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教研機制 推進教學改革

2016-06-12 23:27
云南教育·視界(綜合) 2016年3期
關鍵詞:德宏州教研員教育局

當教育發展進入快車道,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如何突破瓶頸的制約,如何化解制約改革的矛盾,如何解決教育均衡的發展,如何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些命題成為擺在德宏州教育局面前的重要問題。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德宏州教育局積極探索,不斷尋求適合當地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促進教育科學、和諧、可持續發展。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德宏州教育局謀全局、抓重點,創新機制,教研向學校要效率;推進改革,教學向課堂要效率。

一、創新機制,教研向學校要效率

“打鐵還靠本身硬?!钡潞曛萁逃职呀萄泄ぷ?、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要求教育科研人員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德宏州教科所團結帶領全州教育科研人員善于學習,不斷提高業務能力;精于研究,不斷促進教學改革;勤于服務,不斷完善州、縣、校三級聯動機制;敢于指導,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提高教研員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的業務引領能力,德宏州教育局創造性地開展以下工作:

(一)創新用人機制,教研員擔任改革試點學校掛職教學副校長

自2008年啟動課堂教學改革以來,德宏州各學校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大膽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高考本科上線率超過60%,一本上線率有了顯著的提高,整體上線率超過95%,在優秀學生的培養上取得重大突破,使德宏教育在全省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社會的滿意度不斷提高,教育發展呈現出良好的勢頭。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制約教育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學校中長期發展的頂層設計如何做?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如何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課堂模式中學習小組的建設和評價工作如何開展?對教師的培訓和學生的培養如何做到更有效率?

在州教育局的重視下,為了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全州教育科研隊伍迅速成長,成為一支能準確把握教學改革方向,有較高專業素養,能指導教育教學工作,能指導改革試點學校工作的有生力量,州教育局因勢利導,在2013年確定第二批改革試點校之后,下派教科所11名教研員到第二批改革試點學校擔任掛職教學副校長,掛職時間為1年。要求各縣(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正式發文任命各掛職教研員為掛職教學副校長,為教研員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掛職期間在校工作時間不得少于60個工作日。要求掛職教研員立足校情,準確定位,團結學校的領導班子,研究適合學校的辦學模式,科學規劃,穩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使改革學校在縣域內具有示范帶頭作用。

(二)強化教研網絡建設,建立州、縣、校三級聯動機制

州教科所深刻領會貫徹改革精神,充分發揮教研的力量,提出“以教改求發展,以教研促質量”的工作思路,將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基層,以學校為主陣地,聚焦課堂,發揮研究、引領、服務、指導的功能,全力推進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以研促教、以研提質,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開創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教科所加強教研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州、縣(市)、校三級教研網絡,明確職責,形成教研工作的長效機制。州教育局高度重視教科研工作,花大力氣加強教科研部門的建設,不斷壯大教育科研力量。按照配齊配強的原則,先后選拔多名一線優秀教師充實到州教科所,配齊了高中九個學科教研員。同時,州教科所聘請108名州級兼職教研員,通過不斷充實教研員隊伍,培養學科骨干,以一個優秀教師帶動一個群體,一個群體帶動一個地區,發揮教研員的輻射作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

(三)強化隊伍建設,建立教研員學習培訓機制

州教育局歷來重視教研隊伍的學習培訓,州教科所為了不斷提高教研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開展一系列的教研員培訓工作。一是實行“二二三”學習研修制度,要求每位教研員每年舉辦兩次教育教學講座、撰寫兩篇教學論文、精讀三本教育教學專著。二是建立了圖書室,開展 “教研員讀書論壇”活動。今年共開展公開讀書論壇講座30次。分別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我讀<國外教育新思路>》《學習心理學的一點感悟》《做幸福的德宏教研人》等專題。三是多次邀請省內外專家到德宏進行教研員培訓。同時,由教科所的教研員擔任培訓專家,在全州范圍內組織兩次教科研人員全員培訓。四是組織相關教研員到山西、寧夏等地學習。州教育局組織9位高中教研員到山西太原尖草坪一中、太原太谷中學和寧夏銀川一中、銀川二中進行實地學習。

