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如何運用成本精細化管理抵抗財務風險

2016-05-30 09:29高松梅
中國經貿 2016年10期
關鍵詞:財務風險中小企業

高松梅

【摘 要】本文對成本精細化管理進行了分析闡述,首先描述了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定義、內容和手段;其次,建立符合中小制造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要求的模型,從而使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決策時有詳實的依據,降低財務風險并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成效。

【關鍵詞】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財務風險

一、前言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企業必須提高效益才能生存。成本領先戰略能夠使企業科學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已成為當前企業管理的一個主流。但是,以往的成本管理相對于企業運營來說較為滯后,對于企業內控中所存在的問題不能夠及時解決,已難以適應現代企業日益提高的內控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成本精細化管理方式。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理論基礎

1.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旳內涵

從廣義上來講,是企業內外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企業財務活動造成的消極影響,對企業經營產生負面影響或不利結果的可能性。從狹義上來講,是指公司財務結構欠科學、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

2.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成本精細化管理是按照精確化、細微化、定量化的“三化”要求來對各項工作內容與職責進行標準管理,通過對財務計劃、實施與核算進行優化,合理配置人、財、物等資源,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其核心在于“細”,通過對工作流程進行細化量化,實現財務管理對業務流程的全過程管理控制。

三、財務風險下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1.中小制造企業的財務風險現狀分析

(1)資產負債率低,長期負債較少

我國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屬于私營經濟,特點是規模不大,資金流轉速度較快,抗風險能力較差,從銀行獲取貸款的難度較大。其融資渠道主要是來源于企業主的社會和私人關系,融資成本較高。其負債主要是短期負債,對資金周轉的要求比較高,還款壓力較大,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2)應收賬款周轉率低

我國中小制造企業由于規模、技術水平、資金等方面的限制,在市場上處于較為弱勢的地位,其產品銷售主要依靠渠道客戶或大客戶。因此,在供應鏈中議價能力較差,賒銷的情況非常普遍,這就造成我國中小制造企業應收賬款回款期長的問題。雖然賒銷是一種常用且有效的銷售策略,但是,中小制造企業所面臨的信用風險也不斷加大。本身中小企業資金體量就不大,抗風險能力較差,這種賒銷不斷增長的情況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增大。

(3)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盈利率差別大

新興產業由于具有科技優勢或是專利優勢,其產品定價權較高,并且當前新興產業主要為電子、信息等行業,對固定設備資產的投資要求較低,成本投入較小,盈利能力較好,但是傳統產業特別是制造行業中的中小企業,本身盈利率較低,為了提高營業收入,很多企業往往盲目擴大規模,這往往導致運營成本較高,生產效率低下。同時,傳統中小企業往往存在財務管理不規范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2.中小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分析

(1)成本管理局限于生產活動

大多數中小制造企業的管理理念較為陳舊,成本管理往往局限于生產運營,只重視企業的內部價值鏈,對于市場環境的敏感性較差,對外部價值鏈的利用度不足。具體表現為中小企業管理者往往只重視如何降低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生產成本等內部生產活動成本,忽略了外部供應商、銷售商對成本的影響,例如供應商可以提供的貨款賒欠額度和周期,以及下游銷售商回款的及時性等等。

(2)企業內部缺乏成本分析與反饋機制

雖然企業在經營管理時設定了盈利目標與成本目標,但是在實際經營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企業所產生的實際成本往往與目標成本會發生偏離,另外當企業成本高于行業平均成本時,需要挖掘原因,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的關鍵因素,從源頭管理和控制成本,并為下一個階段制定合理的成本計劃,從而建立適合企業的內控體系。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建立成本分析與反饋機制的意識,難以清楚影響成本控制的關鍵因素和環節,成本管理往往流于形式,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各項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3.財務風險與成本管理的內在聯系

