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與創新實踐

2016-06-08 13:32王天驕岳群峰
科技視界 2016年14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實踐創新

王天驕 岳群峰

【摘 要】本文主要是針對新形勢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討論了設計與創新的必要性。根據課堂教學設計與創新的基本原則,對于教學理念,教學策略與方法兩個方面,以化學學科課堂教學為例提出了創新和設計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教學設計;創新;學生;實踐;效果

1 課堂教學設計與創新的必要性

社會的發展迫切需要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各類人才,而這樣的人才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系統觀念和高度的綜合能力。作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絕對不能使學生成為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而應把他們培養成為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創新者。因此挖掘學生創新思維的活動已成為教師不可后謝的重任。

2 課堂教學設計與創新的原則

教學設計原則是科學性、系統性、發展性、主體性、最優化原則。而在遵循一般教學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創新應遵循前瞻性、靈活性、實效性、可行性和實踐性原則。

教學設計必須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基礎,將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有機的結合起來,不能墨守成規。只有充分體現教學理念的前瞻性,課堂設計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教學設計,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到萬能的教學模式。每種教學模式都有它自身的特點,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任務、內容、不同的教學條件、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自身的特點,教師要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知識是固定不變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以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最大化。課堂教學是最大程度地為學生服務,各種類型的教學設計無論其形式多么新奇,都務必講求實效。否則,無論教學者的教學理論多么先進,教學水平多么高,都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實踐,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才能激發創新的興趣。要聯系生活和社會實際,通過社會實踐,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使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學會創新。

3 課堂教學設計創新的幾個方面

3.1 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只要是把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就算是完成教學任務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僅僅站在自己的角度,總是在考慮自己是否教的方便,教的精彩。這種傳統觀念在現在看來是極其錯誤的?,F在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切都以學生作為出發點,新時代教師已不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應該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1]。

建立這樣的教學理念的基礎是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是一種平等關系。而絕不能向過去那樣,教師就是課堂上的主宰者,不喜歡學生對自己所講授的知識提出質疑。教師應該就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課堂是一種互相學習的平臺,我們堅決杜絕“獨角戲”: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思想和方法,我們應該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還要加強對學生情感上的投入,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加強對學生情感上的投入。教師也可以通過了解并關心學生的生活情況使學生信任教師本人。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師不再主要是傳授知識, 而是幫助學生去發現和管理知識, 引導他們去主動獲取知識。因此教師也應該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應該由原來的“演員”轉變為“導演”。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只是注重“演”,把傳授知識當作重點,這種思想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F在的課堂教學以傳授知識為手段, 促使學生發展智力, 提高素質。因此教師更應該考慮的是:教師以什么樣的方式、方法, 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識;知識的傳授有沒有貫徹發展、開發、培養、提高等內容;是部分優生發展還是全體學生發展, 是個體參與還是全方位的參與。

3.2 教學策略與方法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揭示知識的社會實踐意義,以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對每節課的開場白都要仔細推敲,力爭使開場白起到激起學生興趣的作用?;瘜W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可以對學生進行科教方法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科學求實的態度。如在學習苯時,可先講述化學家凱庫勒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到一條蛇咬住尾巴形成環狀,從中受到啟示得出苯分子的結構式的故事。接著,向學生提出:苯的結構究競是什么樣的?苯有哪些性質和用途?簡單的幾句話,可激發學生對苯的結構、性質和用途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和核心是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2]。啟發式教學的實質在于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系,它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啟發式教學將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也不失為一種創新的教學策略。在第二課堂的開設和進行中,融合討論式和探究式教學。教師作為“導演”,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則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意識的思維探索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制作一些學校短缺儀器、標本模型和圖表,以利教學使用。例如,制作試管架、漏斗架和酒精燈、電解水器、試驗物質導電性的裝置等;制取硫酸銅和明礬的大晶體;氯化鈉晶體模型以及各種物質用途的示意掛圖等。當學生們的勞動成果服務于教學時,對他們的積極性是極大的鼓舞;如在展覽會上陳列出他們的勞動結晶時,更是令他們感到自豪,這些對學生積極性是很大的調動。除此之外還可輔助以大量的資料閱讀,化學競賽等方式來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

3.3 課堂教學創新設計的誤區

3.3.1 多媒體代替實驗

本屬于教師在課堂上演示且現象明顯的實驗, 卻用模擬效果代替, 把原本屬于學生親自觀察、思考、判斷的實驗事實用放電影式的代替, 學生的印象很膚淺, 甚至會誤導學生,效果很差。

3.3.2 多媒體代替板書

多媒體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 多媒體的出現, 對傳統教學手段起到了一定的改進作用,但這種作用不能無限放大。板書是教學核心內容的展示, 也是學生課后鞏固所學內容的線索,教學設計中的板書設計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師只是操作事先設置好的計算機程序, 教師成為課堂上的擺設和“放映員”, 學生成了“觀眾”,忽視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這樣的教學模式靠多媒體程序化及千篇一律的顯示, 課堂上沒有了生動活潑的氣氛,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

3.3.3 過分相信和依賴網絡

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作為教學來講,應適度鼓勵學生從互聯網上獲得新的知識。但發達的網絡系統對一些專有知識的解釋說法不一,參差不齊,作為教師應該對從互聯網上得到的知識進行甄別和優選,加以加工后傳授給學生,并向學生傳達對于網絡上的新知識的獲得應當采取批判接收的思想。

4 結束語

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在舊事物的淘汰,新事物的誕生進程中,創新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人類歷史不斷發展的有力武器。在競爭激烈的當今世界中,國與國彼此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無非就是創新的競爭。

【參考文獻】

[1]殷寶媛,于紀明.微課程采納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6.

[2]王祖亮,王麗娜.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J].課程教學研究,2014.5.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實踐創新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