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職工健康風險分析及健康保障對策研究

2016-06-06 05:43王翔吳桐李云仙趙云偉李曄
中國市場 2016年19期
關鍵詞:健康狀況教職工脂肪肝

王翔++吳桐++李云仙++趙云偉++李曄宏

[摘要]高校教職工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傳承文化的重要使命,是關乎我國教育事業和科研事業成敗最重要的力量。由于工作超負荷、職業壓力大以及缺乏鍛煉等因素的影響,高校教職工的健康狀況面臨嚴重的威脅,高血脂和脂肪肝的發病率已超出了國民的平均患病率,心理健康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高校教職工面臨著哪些具體的健康風險,又應該怎樣去預防和應對呢? 文章抽取了云南省高校1610份教職工近兩年的體檢報告,并基于Logistic回歸分析,在研究職業原因和個人原因的基礎上分析高校教職工健康風險,并從制度和策略兩個層次探索全面科學保障教職工健康的新途徑。

[關鍵詞]高校教職工; Logistic回歸分析;健康風險;健康保障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26

1引言

從微觀經濟學角度看,健康是一種人力投資,高校教職工在健康狀態下消耗資源低、工作效率高及工作時間長,能創造出更多正效益。從博弈論角度看,高校教職工與學校和社會博弈模型中,納什均衡點應是學校和社會制定相對應的制度安排和應對策略,以改善教職工的健康狀況。因而,高校教職工保持良好健康狀況不僅僅是個人的需要,也是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

杜國平等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指標異常與職務及崗位情況有一定聯系,且不同年齡段、職稱的教職工在風險類型上存在著差異。劉欣亮認為美國學校教職工健康促進計劃的開展,不僅改善了學校教職工的健康狀況,而且提高了教職工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何敏等通過問卷調查比較,采取健康大講堂、發放宣傳資料、校報專欄等形式對教職工生活行為干預的前后,得出教職工在合理膳食、加強運動、心理健康方面有明顯改善,但在戒煙限酒方面卻沒有明顯改善。歐陽瑾等對比教職工4年的體檢結果,發現高血壓和高血糖患病率逐步降低,而與生活習慣密切的相關的疾病卻呈明顯上升趨勢,典型的就是高血脂和脂肪肝。從前述專家學者的研究發現,高校教職工由于工作壓力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亞健康特征明顯,而在如何建立全方位健康保障以及風險分散方面略顯不足,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

本文抽取了1610份高校教師體檢報告,基于二元Logistic回歸方法,研究了健康狀況與年齡性別的關系,以及各疾病與年齡性別的關系,根據研究結果對教工健康保障提出了一些建議。

2樣本信息分析

本次研究的健康體檢對象是2012—2013年在醫院體檢的高校教職工(包括離退休教工),共1610人,其中女849人,男761人。體檢結果顯示健康狀況存在問題的教職工有860人,占比53%,其中血脂明顯偏高共有496人,占比308%,處于臨界狀態有428人,占比266%;中度脂肪肝321人,占比199%,輕度290人,占18%,重度31人,占19%;腎功能異常205人,占比127%;心電圖異常占比9%,肝功能異常占比 3%,膽結石占比16%,乳腺腫瘤占比25%,高血壓占比12%。其中,同時患有兩種疾病的人數是290人,占總人數18%,占患病人數324%,同時患有三種疾病的人數是88人,占總人數 4%,占患病人數98%,仍有19人同時患有四種疾病,有5個人患有5種疾病。表1、表2分別給出了年齡段統計、患病率與性別的關系統計、患病率與年齡段關系的統計。

由表1、表2可以看出,高校教職工的健康狀況已非常嚴峻,特別是高血脂癥、脂肪肝、腎功能異常等慢性疾病。從患病性別來看,男性教職工的患病率明顯高于女性教職工,特別是高血脂癥、脂肪肝和腎功能疾病,而良性腫瘤女性卻多于男性,主要是因為女性乳腺腫瘤較多;從患病年齡來看,隨著年齡的增加,健康狀況越惡化,健康狀況差距也較大,20~30歲教職工健康比例為729%,到了80~90歲,健康比例只有59%。也就是說,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應該是男性、中老年人,需要重點關注的疾病為高血脂癥、脂肪肝、腎功能疾病。

