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習作教學的生活韻味

2016-06-08 14:22張海燕
科技視界 2016年14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語文

張海燕

【摘 要】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成為習作的素材。生活作為習作的天然素材庫,能夠提供給習作者的寫作靈感是源源不斷的。讓學生在習作學習和創作中感悟生活的美好,體會作文的樂趣,提升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個性,這應該是習作帶給學習者最大的禮物,也能幫助習作學習者更好的把生活情趣與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關鍵詞】語文;作文教學;特點方式;生活韻味

“我手寫我心”,當下的習作學習,需要學生能夠在作文中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生活痕跡,這也就更需要學生更好的感悟和體會生活的情趣。學生語文能力的高低也就正好也體現在這里?!皩懳恼聦懙孟駛€樣兒,不該在拿起筆來的時候才問該怎么樣,應該在拿起筆來之前,多做準備工夫,準備工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純技術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實際生活的準備,不從這兒出發就沒有根?!薄吧罱涷炟S富了,好的習慣養成了,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地流淌了?!比~圣陶先生曾經這樣說過。這也足以見得習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習作來源于生活,當然內容形式也應當與生活相和諧,充滿生活中的見聞和情感。生活在習作教學中的作用是絕對不應該被忽視的,而應該被重點突出。

1 作文生活化的意蘊

1.1 體驗生活化

也就是說習作中的內容和情感需要是習作者自己真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和真實情感,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作文中表達出自己對于生活的真真切切的感悟和品味,也才能夠讓旁觀者如臨其場,如悟其情。

1.2 人物行為生活化

也就是說習作中的人物,都應當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無論是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還是表情,都是與生活相切合的,與生活相和諧的,這些“行為”是可能出現在生活中的。讓讀者有“確有其人”的感受,仿佛真的見到了生活中的這個人。

1.3 細節描寫生活化

也就是說出現在作文中邊邊角角的細節描寫,體現的是學生在生活中的真實經驗的累積與復蘇,讓讀者有真實感,感覺到確實就是如此。

2 作文生活化意蘊的措施

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是學問,把人情事故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一切來源,仔細觀察身邊的一點一滴,感悟生活的喜、怒、哀、樂,使作文生活化,作文中生活化的意蘊就會自然而然流露出來。就此而言,教師一方面要通過課堂引導學生更加真切的認識自然,體驗社會,領悟生活;另一方面,教師要啟發學生主動接觸生活,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本領。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里,認真觀察,切身體會,感悟生活的真諦。作文生活化并不是一味的跟著生活走,一味的等待生活,而是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里,都蘊藏著無數的寫作素材,只要加以引導,就能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但是,許多珍貴的寫作素材,有的停留的時間甚短,很難抓住,還有很多素材是被在我們的不以為然漠視了。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懂得教育方法的教師都能隨時觀察學生的行為習慣,進入學生們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們的快樂、憂傷……能夠從一點一滴生活中,從身邊生活的事物中獲取素材,抓住教學機會。以學生們喜歡的小游戲為媒介,從而讓那些學生們不容易發現的寫作素材,通過以活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開拓一個充滿想象的生活空間,形成激發學生寫作動機的生活場。

3 引導生活化作文

生活就像泉水的源泉,文章就如流動的溪水,溪水的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就會一直流個不停。教師在寫作指導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生活、學校師生生活及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生活的寫作素材,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善于抓住寫作靈感。

3.1 貼近生活,積累素材

世上所有的作家都是從生活中尋找到的素材和靈感。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F在的學生之所以言之無物、言之無理、無字可寫,這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沒有認真觀察。文章即生活。作家沈從文先生時時在身上備一支筆、一本簿,無論走到哪里,他都像哨兵一樣地敏銳,把他的所見所聞隨時記錄下來,而《邊城》這部名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的。文章來源于生活。把握住了身邊的生活,才能寫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文章。

3.2 融入生活,抒發感情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同樣也沒有生活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一個學生的生活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我以我手寫我心,每個同學寫出的東西都是自己心靈世界的表達。我們都是生活的主人。我們經歷的事情豐富多彩,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積極融入生活,那我們可寫的景、事、物、人、情多的不可勝數。我們作為語文老師、作為學生寫作的指路人,更應該幫助學生將生活帶入課堂,將生活帶入寫作領域,真正為了生活而寫作。

3.3 重視生活,張揚個性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由內而外的主動作用過程,只有積極參與才能增強主動性融入生活、抒發感情。培養學生勤于觀察和思考的良好習慣,掌握觀察的方法,勤寫日記積累素材,大量閱讀感悟生活。為學生創設自由表達的時空,學會表達真情實感,學會選擇最佳角度,書寫個性。讓學生積極參與、積極討論,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

4 作文生活化的意義和目的

習作的源泉來自于生活,文章的生命來自于個性。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但對不同的學生,每個人產生的反應差別甚大,有人置若罔聞,而有人卻能從中感悟出生活的價值,獲得不一樣的靈感。只有善于觀察生活的人,生活的對心靈的沖擊才會最終轉化為文字。所以,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多去關注生活,多看,多聽,多體會,以情去喚醒……學會從小事中發現靈感,學會去用心感悟感,感受不同事物,理解個性……

4.1 讓生活走進作文課堂

使學生去描繪那多姿多味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以及五彩繽紛的自然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感悟,激發寫作靈感,使寫作不再為了寫而寫,而是為了抒發內心的真情實感,從根上解決孩子們作文內容空洞的問題。

4.2 讓孩子們走入生活

比如在種植花草樹木的時候,讓他們去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飼養動物的時候,去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參與公益勞動的時候,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家鄉生態環境的變化的時候,思考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樣就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提升學生思考生活的能力。讓學生的文筆通過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而轉化為文字,因動情而生動,因感悟而有內涵,因有內涵而不空洞,解決學生寫作難的問題。

總之,語文教學來自于生活,來源于生活。語文學科是人之生命表達的一種方式,語文學科是一個生命情感的世界。作文創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一種集中體現,作文來源于生活,同時作文也描繪了生活得點滴瑣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涌動的寫作之泉要從生活瑣事、細節中來開掘,教會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擦亮自己發現美的雙眸,將囚禁的想像放飛,將幽閉的情愫開啟,將沉睡的體悟激活。

【參考文獻】

[1]郭利芳.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淺談[J].神州.2012.

[2]劉武平.作文教學生活化,人性化芻議[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08年 第13期.

[責任編輯:張濤]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快樂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