制。有時候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比如是非常擔心母親有什么不好的事,如果當時在擰毛巾,我就會想如果多擰一下媽媽就會沒事,然后就控制不住地一直擰。但有時候根本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心里很害怕,控制不住地一直做手邊的事,比如一直疊被子,一直晾衣服,一直擺弄電源等等,有時要被別人提醒才知道。這樣感覺特別不好,有時候覺得一個大男人怎么連自己都控制不住,就會做些用拳頭捶墻之類的事,想用疼痛阻止這些行為,但捶出血都沒用。有時候試著強迫自己控制,就是不去做,比如擰衣服的事,我知道多擰幾下就安心了,但我就是不去擰。這時候我就會特別的難受,能急得一直出汗,整夜地失眠,躺在那兒甚至會有窒息的感覺,那種時候就覺得自己還不如死了算了,每次抗爭的結果都是我最終從床上爬起來,把該做的事做了就安心了。

研一是出了大事,父親去世了,本來已經很難接受了,哥哥嫂子們還為爭點財產鬧的很不愉快,我之前一直靠家里拿錢,以后要靠哥哥們,可他們這樣我真的不愿靠他們。

另外讀研科研任務很難很緊張,我越來越覺得自己沒用,這么大年紀還念書,一點積蓄都沒有,沒錢就算了,書也念不好,導師給的課題總也做不出結果??傊侨兆雍茈y過。

三、觀察情況

咨詢師觀察到求助者衣服整潔干凈,談吐流暢,思維很有邏輯,有較強的認知能力。在咨詢室表現自然得體,與咨詢師對視時表現出自信和坦誠。有較強的求助動機,想改變目前的狀況,但自覺無法擺脫。

四、評估與診斷

從癥狀的發生原因、主導癥狀及表現,心理測量結果及三方而來綜合分析,該案例診斷為強迫性神經癥。

本例來訪者主要癥狀為無法遏制地做出一些強迫性行為,雖然竭力抵抗它,認為自己是不可能失控的,但仍然無法控制,雖然有焦慮,但不完全符合焦慮癥和恐怖癥。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與來訪者商定,近期目標為調整心理減輕焦慮癥狀,中期目標為逐步消除強迫癥狀,長遠目標為以實現心理的自我成長,能夠客觀地面對未來的生活。具體目標為避免來訪者對未知事件過于擔憂,使來訪者意識到自己的力量。

六、咨詢方法

經過與來訪者初步交談,感覺來訪者焦慮情緒較為嚴重,故首先采用放松療法降低其焦慮情緒;其次考慮到來訪者對自己要求過高,過于完美主義的人格特點,對自己的強迫癥狀無法接受,故使用森田療法,使其認識到接受和順其自然的重要性;另外考慮到此來訪者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領悟力較強,故采用認識領悟療法,通過了解來訪者兒童時期的經歷以及受過精神創傷對個性及人格的影響,了解其癥結所在,即癥狀背后的無意識動機,使之意識化。

七、咨詢過程

第一階段:(共兩次,每次一個小時)

咨詢師使用攝入性談話技術深入了解來訪者的相關個人資料,通過傾聽、真誠、寬容接納的態度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并嘗試尋找強迫癥狀的根源。

通過交談,咨詢師了解到來訪者因從小很少獨立面對未知事件,而且他心思細密凡事要求完美,遇事會過于擔心后果。由于幼年時他無力左右事情的發展,加上環境的影響,他自小認為有未知神秘力量左右自己的人生。這本是正常情況,如果在后面的成長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力量,能清楚地認識影響事情發生發展的因素,那么他這種迷信神秘力量的心理自然會逐漸消失。但在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之前,初三時生病被巫術治愈的巧合,強化了他及身邊人對神秘力量的相信,使其潛意識里堅信鬼神的存在。隨著知識的積累學歷的提高,科學告訴他鬼神其實是不存在的,他也覺得迷信是件丟臉的事,因此對自己的迷信心理及用求神拜佛來緩解焦慮的迷信行為進行抵制,而這種抵制恰恰造成了他對未知事件的擔心焦慮不能得到緩解,這種焦慮不安逐日累計,在其父親突然去世這一誘因下得到爆發。

另外他父親的去世導致他經濟和精神的靠山崩塌,哥哥嫂嫂的作為讓他在一個很突然的情況下意識到以后自己要獨立面對以后未知的一切,然而他對未來還處于幼年時無力掌控一切時的認知,潛意識里他認為自己無力掌控未知的事情,同時他相信未知的神秘力量對自己人生的控制,從而在過分的擔心憂慮之中他不自覺地求助于迷信,于是就不自覺地出現了很多儀式性的行為。