3基于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對教職工健康風險的分析本文運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以健康狀態為因變量,定義健康為0,非健康為1,將上述選定的12個變量(年齡、性別、健康、高血壓、心電圖異常、肝功、腎功、高血脂、膽結石、腫瘤、腎結石、輕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為自變量,采用強迫引入法(Enter),對樣本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利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得到Logistic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從回歸系數表看出,在置信水平為005下,變量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X1(年齡),X6(腎功),X7(高血脂),X8(膽結石),X11(輕度脂肪肝)對健康狀態具有正向影響關系,也就是調查對象的年齡越大,患有腎功、高血脂、膽結石、輕度脂肪肝越有不健康的傾向。研究中,把男性定義為1,女性定義為2,X2的系數為負數,說明男性健康狀態更差。

4影響因素分析

1職業因素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高校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高校教職工的職業競爭與壓力越來越大,“職業病”也就漸漸產生了。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職業壓力影響下血脂會相應增加,同樣國內的研究也表明教職工職業壓力的增加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在一項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中,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的教職工占2/3(袁素瑛,2010),與普通職業相比,高校教職工的工作不僅僅要接受體力的挑戰,更多的還是腦力的考驗。

教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社會對教師的期望較高。在新時代下,高校教職工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文化傳承的肩負者,還是學生家長的代理人、集體的領導者。也就是說,教職工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還應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修養以及較強的工作能力。在承擔教學、科研以及職稱評級的壓力的同時,要還承擔社會給予的職業壓力、社會責任以及道德要求。

1個人因素

1992年在WHO發表的《維多利亞宣言》中指出人類健康生存的四大基石分別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以及心理平衡。然而,影響教職工健康狀況的個人因素也主要是這四個。飲食結構不合理,肉類和油脂攝入過多,谷類、豆類攝入較少,長期會產生維生素缺乏癥;高校教職工工作量大,工作之余身心疲憊無暇進行體育鍛煉;隨著職稱的上升,社會服務的任務越來越多,應酬也會增多,吸煙喝酒成為迫不得已的事情;教學、科研以及評級等各方面壓力,使得高校教職工變得焦慮、恐懼、情緒多變,甚至出現與同事關系緊張、與同學關系疏遠的現象。

5對策及建議

現階段醫防分離的階段式和碎片化衛生服務模式,是當前慢性疾病未能取得明顯效果的關鍵性影響因素。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公共衛生的分離嚴重阻礙了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胺馈巍堋币惑w化模式的服務內涵特色為集醫療、預防、咨詢健教、隨訪、疾病管理、風險分散一體化,既保證了疾病防治工作的持續、系統和有效,也改變了以往醫防分離的階段式衛生保健服務模式。本文基于這種綜合防治模式的應用與普及,結合高校教職工的健康狀況、工作特點提出如下對策及建議。

1 普及健康理念,倡導正確的生活方式

利用學校醫院的專業技能及相關資源,開展專題講座、知識問答、茶話會等活動,倡導正確的生活方式,強化高校教職工的健康理念,促進教職工對健康價值的認定,進而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要充分利用校內的媒介和資源,增加對教職工的健康教育活動。同時,學校應制定相對應的制度安排和激勵措施,保證教職工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

