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課堂沉默成因的調查研究:基于學生視角

2016-06-08 13:30朱琦
科技視界 2016年14期
關鍵詞:課堂沉默對策探究初中英語

朱琦

【摘 要】本論文把初中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消極沉默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初中英語課堂沉默成因,通過問卷調查方法來研究并分析這一問題。通過調查我們得出結論: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等不同程度的導致了課堂沉默。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沉默;對策探究

0 引言

消極課堂沉默分作為普遍存在的現象,日益受到強烈關注[1]。課堂中消極的沉默會對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產生阻礙作用,影響師生互動[2]。探究初中階段英語課堂的沉默現狀與導致學生陷入課堂沉默的緣由是本文的寫作目的。

1 調查問卷設計與調查對象選擇

1.1 調查問卷設計

筆者依據問卷設計理論并參考了大量已有問卷材料,自行設計了《初中英語課堂沉默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計10道單項選擇題。

1.2 調查對象選擇

筆者選取了煙臺市4所初級中學進行調查,為使樣本分布更具代表性,調查中,努力做到使各校初一到初四年級的學生均有參與,經篩查回收有效調查問卷436份,其中初一85份、初二103份、初三133份、初四126份。

2 調查結果統計

題目1.你希望自己在英語課堂中的表現是?希望在課堂上自己能教為主動發言的學生高達36.3%,而希望在課堂上自己能夠主動發言的學生則有44.2%。雖然學生們課堂上的實際發言情況并不理想,但從這些數據可以認識到許多學生期望自己能主動發言且喜歡上英語課。

題目2.老師提出問題后,其他同學都不回答,你會怎么做?認為自己會主動要求回答而不管他人有沒有主動的學生僅有12.3%,有25.5%的學生選擇“有時會回答”,認為自己也不會舉手回答的學生高達57.1%,筆者認為這些學生所在的班級并沒有形成積極發言的課堂氛圍。

題目3.你認為你的性格對你在英語課堂中的表現有影響嗎?僅有17.8%的學生認為性格完全沒有影響,認為有一些影響的學生占比29.5%,認為性格對自己的表現有影響的學生高達樣本的46.6%,我們可以由此認為,學生的性格會對其自身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產生影響,同時性格因素也和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是否保持沉默有一定聯系。

題目4.老師叫你單獨回答問題時會感到緊張嗎?選擇非常緊張的學生占10.7%,認為比較緊張的學生占41.3%,感覺有點緊張的學生占31.2,僅有16.8的學生不覺得緊張。調查數據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在單獨回答問題感到緊張,由此可見,在英語課堂上學生也會因為緊張而保持沉默。

題目5.老師提問時你是否感到焦慮?英語課堂上當老師提問時,感到非常焦慮的學生會占12.3%,選擇比較焦慮的學生占40.1%,認為有點焦慮的學生占 28.4%,選擇不焦慮的學生占 19.2%。這就說明學生的焦慮感較嚴重地存在于英語課堂上,面對教師提問時過半數的學生都會存在程度各異的焦慮,而這會使學生的英語課堂表現受到嚴重影響。

題目6.你喜歡老師以怎樣的方式提問?選擇面向集體的學生占44.6%,認可請小組推選的占28.3%,喜歡個別提問的占21.3%,由此可見,很多學生不喜歡單獨回答問題,更愿意選擇以隨大流的集體回答方式。5.8%的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無興趣或興趣不大,應對課堂消極,所以選擇都不喜歡。

題目7.一節課中老師的講解大約占多少分鐘?選擇大于30 分鐘的學生高達 51.7%,選擇20—30分鐘的學生占38.3%,從這兩項數據可以看出有超過一半的教師講解時間占一節課中絕大部分。選擇教師課堂授課時間小于20分鐘的僅有10%的學生,我們可以初略認為90%的英語課堂存在以教師講解為中心,學生只能被動聆聽,很少獲得參與機會。在英語課堂上學生的沉默現象與教師的授課方式密切相關。

題目8.當同學回答問題錯誤時,教師應對回答的情況統計結果如下。選擇鼓勵回答,給出提示的占55.6%,選擇找其他同學代為回答占 30.3%,由此可見,大部分英語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最常用的反饋方法是給出提示、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但也有16.8的學生認為部分老師存在批評學生的情況,看來課堂批評現狀確實在一定范圍內存在。

題目9.如果你回答問題出錯時,你希望老師?學生最期待的反饋方式是給出提示,鼓勵回答,占比高達77.6%,選擇告訴正確答案的占11.5%,旋轉讓你坐下的占7.7%,找其他同學代為回答是學生最不喜歡的反饋方法,而這恰恰是教師常用的反饋方法,使用概率達到30.3%。由此可見,教師的不恰當的反饋方法會挫傷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