成本管理可以視作是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晴雨表。一個企業如果成本管理得當,那么說明這個企業成本控制較好,在競爭中同類的產品能夠獲取更高的利潤率,因而能夠獲得更高的銷售收入。成本管理除了體現在產品的生產制造環節,還包括產品生產前的產品設計研發、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釆購,產品生產中期的各項人工成本、設備運轉維護費用,產品生產后期的成品銷售、商品儲備和運輸等各個環節。因此,企業的成本管理深刻影響著資金的流向。如果成本管理不善,某個環節過量過久的占用流動資金,導致其他環節難以正常運行,企業運營就容易出現問題,從而發生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指標也反映了企業成本管理活動的成效,通過對資金運動的各種財務指標進行分析,能夠從中判斷成本管理活動是否合理,并進一步對成本管理中各環節的財務風險狀況進行評估。

四、中小制造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系統構建思路

1.精益管理會計系統旳構建思路

精益管理會計系統是對當前較為粗放和單一的會計系統的拓展與整合,其構建的基本思路是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對價值流進行評價和控制,從而構建會計管理系統。從時間維度方面來說,管理核心是會計實時控制,其主要控制點按照時間序列,分為事前管理(預測),事中管理(實時控制)和事后管理(評價考核)三大控制點。其中事前的預測是指以企業的歷史經營數據、當前的市場各類數據及趨勢分析等為基礎,進行梳理和分析,對未來狀況進行估算;事中管理的實時控制指是企業通過各類管理工具對成本進行實時控制,例如每時段分析報告、產品批次合格占比等;事后管理的評價考核指通過價值流損益表的填制與分析,對每條價值流進行評價與考核。從空間維度方面來說,從當前僅僅以企業本身作為對象拓展為包含客戶和供應商的宏觀價值流。這樣使財務控制的范圍和有效程度得到極大的擴展和延伸,能夠使企業更有效的進行成本管理。

2.精益管理會計的成熟路徑

精益管理會計的成熟路徑的意義在于能夠確保精益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有序的進行,并始終保證財務控制的有效性。精益制造的成熟如下圖所示:

精益管理會計是隨著精益生產的提出而出現的,是會計工作適應生產精細化管理的表現,反過來它也對精益生產的不斷深化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這兩者的成熟路徑是相輔相成的。精益管理會計成熟路徑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如下圖所示:

成熟路徑的第一階段:著手建立精益會計系統。在進行精益生產示范單元階段,企業如果直接對傳統的會計系統進行根本性的轉變,將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生產。由于在精益生產的初期,存貨水平的降低會對現金流的改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因此其效果并不會立馬體現在指標上。在這個階段,仍有必要沿用原有的會計系統進行控制,并循序漸進,對會計系統進行改造。同時,企業會針對精益生產做相關的準備工作,這有助于企業甄別并確定價值流。這里的價值流不僅指生產流程,還包括商品銷售、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等。

成熟路徑的第二階段:進行價值流管理。當存貨量維持在較低的水平,現金流開始改善,企業文化也步入精細化管理的氛圍,說明精益制造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這時可以采取一些穩健的措施進行會計改革。企業此前確定好價值流,在本階段的首要變革是引入價值流成本核算,能夠避免大部分與生產控制和成本核算無關的浪費,無需進行標準成本核算和分配間接費用。同時,將精益業績考核指標體系根據企業的戰略進行整合優化,并相應嵌入價值流,繼續推動企業的精益改造。同時,企業需要對財務規劃流程和銷售、營運規劃流程進行整合,以確保預算的精確性。

成熟路徑的第三階段:形成精益企業。這個階段的重心向外轉移,加強與第三方合作,共同創造客戶的價值需求,要求企業將工作核心從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轉移到創造客戶價值上,主要采用目標成本法,以目標為導向,以客戶價值為驅動,將企業的運營與產品和流程的設計聯系起來。這時價值流不再局限于企業內部,而是被有效地拓展至外部,與第三方(包括客戶、供應商和其他合作者)形成共贏的局面。

五、結語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中小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并且防范財務風險。本文對財務風險下的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進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結論如下:(1)有效的成本管理是防范財務風險和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2)中小制造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在于價值流的引入和拓展。

參考文獻:

[1]姚采位. 精益管理會計相關問題研究[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 2012.

[2]張德森. 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若干思考[J].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 2008(5):60-62.

猜你喜歡
財務風險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綜述
中小企業信貸可得性研究綜述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