根據《維多利亞宣言》中指出的人類健康生存的四大基石,應當科學安排每日飲食,保證飲食多樣化,調整飲食結構,這是應對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特別注意要吃早餐,不能因為早上時間緊而忽略了早餐。只有早餐攝入了足夠的能量,才能保證一天都保持在一個較好的狀態。保持每天運動一小時,最好是慢跑等節奏較慢的有氧運動,在生理上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在心理上緩解緊張情緒,改善心理狀態。倡導健康的餐桌文化,少喝酒、不勸酒。吸煙有害健康,會導致肺部疾病,誘發心血管疾病,以及減少壽命等不利影響。少吸煙、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心理健康方面,保持樂觀的心態,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熱愛他人,倡導聽歌、運動等健康有效的減壓方式,在工作之余應多參加休閑放松的活動。

2 完善教職工電子健康檔案,建立疾病預警系統

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可以使醫生快速了解患者病情,提高醫療效率,通過信息共享也能夠降低醫療成本。2002年,加拿大制訂《加拿大電子健康記錄藍圖》,目標是到2016年完成電子健康檔案的全覆蓋;英國在2005年簽署了支持電子病例和電子處方的協議,并同年完成了基礎建設;美國作為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的先行者,40年的發展已建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美國近期的經濟刺激方案中提出要建立每個國民的電子健康檔案。然而,電子健康檔案在我國的研究和發展起步較晚,直到2009年才開始逐步開展,并且沒有開展類似于高校教職工的企事業單位員工的電子健康檔案。事實上,高等院校獨特的優勢能夠有效解決健康檔案電子化中的人員不穩定、體檢不及時、數據不便獲取等問題。所以,建立高校教職工的電子健康檔案是非??尚星矣斜匾?。

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為疾病預警系統的建立創造了條件。利用健康檔案中的教職工個人信息、體能測試資料、體檢結果、患病及治療信息,在咨詢專家的基礎上,加入人工智能判斷技術,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方式,采用綜合指數法、界值法等數理統計的方法篩選出疾病預警指標,一旦越過設定的指標,系統就會對教職工進行警告或者醫囑。疾病預警系統包括傳染病、急性病、慢性病、地方病等模式,重點是高校教職工患病率較高的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等慢性疾病?!氨鶅鋈?,非一日之寒”,慢性疾病是逐漸積累、發展、演變而來的,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高校教職工事務多、休息時間少,沒有太多的精力關注健康問題。但建立了疾病預警系統后,不僅可以提高教職工的健康意識,還可以改善“重治輕防”的狀況。

3以基本醫療保險為基礎,建立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

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由用人單位與個人共同承擔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具有“低水平、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社會化服務”的特點。但是基本醫療的保險額度和報銷比例較低,不能滿足投保人的個性需求,發展和完善補充醫療保險迫在眉睫。

補充醫療保險是相對基本醫療而言的,包括企業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區醫療保險等形式。2009年3月國家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文件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可以看出補充醫療保險以及商業健康補充保險,都是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范圍和水平之外的風險提供了保障,同時對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商業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解決基本醫療之外的保障給予鼓勵。目前我國補充保險發展剛剛起步,各地水平良莠不齊,需要向國外發達國家學習發展模式、借鑒成功經驗。

6結論

綜上所述,健康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職業壓力和個人生活習慣交叉滲透影響著高校教職工的健康。高校教職工發病率增加、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的趨勢,已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和科研事業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必須盡快制定制度安排和采取措施以緩解。首先,利用校醫院的專業知識和校內的媒體資源,普及正確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其次,健全健康電子檔案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提高效率的同時可以節約成本,疾病預警系統的建立突出了預防的效果,大大降低患病率;最后,發揮基本醫療保險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建立健全多層次的保障體系,政策性保障和商業性保險相結合,學校提供保障和個人保險相結合,提升保障效率,提高保障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岸松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3

[2]袁素瑛關注教師職業壓力,預防教師職業枯竭[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4,22(6).

猜你喜歡
健康狀況教職工脂肪肝
瘦人也會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簡單
脂肪肝治療誤區須謹防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集大教職工抗疫優秀作品選登
從教職工福利談高校工會工作的創新
用先進文化引領教職工思政教育創新
高校教師健康狀況調查
“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下降”問題雜談
關心健康狀況的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