題目10.在你的課堂上,老師一般會怎樣選擇學生回答問題?學生選擇請舉手的同學回答的約占52.3%,但有很少的學生能在舉手回答問題時積極主動,所以教師也經常采用按名單輪流回答的提問方式,占比達到23.2%,這樣確實能顧及大部學生,但沒能把問題的難易程度同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聯系起來,覺得老師總喜歡請個別同學回答問題的學生有將近10%,這樣的方式毫無疑問會嚴重的打擊其他學生的積極性。

3 課堂沉默成因分析

學生之所以會課堂沉默,學生與教師都有一定責任,要歸因于多種因素。

3.1 教師因素

3.1.1 教師關注

現階段,我國初中英語教師中有不少人存在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理論素養的欠缺,教育理論素養缺失現象也在一部分英語教師身上存在,這些教師重知識、輕能力,重傳遞、輕引導,片面地認為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教學過程,一直堅持的教學方式以知識為本位,過于注重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沒能讓英語走進生活,甚至對學生的學習觀進行了錯誤引導[3]。當前,受學校過于追求升學率的做法影響,教師過于關注自身教學任務的完成和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注重教學過程中單詞和語法的學習,較少關注學生聽說能力的發展,對英語聽說方面的要求偏低、練習較少,更談不上有意識地鍛煉提高。

3.1.2 教學風格

現階段教師在我國初等英語課堂中尙處于主導地位,課堂的活動進程和組織形式由決定教師,課堂沉默與教師的教學風格相關程度很大。一些教師仍以傳統模式教學,一言堂的方法依然大范圍存在。調查發現,教師的提問技巧和反饋方式也會影響到課堂氣氛,這影響了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熱情,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3.2 學生因素

3.2.1 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

經過研究表明,導致英語課堂上學生保持沉默的重要因素是英語的學習動機。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是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學生學習的重心是增加詞匯量、提高閱讀寫作能力和掌握語法規則,而不太關注于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當然也存在語言方面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英語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盡管能認真對待并且投入大量學習精力,但是學習效果很不理想。

3.2.2 從眾心理和面子意識

歷來中國人以重視面子著稱,有十分強烈的好面子意識,這也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產生了影響[4]。由于面子意識和從眾心理作祟,學生最不愿意以單獨的方式回答問題,而學生中有相當數量喜歡教師以集體方式提問,或是以小組推選的方式回答問題,這樣隨大流就行,更不用擔心回答錯了被同學嘲笑,丟了面子。

3.2.3 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

調查發現,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會受到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的很大影響。學生不適應在課堂上講出個人看法,習慣于成為課堂上的旁觀者;不主動提出問題與回答老師提問,習慣于保持沉默;大多數學生習慣于聽命于老師并且喜歡按照老師的安排進行學習。調查發現,習慣在課堂上一言不發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性格比較內向,比較靦腆,這部分學生不只是在英語課堂上不發言,在其他課程上也習慣于保持沉默,甚至是在課堂外在與老師和同學交往時也是聽得多,說的少。

3.2.4 缺乏自信和緊張焦慮

學習目的達成的心理基礎是自信,學習者對自我能力和價值的主觀意識和評價也是自信心[5]。研究顯示出性格的差異和學習基礎導致的自信心不足是阻礙一些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要原因。研究發現,學生在面對教師提問和回答問題時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或緊張心理,這就說明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感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確實存在且較為嚴重。

3.3 社會文化因素

研究發現,受中國儒家思想尊師重教傳統文化的影響,學生認為在課堂上保持沉默、不發表不同意見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這種認為老師的地位威嚴,而不敢發表不同言論的做法,就不是對教師的尊重。老師在課堂上也有失誤或者考慮不周全的時侯,學生因為怕同學嘲笑,怕老師批評,怕自己說錯而保持沉默,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不想、不敢當著全體師生的面對老師提出質疑、闡述自己的觀點。

4 結論與展望

筆者認為調查結果證明了初中英語課堂沉默成因主要和教師教學風格與教學方式有關。調查存在局限性,如果再從教師視角分析問題,一定會得出更豐富可靠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1]徐真真.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研究小結[J]. 《青春歲月》,2013(22):240-241.

[2]龐黎.從教師教法角度探究大學英語課堂的“消極沉默”[J].海外英語,2010.

[3]滕明蘭.大學生課堂沉默的教師因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

[4]謝元花.外語課堂學生沉默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1)30-32.

[5]梁金花.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原因與對策[D].碩士論文數據庫, 2011.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課堂沉默對策探究初中英語
從文化角度探究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沉默現象
綠色環保水處理技術探究
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研究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