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實踐哲學:回歸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徑

2016-06-12 17:28胡慶松
2016年16期
關鍵詞:生活世界馬克思實踐

胡慶松

摘 要:不管是傳統的西方哲學,還是近代到現代的西方哲學發展歷史過程,他們對哲學的觀點都是以純粹邏輯去歸納物質世界,并且認為有一個較高層次的本體存在物。為了說明它們存在的原因,他們選擇自由意志,以及靈性的力量來進行論證。但是,這讓西方哲學陷入一個源于現實卻不能回到現實的窘境之中,對物質世界來解釋現實的生活理論是蒼白的。因為,他們也被現實生活世界所遺忘即在現實中失去平衡的力量,在現實的道路中走投無路。所以,我們要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置于實踐的基礎上,而且要進一步把改革現實的精神堅持到底。

關鍵詞:生活世界;實踐;馬克思;本體實在

一、“回歸生活世界”問題的發生

(一)哲學來源于現實生活世界?!肮畔ED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泰勒斯是古希臘哲學的第一人,他通過觀察給出答案:水。因為,許多事物產生于水、并最后復歸于水”。而其后的哲學家們,通過自己的不同解釋又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和理由?!霸谡軐W方面,泰勒斯,拒絕倚賴玄異或超自然因素來解釋自然現象,試圖借助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他提出了水本原說,即“萬物源于水”,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什么是萬物本原”這個哲學問題的人。并因此被稱為‘哲學史上第一人”??傊?,哲學家們堅信:在萬事萬物的背后,有一種“物質”——本原的東西存在。這是哲學產生之初他們所認為的”那么,哲學家為什么要提出這樣本原的問題呢?

“我們善于使用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說明;即使并不是具有實用的方法,人們總喜歡感覺,尤其重視感覺的作用”①?!皝喞锸慷嗟略凇缎味蠈W》的導言中指出,求知是人類固有的本性。因人類對出于認識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現實需求,由此塑造人類在追求的過程中要不斷的認識自然界”②??偟膩碚f,提出了何為世界本原這一哲學實質性的問題,這一個問題也是前先科學家們要探索的③。

(二)問題的回答

哲學家們早期給出的答案是什么?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泰勒斯“是觀察到萬物都以濕,它是萬物產生的根源,而熱本身,是從濕氣里產生,并且熱要靠濕氣維持的”,“還有,世間所有事物的種子,都有潮濕的本性,而潮濕的本性的來源于水”。④泰勒斯以一個科學家的觀察,給這出了這個哲學問題的回答。,從現實的問題著手,自然科學與哲學的產生,以及它們之間的緊密結合為解決現實問題找到了最終歸宿

“現實世界的現實生活,而且也是為了解釋現實世界的現實生活,他們兩者之間的互動良性發展的關系是哲學產生的原因”?!半S著對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發展程度的加深,從傳統氏族宗教之神話觀念,中解放發展起來,正式在此基礎上,科學的哲學的世界觀得以形成”。自然科學知識的發展和自然科學知識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它們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有機聯系產生的作用,意義重大。因為哲學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產生的,這點對我們了解哲學產生來說,意義非常重要。

(三)問題的發展。那么現實的生活世界能否離開哲學而談嗎?“近代主體性范式的轉變,和現代語言學邏輯轉化。這是西方哲學發展史的兩次重要變化。每一次哲學的范式轉向,都與人們生活于其中的現實世界戚戚相關?,F實的生活世界是哲學發展的依據與來源,它也要求哲學,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而轉換主題,這也是哲學產生與時俱進的根本原因”⑤。

近代哲學主體性轉向,正是依據現實生活世界的要求。并非完全,沒有主體性的思想,這也是哲學產生之初的問題所在。只不過,現實的生活對這一問題的要求,在當時歷史情況下并不是主要的。直至到了近現代,人類實踐能力隨著科技的水平的不斷發展,才逐漸提高。人們慢慢開始,從研究自然到反觀自己,建立了抽象事物的對象化的思維模式,它是自我意識和對象意識形成,是在把主體與客體區分開來的前提條件??傊?,“哲學存在的基礎,是生活世界,它也是哲學發展的動力,現實生活的哲學,在實質上依據于,現實生活世界的需要謀劃新發展,而現實人們的生活世界是哲學產生本源性問題”⑥。

二、馬克思立足于實踐的生活世界理論

(一)立足實踐的生活世界思想歷程。西方哲學家無法克服他們自身弱點,即是形而上本體論思維模式和頑固的二元世界觀之間的矛盾?!罢腔谶@兩個缺陷,使西方哲學家們沒能從現實生活世界中找到其回去的渠道,他們只能不斷反復的反抗那個形而上的本體世界,然而又一次次高興的回歸到那個,他們所要批判的形而上本體世界,然后,無不痛苦的發現自己,那無法解釋的悖論。最后,只能無可奈何的進行哲學的再轉向,反復循環,以致最后無法自拔”。

