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運結構演變趨勢分析

2016-05-30 10:33杜曉婷
2016年14期
關鍵詞:運輸量

杜曉婷

摘要:本文分別以客運量和旅客運輸周轉量為指標分析了我國客運結構長期以來的演變過程,探究了促使客運結構產生變化的因素,并預測了我國客運結構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客運結構;運輸量;客運演變

一、引言

運輸結構變遷在交通運輸發展史的研究中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問題。隨著運輸網絡的不斷建設和完善,客運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也不斷與時俱進,使得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舒適、便捷。但是只有具備合理的客運結構,各運輸方式之間才能有機銜接、協調發展,客運的運輸效率和質量才會提高。因此,本文對客運結構的演變及其未來趨勢進行研究,這對于優化我國客運結構,合理地配置運輸資源,以及促進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客運結構的分析指標

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也帶動了體系中客運結構的改變。運輸結構指的是運輸部門內外部相互聯系的各個方面和環節的有機比例和構成。運輸量是指運輸部門在一定時期內運送旅客和貨物的數量,以運量和周轉量表示。通常來說,以各種運輸量比重來考察客運結構較能全面地反映客運結構的演變過程。本文即選用運輸量比重來分析客運結構的演進趨勢,主要從客運量和旅客運輸周轉量兩方面來進行分析。其中客運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各種運輸工具實際運送的旅客數量。而旅客運輸周轉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運送旅客數量與平均運距的乘積,計量單位是“人公里”。

三、客運結構的演變過程

客運自出現至今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客運發展仍處于其中期階段。解放初期,由于運輸方式單一,人們出行沒有過多的選擇。而且,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們對于出行的需求也不高?;诖?,價格低且可以長距離運輸的鐵路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運輸方式,當時鐵路客運量在總客運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50到70年代期間,客運還仍是以鐵路為主導。然而自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后,客運結構就發生了顯著的改變。

改革開放之后,各種運輸方式的旅客運輸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公路,其客運量在客運總量中所占比例逐漸超過了鐵路,目前已經達到客運總量的90%左右;鐵路在客運總量中的比例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只在近幾年才開始有所回升;水運客運運輸量的增速一直都是不斷小幅波動;而民航客運始終呈現較大的增速,發展速度最為迅猛。

由此可見,我國客運結構目前仍處于發達國家的前中期水平,但發展較解放初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四、客運結構的影響因素

不同時期各客運方式呈現不同的發展態勢,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

影響客運結構的首要因素必然是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表現為人們的勞動價值的升高①,因此旅客對于運輸方式的需求更加多樣化,而且更多的注重了旅途的舒適度和服務的質量等。

(二)人們收入水平的高低

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是促使客運結構變化的關鍵原因。當收入較低時,人們選擇出行方式時更注重經濟性;而較高的收入水平則可以確保人們在出行時,選擇到自己更青睞的方式。

(三)地理區位、人口數量及分布情況

地理區位、人口數量及分布情況對客運結構也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國疆域廣大、地形復雜,任何一種運輸方式都不可能適合所有的地形。因此在建設運輸設施時應該結合當地的地理特點來優先發展最恰當的運輸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東部發達地區人口稠密,對各種運輸方式的需求量都很大;而西部地區地廣人稀,部分地區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致使當地人們對于像高鐵、民航等價格較高的客運方式的需求不足。因此在規劃客運結構時也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合理的客運結構。

(四)國家直接或間接的政策

國家直接或間接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客運結構。國家政策的方向勢必決定了客運結構的演變方向。例如,國家在一定時期扶持的運輸方式,必然會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

四、客運結構的趨勢分析

目前,我國客運發展已經取得不小的成就,而其未來的走勢如何才是我們更為關注的重點。下面將對2001-2014的客運市場從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兩個角度研究各種運輸方式在運輸系統中的地位及未來發展方向。

(一)以客運量變化進行趨勢分析

圖一2001-2014年各運輸方式客運量占總客運量比例②

由圖一及《中國統計年鑒》數據可知,自2001年以來,我國客運總量持續擴大,由1534122萬人增長到4173725萬人。其中公路運輸一直都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占總客運比例基本都保持在90%以上,2014年出現小幅下降;而鐵路客運方面,2001-2012年間占客運總量比例總體來講呈遞減趨勢,在2013年出現拐點開始反彈;水運客運量占客運總量的比例整體上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每年都以小幅趨勢下降;民航客運量雖然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帶動了民航業高速發展。

(二)以旅客運輸周轉量變化進行趨勢分析

由圖二及《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可知,自2001年以來,我國旅客運輸周轉總量也是逐年增加的,從131551億人公里增長到391902億人公里。其中公路旅客周轉量所占的比例自2004至2012年一直在緩慢增長,2013年之后呈現下降趨勢,所占比例跌落至5348%;而鐵路旅客周轉量比例在2001-2012年間則是持續遞減的,2013年后首次開始回升至2961%;水運旅客周轉量比例一直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發展趨勢相對穩定;民航客運的絕對量較小,但是旅客周轉量始終處于快速增加狀態,在所有運輸方式中呈現出明顯加速發展趨勢。

圖二2001-3014年各運輸方式占總旅客周轉量比例

經上述分析可得,在我國目前的客運系統構成中,公路仍是主要的運輸方式,但是,由于高鐵在中途旅客運輸上對公路形成的強有力的挑戰,公路未來所占客運量的比例較現在會有所下降。而隨著鐵路運輸技術和傳輸組織方式的創新,尤其是高速鐵路憑借著其速度快、安全舒適、發車密度高的優勢,會使鐵路的客運量有所增加。但因長距離旅途時很多的人出于對旅途舒適度的考慮,民航客機得到更多的青睞,導致鐵路在長途所占份額會有所下降。就民航而言,盡管高速鐵路的發展給其帶來不小的壓力,但是由于鐵路和民航客源出行需求的差異性,高鐵的發展并不能完全替代民航由于水運是長途貨物運輸的主要形式,在客運方面更多的是擔任著旅游觀光的職能,在未來水運在總客運量中仍占據較低比例,并會伴有小幅下降的趨勢。

五、結語

盡管我國客運結構的發展狀況仍處于發達國家客運結構發展的中期水平,但新世紀以來,我國客運結構所取得的成就依舊是巨大的。每年客運專線里程的激增都顯示著我國的客運體系正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中,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促進我國交通運輸一體化的進程,使我國運輸業從過去的各種運輸方式單獨發展轉向所有方式有機銜接、協調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我國客運結構的優化升級,使其向著更能滿足人們出行需求、更加有效率的方向發展。(作者單位:長安大學經管學院)

注解:

①賈順平.中國未來綜合交通建設與發展[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0,(10).

②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參考文獻:

[1]許慶斌,榮朝和,馬運.運輸經濟學導論[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王帥,張玲.道路運輸結構調整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交通企業管理,2010,(8).

[3]榮朝和.西方運輸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4]張娟,高燕.運輸結構演進的趨勢分析[M].綜合運輸,2014,(6):62-64.

[5]李曉國.我國客運結構的演變分析[J].商業研究,2010,(85):112.

猜你喜歡
運輸量
1-10月份俄羅斯鐵路煤炭運輸量同比下降5.7%
2022年1-4月份俄羅斯煤炭鐵路運輸量同比下降2.3%
國內客運恢復快速 航司第一季度虧損程度收窄
基于分車型的區域公路運輸量統計調查指標需求分析
論影響運輸成本的主要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