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

2016-06-06 04:48陳楊
中國市場 2016年19期
關鍵詞:監督機制內部控制事業單位

陳楊

[摘要]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對政治體制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模式也亟須完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進一步強調了科學的權力制約和有效地協調機制的重要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也隨之正式執行。此規范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嚴謹性提出了細致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結合經濟發展的需求,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未來發展的模式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94

1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背景

事業單位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共部門。一方面,它維護公共利益,且為公眾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服務;另一方面,它的運營經費由公共財政支出,主要來源為公民的稅收,承擔著社會責任。因此,事業單位在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義務接受公民的監督,其管理也成了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長久以來,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上有所欠缺,其管理人員缺乏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也未建立成體系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樣的現狀,阻礙了事業機關高效行使職能,使得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公共服務建設不健全,對社會大眾的利益造成了損失。

2014年1月,財政部頒布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正式執行,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提出了詳盡完善的要求,事業單位內控的改革勢在必行。

2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相關概述

1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

事業單位的內控活動,是以實現監控為目的,通過制定制度、采取對策和執行程式,對經營業務的風險進行防范與監控。目的是確保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并有效確保單位的資金安全,并對單位財務信息的有效和可靠提供擔保,預防錯誤發生,并防止腐敗滋生,保障公共的權益落實。

2國家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要求

由財政部出臺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可以看出,國家對事業單位內控環節提出了嚴格細致的要求。

總的來說,其要求事業單位做到提高內控管理水平,規范內控活動,建立健全單位活動的風控制度,完整、有效、可靠地評價風險;在組織層面上,實行權職分離,發揮權力監督人員的巨大作用;對財政預算、財政收入嚴格把關,對資金、在建工程、協議簽署嚴格監控,以保障廉政的實施。最后強調了監督機制的重要性,由國家權力機關、審計工作室、紀檢委以及廣大人民對事業單位的工作進行充分的監督,以保證工作高效進行。

3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1單位控制意識薄弱,缺乏內部控制意識

當前環境下,我國事業單位的內控環節問題諸多,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高效的內控活動。高效的內控活動,需要高層管理人員在意識上對內控環節有足夠的重視。缺乏內控意識,將內控環節完全地與財務管理與人力資源監控等同起來,對于其他重要的方面,則全部忽略,尤其是對于風險的評估和控制,對建設項目的把關等。如果沒有正確嚴謹的內控意識,就無法在主觀意識上提升內控活動的效率。

2業務流程不規范,審核制度不科學

由于事業單位目前缺乏健全的內控制度,其對業務流程監管不全面,無法形成覆蓋全部業務活動的全階段、全部門和全環節的內控系統。因此,事業單位對日常的經營業務管理疏于監管,存在重大缺陷:授權審批制度不健全,業務流程未經過嚴謹規劃從而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事業單位管理透明度不夠,業務控制流程單一,未形成嚴格的控制體系。這些導致業務辦理過程中,業務人員缺乏尋求科學高效的意識,做事經驗化套路化,效率低下;也由于缺乏完整的管理,導致管理混亂,沒有統一的指導思路,事業單位員工的目標感與成就感得不到提升,內部控制制度也沒有辦法很好地發揮作用。

3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崗位分工控制不明確

內部控制中,財務管理也是重中之重。而現行管理體制中,未對單位會計提出嚴格的要求,會計人員專業素質欠缺,對單位財務狀況的監管不力,增加了管理人員舞弊的可能。并且財務部門分工不明確,存在一人多崗的現象,甚至會出現兼任不兼容的崗位的現象,增加了會計內部人員徇私的可能性。同時,事業單位目前在財務管理方面,對成本管理沒有明確的要求,導致預算混亂,盲目購買,賬目數量大,而缺乏統一的計劃,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事業單位使用的是納稅人的錢,因此對財務管理的忽視,就是浪費了納稅人的財產,損害了納稅人的利益,理應重視。

4納稅人監督機制不完善

事業單位資金來源于納稅人,也有義務為納稅人提供服務,接受納稅人方方面面的監督,包括資金使用是否合理、工作是否做到為人民服務等。然而,納稅人雖然有一定的監督意識,由于信息不對稱、監督手段不足、投訴渠道不暢通等原因,無法很好地實現。

4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未來發展的建議

從長遠歷史角度來看,經濟發展與政治開明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是否開明決定經濟是否繁榮,而經濟的繁榮又會對政治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今,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而政治體制的改革卻遠遠慢于經濟發展的速度,如何去不斷完善以尋求一個最合適經濟發展的體制,成了政府重視的問題。而作為政府機關的行政事業單位,也需要去順應時事,改革弊端,以保障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我國多數事業單位中內控環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缺陷,逐漸被發現并且得到重視。國家出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詳細而完善地提出了對內控活動的要求,而如何進一步地落實,則成了當下廣大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應當嚴格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規定,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內控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1重視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引進優秀的管理人員

管理人員在事業單位處于極為關鍵的地位,對管理體制和經濟活動上的重大事項做出決策。而目前,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內控意識有待加強,對其重視不夠,對其框架也缺少構想,因此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明確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的必要性。并且引入一些管理學人才,從旁輔助,建設性地提出建議,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的框架體系。

1完善內部控制體制,明確崗位分工與責任,建立追責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對如何建設內控體制提出了明確的規劃和完整的要求,事業單位需要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完善各個崗位的分工,明確權力制約的重要性,對重要的崗位實行分權制度,并且明確每個人的職責范圍,建立完善的問責制度。并且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仔細的評估,審核過后再投入實施,將有限的財政撥款發揮最大化作用。

3 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聘用專業知識過硬的會計人員事業單位需要聘用一些經驗豐富、專業知識過硬的會計人員,對單位內部財務狀況進行高效控制。嚴格審核預算制度,在月初進行統一規劃后移交至財務部門進行詳盡的各項預算,并且嚴格按照預算去支配資金。對于每一項支出,及時規范登記,并于月末對單位資產進行盤點清算,嚴查舞弊現象。同時,完善財務人員內部分工制度,明確責任,形成相互制約的模式,避免一人控制、徇私舞弊的可能。

4 加強外部的監督與管理

外部監督對事業單位本身經營活動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只有有了完善的外部監督機制,并且對貪污違紀等行為嚴懲不貸,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人員才能有顧忌,減小了貪污舞弊的可能性。并且要完善納稅人監督機制,對其檢舉投訴,采取重視,提高納稅人的公民意識,發動廣大納稅人的力量,對事業單位的工作進行全面的監督。

5結論

不論對事業單位還是行政單位來說,內部控制與管理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形成井然有序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使業務得以高效完成,避免甚至杜絕貪污腐敗的事件,造福于人民。如今,國家對此已經充分重視,內部控制有法可依、有據可循,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來的落實,更加任重而道遠,需要事業單位自身加以重視,并且加強外部監督,保障其職能高效實施。最后,身為納稅人的我們,也要加強公民意識與監督意識,明確自身所具有的社會責任,積極監督并且大膽提出建議,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順利實施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利萍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7).

[2]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1).

[3]樊行健,肖光紅關于企業內部控制本質與概念的理論反思[J].會計研究,2014(2).

[4]唐大鵬,李鑫瑤國家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J].審計研究,2015(2).

[5]唐大棚,吉津海,支博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評價:模式選擇與指標構建[J].會計研究,

猜你喜歡
監督機制內部控制事業單位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關于完善民主黨派內部監督機制的探討
國企會計監督機制完善對策
建立書評的監督機制
完善我國人大選舉監督機制的思路——以衡陽破壞選舉案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