根據來訪者在訴說過程中的表現和所述癥狀內容特點,以及各種檢查結果,診斷為強迫性神經癥,來訪者屬于咨詢對象。根據上述分析初步制定咨詢計劃,并向來訪說明心理咨詢工作的性質,保密原則,采用的方法,要達到的目標,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雙方達成了一致的協議。

家庭作業:記錄強迫行為,并盡量記下強迫次數。

第二階段:(五次咨詢,每次一小時)

第三、四次咨詢:

采用森田療法具體輔導,共兩次,每次一個小時。首先向他介紹森田療法,它的核心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并用事實說明如何順其自然地學習和生活,對癥狀要采取無所謂態度,不回避,也不過于關注和思慮。癥狀發生時,承認它的存在。不要在意,不去管它,不去抵抗,采取積極的行動,去做該做的事。這樣做癥狀就會逐漸減輕,堅持下去,癥狀就會消除。其次,向他說明采用森田療法的目的。順其自然,就是為了打破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這個惡性循環,只要順其自然,強迫與反強迫的矛盾癥結就會解開,癥狀就會逐漸消除。這樣就增強了他采用此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這個期間,要求來訪者堅持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當天的深刻體悟。

作業:每天堅持練習放松訓練,日記記錄每天的領悟,主動往積極方向引導日記思路。

第五、六次咨詢:

咨詢師再次與來訪者共同分析其成長經歷,并揭示癥狀的象征意義及其根源,使來訪者獲得了更深刻的認識領悟,對不好事件的過于恐懼是來源于幼年對事件的無力感,是幼年恐懼心理和感情的體驗再現,強迫性行為是用幼年的心態和解決事情的方法來對待目前的現實,而現在是成年期,我們有力量應對未知的事情,很多事是自己可以控制和左右的,即使是不能左右的事情也是可以面對的,現實的問題要用成年現實的態度來對待它。此過程中咨詢師不斷調動來訪者的積極記憶,讓來訪者回憶自己成功解決的事情和讓自己感到驕傲的經歷,讓其不僅僅是悲觀的囿于自己無力改變的現實中。當來訪者慢慢呈現出自信,感覺到成年的自己的力量后,再讓他列舉一些他印象深刻的最不安的事情,和來訪者一起分析當這些事情最壞的結果出現時,作為一個成年人可以怎么去應對,給來訪者一個安全的環境去想象自己其實有能力面對未知的現實,而不是一直像小時候那樣一邊害怕一邊尋求未知力量的庇護。

通過幾次的訓練,來訪者覺得自己堅強了很多,認為自己有勇氣去直面未知。

作業:列舉自己的優勢,并寫三件自己覺得最了不起的經歷。

當害怕不好的結果出現時,寫下它,并列舉應對方式。

第七次咨詢:

對前面四次咨詢進行總結和鞏固,同時分析來訪者過于完美主義的性格,幫助他在森田療法的理念上嘗試接納自己的一切,讓他意識到,不管結果是否完美,只要我們盡力做了,就問心無愧,沒有人是完人,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嘗試降低其若做事出錯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過于自責的心理負擔。并讓來訪者自己列舉出心情不好時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和對象,讓其感覺到外部力量的支持。

第三階段:(兩次咨詢,每次一小時)

第八次咨詢:

施測SCL-90、SAS和SDS自評量表,對前面的咨詢過程進行總結,讓求助者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并總結整個咨詢過程中她的成長。提示后面還有一次整個咨詢過程就結束了,避免來訪者感覺支持力量的突然抽離。

第九次咨詢:

反饋測評結果,對來訪者整個咨詢過程中的表現予以肯定,表示對其能夠獨立面對未來的信任。結束咨詢。

八、咨詢效果評估

(一)求助者的評估

自述強迫行為出現次數減少,且每次強迫行為重復的次數也大大降低。當強迫行為出現時自己不害怕了,就隨它去重復,反而它就慢慢不重復了?,F在覺得總有一天它會完全消失的。另外處理日常生活學習效率也高了,科研任務進行得很順利,不想做的時候就去打打球,不像以前給自己那么大壓力了。

(二)咨詢師的評估

通過回訪,發現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降低甚至消除焦慮緊張的情況,能正確認識和應對強迫癥狀。雖然癥狀沒有完全消失,但來訪者已經學會應對方式,強迫癥狀不再影響其生活。

(三)心理測驗評估

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2分,陽性項目數36;SAS標準分為47,SDS標準分為45。測驗分數在正常值以內,說明咨詢有效。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

[2]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

[3]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

作者簡介:丁楠(1984-),女,河南駐馬店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
“割韭菜”的心理咨詢行業亟待規范
多找幾個名字
大學生心理咨詢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心理咨詢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構建校園心理咨詢干預體系為德育保駕護航
什么是心理咨詢?什么是醫學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