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現狀與展望

2016-05-30 17:24王曉鵬
2016年14期
關鍵詞:公共事務幸福水資源

王曉鵬

摘要:伴隨著人們對環境認識的加深,生態平衡、可持續性等因素成為黑河水資源管理的重要主題。本文認為當前水資源管理模式是將決策系統置于核心地位對水資源進行從上而下的管理并取得了相當的成果,然而這種水資源管理模式未能對用水主體及其行動邏輯進行深入的考察,未來黑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應為幸福導向,不斷提升居民用水的整體幸福水平。

關鍵詞:水資源;幸福;公共事務

一、黑河流域概況

黑河,發源于祁連山北麓,流經青海、甘肅和內蒙古三省區。水資源總量28.08億立方米,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流。河川徑流95%靠山地降水和積雪融水補給,年際變化不大且年內分布不均,祁連山口以上的徑流占全河流天然水量的88%。黑河干流以鶯落峽、正義峽為上下游分界點,上游地勢高峻,氣候嚴寒濕潤。中游光熱資源充足,晝夜溫差大,是甘肅省重要的灌溉農業區。下游是地勢開闊平坦,氣候非常干燥,植被稀疏,是戈壁沙漠圍繞天然綠洲的邊境地區。

黑河是一個資源型缺水流域,干流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僅15.8億立方米。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資源量僅有125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54.2%,接近缺水上下限(3000-1000立方米)低值。隨著流域和經濟的快速增長,黑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力度逐年增大,逐漸呈現過度趨勢。國際上公認的內陸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供水量/水資源總量)的警戒線為40%,黑河流域一度達到112%.在流域層面,由于缺乏統一管理,上中游水資源需求的增多直接導致下游河道斷流加劇,沙漠侵蝕日甚,綠洲極度萎縮,尾閭西居沿海1961年宣告枯竭,東居延海也于1992年消失。

黑河流域水資源環境一度惡化的情況顯示了在缺乏持續制度創新和理念創新的情況下地區水資源管理混亂低效的情況。而當代水資源管理研究已經展現出了豐富的成果,這對黑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二、當代水資源管理研究進展

各國的水資源管理都逐漸向“現代化”邁進:水文監測機構給出地區的水文情報并定期發布水資源公報,政府積極興建水利工程及推廣自來水系統,企業用水需要獲得許可并計價收費,家庭定期支付水費賬單。依據社會用途水資源被劃分到農業、工業、生活、生態四大賬戶,效益系數成為計算如何優化配置的基礎。多目標優化配置模型、多目標遺傳算法、層次分析法、大系統分解協調理論和多目標決策原理等被運用到各地的水資源系統分析中。

傳統系統工程多目標尋優框架是否滿足經濟意義上的帕累托整體最優始終是未能解決的問題。同時,數學意義上的全局最優解在應用上往往缺乏彈性,為此王慧敏(2005)將CAS范式引入到流域水資源管理的建模仿真中。

在黑河流域,深刻的社會—生態危機引起了流域水量統一調配的呼聲。1997年12月,國務院審批了《黑河干流水量調度方案》。1999年黑河流域管理局成立明確了黑河水量統一調度的管理制度。2001年國務院批復《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開啟了政府投資進行流域治理的道路。在各方努力下,分水計劃得到了較好的執行,2004年8月以來東居延海歷史性地實現了連續多年不干涸,初步遏制了當地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上下游之間水沖突也大為減少。以黑河流域中游張掖地區為例,其水資源的獲取主要來自地表水系統和地下水系統,其中地下水資源由于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逐步納入到政府統一規劃中,井眼總數、新挖井眼及取水量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在地表水管理上,每年從黑河水中獲取配額,由于黑河水水質限制,其大部分用于農業灌溉,管理依靠自上而下的灌區管理的制度?;谒惴▋灮?、情景分析等方法逐步被用于地區整體規劃以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經過各方不斷協商取得的用水方案通過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下達,各層次水管理組織目標簡單而明確。

整體而言黑河流域水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與此同時,近年來學者們的成果使我們對現有管理框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francois molle(2009)認為將水資源和流域管理方法過程向標準化還為時尚早,如何將過高的目標在水資源綜合管理原則中體現,其操作性難以把握。俞超鋒等(2010)指出了IWRM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不確定性。二是缺乏規范指導。三是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調和難度大。四是政治層面的支持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在2015年七月份筆者參與的調查中,認為當地水資源缺乏的比例較低,而認為水質“一般”及“存在問題”的占77%,認為當地水資源環境及利用“一般”及“存在問題”的達68%。主觀的滿意度顯然與人們的期望值相關,事實上大多數人承認水資源管理方面進步明顯,但當前水資源管理中尚未考慮的因素太多,正如之前我們未能考慮而現今逐步重視的生態因素。

幸福導向的水資源管理模式這種從人出發,圍繞人的幸福展開水資源的管理將有效反映出人們實際用水中方方面面中的感性幸福,同時它也關注人們用水的理性幸福,這一綜合管理思路要求地區的管理措施要有較強的適應性,從而達到較傳統管理模式更好的效率。

三、未來展望

未來黑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應當建立幸福導向的水資源管理模式。這種全新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將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的幸福置于核心地位。將人類用水系統看作整體水循環過程的一部分,水資源本身這一物質流作為分析主體進行從下而上的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將用水的目的和管理的手段進行了統一,政策的微觀基礎得到了充分的說明。以黑河流域張掖段為例,說明了當代水資源管理的內容廣泛,問題多樣化,應當從每一個地區的居民直接的用水體驗和社會整體的管理水平出發對現有管理進行改進。

幸福導向的水資源管理最終是面向具體的地區的人。而在在未來的研究中,有以下三個方向:第一,建立一套完善的地區水幸福的評估標準。水幸福不僅包括傳統的水文數據,還包括主觀幸福感等因素。這種綜合性的水幸福評價能更好地反映出“以人為本”的水資源管理模式。第二,對影響水幸福的各因子進行定量研究,這將有助于加深我們對一個地區用水習慣的認識,同時為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充分的依據。最后,研究幸福導向的水資源管理模式與傳統水資源管理模式的異同點,探索管理模式轉變的政策機制,再明確利益相關者策略集的基礎上提出改革路徑。(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徐中民,鐘方雷,焦文獻. 水-生態-經濟系統中人文因素作用研究進展[J]. 地球科學進展, 2008,23(7): 723-731.

[2]吳麗民,陳惠雄. 收入與幸福指數結構方程模型構建——以浙江省小城鎮為例[J]. 中國農村經濟,2010,11:63-74.

[3]張勃,呂永清,張耀宗,康淑媛. 博弈理論在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以黑河流域為例[J]. 中國沙漠,2010,02:461-466.

[4]俞超鋒,許月萍,林盛吉. 水資源綜合管理研究進展[J]. 人民黃河,2010,12:12-15.

[5]程國棟,徐中民,鐘方雷. 張掖市面向幸福的水資源管理戰略規劃[J]. 冰川凍土,2011,06:1193-1202.

[6]左其亭,馬軍霞,陶潔. 現代水資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諧論理念[J]. 資源科學,2011,12:2214-2220.

猜你喜歡
公共事務幸福水資源
《水資源開發與管理》征訂啟事
珍惜水資源 保護水環境
公共事務概念分析
社區沖突: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路徑研究
加強水文水資源勘測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淺議我國水資源的刑事立法保護
我國第三部門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
為了“幸?!钡哪赣H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