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物聯網專業企業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2016-06-11 05:24陳寧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6年10期
關鍵詞:聯網課程體系校企

陳寧

[摘 要] 校企緊密合作,可解決高職物聯網專業教育大大滯后于職業技術變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問題,從課程體系構建、配套體制機制、師資和教學場所建設方面探索企業項目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提升教育質量和培養技能型人才。

[關 鍵 詞] 高職;物聯網專業; 企業項目; 一體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076-02

一、引言

高職教育提倡以就業為導向,致力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一直以來,職業技術變化的速率都遠超于職業教育訓練的發展速率,也就是職業教育訓練大大滯后于職業技術變化,職業學校不能及時、快速地培養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這種反差嚴重阻礙了企業、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導致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職業教育的教學思維、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仍未完全脫離傳統的教學窠臼,學校對學生的培養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即不能在一定的教學時段里成為社會需求的符合職業標準的技能人才,因而還需要全方位深入地進行教學改革。

二、企業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完美實施一體化教學,快速培養技能型人才。通過一體化教學,達到以下幾個轉變:教學從“知識的傳遞”向“知識的處理和轉換”轉變;教師從“單一型”向“行為引導型”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室內外專業教室、實習車間”轉變;教學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體、網絡化、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

物聯網產業分散,產業鏈條復雜,要在物聯網產業鏈找準專業定位并不容易,而且在一個專業內要學習整個物聯網相關知識是不現實的。因此,高職院校的物聯網專業建設要加強與物聯網企業的對接,把專業設置建立在物聯網產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考慮學生的就業需要,根據行業崗位目標定位來培養物聯網專業的人才。

經過探索,我們認為要真正構建一套成熟的物聯網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首先,要通過和物聯網行業企業緊密合作,從物聯網專業崗位工作任務調研入手,依據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分析、歸納、總結、提煉出物聯網專業崗位必須具備的技能要素,將技能要素轉化成知識要點,構建面向職業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然后,建立一體化教學的配套管理制度、評估標準和激勵機制。再者,就是培養“雙師型”一體化教師、制定一體化教學計劃、編寫一體化教學大綱、編著一體化教材和建設一體化教學場地和設施。

三、企業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具體做法是:與廣州市遠望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遠望谷物聯網學院,校企共建物聯網專業,實施企業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人才需求分析

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結合物聯網應用技術發展及廣州市經濟建設狀況,確立物聯網專業主要面向物聯網終端產品的應用領域,包括培養掌握物聯網系統的傳感層、傳輸層所相關的RFID射頻識別、現代傳感技術、無線網絡技術等基礎知識,熟悉智能家居、智能物流、云計算等應用領域,能夠從事物聯網應用項目工程實施、物聯網智能終端產品的生產制造、物聯網智能終端產品的輔助設計等相關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通過分析最終確立本專業的就業崗位。

(二)構建面向職業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

成立由物聯網行業協會、企業專家、專業帶頭人、職業崗位鑒定機構等物聯網產業利益相關方共同組成的物聯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對物聯網專業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過程提供指導意見。在物聯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通過充分的社會調研,聯合企業,聘請專家,分析研討物聯網應用技術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務,并根據具體的工作任務明確相應的職業能力,突出崗位能力與職業素質的培養。通過對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分析,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領域課程體系,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互相滲透,密切結合,形成物聯網應用技術的職業崗位及職業能力分析表。

根據職業崗位的能力分析,確立以職業能力發展為導向,以企業項目應用為貫穿的課程體系。通過分析調研物聯網專業崗位的工作任務,依據典型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明確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方式與企業共同開展生產性實訓、實務專題、頂崗實習等,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學習能力、團隊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敬業精神、職業道德、創新能力等),與企業合作設計課程教學項目,按項目的工作過程實施課程教學,形成滿足行業需求的完整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實施過程遵循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規律。

(三)建立企業項目一體化教學的配套管理制度、評估標準和激勵機制

重新修訂課程教學管理與質量評價辦法(包括:課程、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頂崗實習、教學經費等管理與考核辦法);制訂校企合作下的相對獨立二級教學機構的教學管理辦法,進一步推進兩級教學管理;提出教學運行和建設經費使用管理辦法,使之更好地符合校企合作下的教學運行要求。

健全學生管理制度。充分考慮在合作辦學環境下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發揮合作單位對學生的管理與指導作用,針對學生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參與就業創業等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管理與考評制度,改進傳統的學生班級行政管理工作,使之適應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管理。

健全后勤保障制度。重新修訂完善在教學和學生工作中所涉及的交通運輸、信息通訊、生活服務、辦公條件建設、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管理辦法,使得后勤服務能夠為校企合作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充分的條件。

建立一體化教學效果的測評標準。按照企業質量管理標準持續改進內部質量保障機制,實施“第三方”評價為主的外部質量評價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及激勵政策。將教師參與改革取得的成果作為評價教師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內容,列入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的重要條件,建立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相適應的分配制度。

(四)培養“雙師型”一體化教學師資

學校具備足夠數量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才能實踐企業項目一體化教學模式。所以學校制訂了符合物聯網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對于合作單位的兼職教師,通過相關的制度和政策,落實合作企業每年委派兼職教師的人數和授課學時,制訂鼓勵性措施,如,提高兼職教師的授課待遇或企業折算工作量等,鼓勵他們到學校任教;建立《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辦法》,在人員配置、經費投入、考核管理、兼師工作量等方面,為兼職教師進入和教學質量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對于校內專任教師,建立《專任教師到企業兼職、掛職實施辦法》,建立專任教師的職業崗位工作經歷、教學和教學建設能力、社會服務能力標準,實施《專任教師的職業教育能力評價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規定每年到企業和社區實踐的時間和具體任務,具體為“三年輪崗”教師下企業實踐制度;將教師到企業任職作為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證書取得的必要條件。制定《“雙師隊伍”職業教育教學能力評價辦法》,按照高職教育要求,對專業教師開展職業教育能力評價,對兼職教師進行職業教學能力評價,開展專任教師社會服務能力考核,將科技研發、技術咨詢、職業培訓等社會服務能力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

(五)建設一體化教學場地

先后合作建立校內物聯網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和校外9個實習實訓基地,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和學校共同購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企業提供技術和師資支持,校企專業技術人員分段實施指導以及擴大專業對口的校外實習力度。物聯網應用技術中心包括物聯網基礎實訓室、RFID應用技術實訓室、物聯網綜合應用實訓室、物流分揀系統與自動控制技術實訓室、無線傳感網實訓室。該中心也作為合作企業的研發基地,每年安排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師生在企業研發基地開展《RFID應用技術》《RFID設備識別技術》《物聯網系統工程設計與實施》等教學做一體化課程教學,專業依照企業生產任務的進度,合理制定教學進度。校企共同開發15個實訓項目,開展信息服務人才培養和認證工作。

要改變職業教育訓練大大滯后于職業技術變化,高職物聯網專業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動手能力差,學生還在被動學習,存在一定程度“厭學現象”的狀況,實施企業項目一體化教學模式將是一種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提升教育質量和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探索。

參考文獻:

[1]曾海云.“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40).

[2]葉宛麗.高職院?!敖虒W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探討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3(19).

[3]史軍杰,徐陽.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物聯網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與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6).

[4]李蘭忖,張淑艷,曹金娟,等.完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推進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4(35).

猜你喜歡
聯網課程體系校企
“身聯網”等五則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搶占物聯網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可再生能源與物聯網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