教研員隊伍的學習,帶動了本學科教師的學習;教研員隊伍教學理念的更新,引發教師對教學理念和行為的反思;教研員隊伍的成長,促進了廣大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推進改革,教學向課堂要效率

州教育局教科所的11位教研員走上掛職副校長的崗位以后,認真研究校情,為推動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打造各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瓶頸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給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聽課調研。全面了解所有教學班的教學情況,了解全體教師的工作狀態和學生的學習狀態。11位教研員掛職期間累計聽課1 500余節。

(二)研討培訓。個人交流和專題培訓相結合。每次聽課后都與老師坦誠交流;開展專題培訓。

(三)確定教學模式。德宏州教育局把建設適合德宏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州教育局的積極推進下,中小學校涌現出一大批適合德宏學校特點的有效教育教學模式。

盈江縣第一初級中學:打造“陽光課堂 ”四步教學法。盈江縣第一初級中學有30個教學班,有學生1 392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之前的教學質量不高,得不到社會、學生和家長的認同。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陽光課堂”四步教學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展示提升—鞏固練習。四步教學法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了學生厭學的問題。

瑞麗民族中學:構建“三自”課堂教學模式?!叭浴弊灾鲗W習模式由“三模六環五課”即三大導學模塊、六環節導學流程、五種基本課型組成。三大導學模塊分別是自學環節(定向導學)、展示環節(互動展學)、反饋環節(反饋測評);六環節導學流程:揭示目標→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質疑點評→總結反饋;五種基本課型:根據新課知識的容量和文本的特點,命名為預習課、展示課、訓練課、培輔課、反思課等五種基本課型。有效實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方式,科學運用講授式教學方式。以教學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改“教案”為“學案”,確立以“學”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的思路,將“學案”建設成“導學”的有效載體,變“教學”為“導學”。改變“以教定學”的教學策略,確立“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學策略,變“先教后學、師講生聽”為“先學后教、生學師導”。瑞麗民中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校煥發出蓬勃生機。

隴川縣隴把鎮中心小學:建立了“三三四”教改模式。該模式包括三項基本原則: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練為主線;三項基本要求:方法靈活,情趣濃厚,寓教于樂;四個基本環節:認知體驗→感知體驗→內化體驗→評價體驗。健全教改組織機構,明確領導小組成員職責??茖W調整教學模式,幫助教師理解并熟練操作模式。大膽開辟“試驗田”,讓部分教師在一些班級大膽試驗,試驗班級取得明顯成效,得到學生家長的一致認可。

盈江縣太平中心校:構建了“121三段六環”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的40分鐘分別按照1∶2∶1的比例,劃分為“10∶20∶10”三段六個環節,即準備階段(含新課導入、質疑問難兩個環節)—操作階段(含自主合作、解疑答惑兩個環節)—遷移階段(含達標評價、拓展提升兩個環節)。教育教學改革使太平小學的集體備課更加規范,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課堂教學的效率明顯提高。

在掛職教研員的指導下,11所改革試點學校都探索出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如:瑞麗市芒棒中心小學實施“動口、動手、動腦”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隴川二中制定了“預習反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層達標”的教改模式 ;瑞麗市芒沙小學的“三段式”即“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交流互補、課后鞏固拓展”教學模式;芒市鎮小學“養正223”課堂教學模式;盈江縣第三初級中學 “目標引領,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梁河縣芒東中學“六步教學法”;梁河河西中心小學“361”課堂教學模式。

各下派教研員掛職試點學校課堂模式的建立,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德宏州教研員教育局
《科教新報》2020年度十佳通訊員、優秀通訊員名單
做慧眼識珠的教研員
苦練內功強素質 務實求精促發展
教育從“心”開始——基于心理教研員的視角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農信社:云南省農信社與德宏州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奚愛國
打贏德宏脫貧攻堅戰的路徑探析
江蘇省第十二屆中學生作文大賽(初中組)優秀組織獎名單
尖耳兔小電之志向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