然而,哲學要如何通過解釋與論證,才能真正回到那個人們生活于其中的物質世界?哲學能否指引與引導人們,去實現自由與幸福?“現實生活面前是在思辨終止的地方,關于意識蒼白無力的空話也將最終終止”,“理論與意識形態之間的對立,以及他們自身的解決,只有通過人們實踐,只有借助于人的物質性實踐力量,才是可能的”,馬克思不單單是這樣回答,而且通過其理論指導進一步深化。然而,這種對立的達成,絕不只是認識的任務,而是現實生活的任務,而哲學未能解決這個任務,因為哲學把這僅僅看作是理論的任務?!笨梢哉f,解答了西方哲學家們所困擾2000多年的哲學問題,是通過馬克思對實踐哲學理論的論述得到解決的?!鞍熏F實生活的任務,當做哲學的任務去加以解決,即所謂終止思辨的思維,而是以實踐性的方式來認識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初期生活世界思想?!?840年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中,通過兩種自然哲學觀的差別化的分析,闡發及表明了他,對人與自然、表現思想與存在、哲學和世界的辯證關系的認識,解決當時德國政治和社會經濟生活所面臨的問題。這是馬克思在1840年寫下自己的博士論文《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塢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中提到的”。另外,他在1843年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針對當時的歷史情況明確提出:“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產生了宗教,一種顛倒的世界意識,因為,它們就是顛倒的世界。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階級國家和公共社會”。馬克思從歷史的視角分析當時德國的革命,并且他認為理論的解放,對德國社會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實際意義,并提出“現在的革命要從哲學家的頭腦開始產生的”。

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之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氨磉_了自己以實踐的方式并且在立足于現實生活世界的觀點”,“即通過勞動資本的異化理論,共產主義歷史必然性分析及論證,以及對費爾巴哈和黑格爾之間的思想進行了批判。

“盡管馬克思的早年思想并不是十分完善,但是他立足于現實生活,改造現實世界的實踐哲學立場是毫不動搖。以革命的實踐,在現實物質世界生活中,生產力水平的高度發展,來實現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的信念,是無可動搖的”。

(三)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是馬克思生活世界具體體現。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公開亮相是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志。在該文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體現了歷史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高度統一,而且也體現了自然觀和歷史觀的高度統一。他以天才的透徹語言陳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

另外,在經濟學手稿中,“在何種程度上,是實踐的任務并以實踐為中介的理論的條件,這在商品拜物教的理論上就可看出,?!薄艾F實的共產主義行動,是要消滅現實現實的私有財產為前提條件的。但是,我們必須把我們從一開始就意識社會是不斷簡單到復雜變化發展的過程,并有了超越歷史運動的覺悟這一點,看作是現實的進步?!倍豆伯a黨宣言》,不僅在以理論上,而且它以實際行動去引發實踐上的、現實的改造世界革命與歷史性的偉大運動。

三、評析

“馬克思的觀點不僅為我們科學、合理的改造世界提供了有效路徑,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現實理論意義”。當前,黨中央提出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理念,這一理念所體現的正是馬克思哲學在現實中的一次重大理論創新因此,我們要立足于現實實踐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回答和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注解:

① 鄧曉芒.西方形而上學的命運——對海德格爾的亞里士多德批評的批評[J].中國社會科學,2002(6):38-46.

② 楊玉潔.馬克思實踐哲學:回歸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徑[D].陜西師范大學,2009.

③ 馬克思.費爾巴哈[M].人民出版社,1988.

④ 梯利(美).西洋哲學史(上下)[M].東方出版社,2013.

⑤ 靳希斌.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學習恩格斯《反杜林論》的體會[J].黑龍江高教研究,1987(3).

⑥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關系,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2

⑦ 伯高.帕特里奇[英].狂歡史——從古希臘到二十世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⑧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關系,等.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2002

⑨ 李文閣. 回歸現實生活世界[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⑩ 馬克思, 恩格斯, 思想關系,等.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2002

B11 馬克思. 費爾巴哈[M]. 人民出版社, 1988.

B12 馬克思. 費爾巴哈[M]. 人民出版社, 1988.

B13 楊玉潔. 馬克思實踐哲學:回歸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徑[D]. 陜西師范大學, 2009.

B14 馬克思.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 人民出版社, 1985.

B15 楊玉潔. 馬克思實踐哲學:回歸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徑[D]. 陜西師范大學, 2009.324

B16 馬克思, 恩格斯, 思想關系,等.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2002

B17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8)——書信(精)[M]. 人民出版社, 2007.

B18 馬克思, 恩格斯, 思想關系,等.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2002

B19 葉汝賢.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共產黨宣言》關于未來社會的核心命題[J]. 中國社會科學, 2006(3):4-14.

B20 楊玉潔. 馬克思實踐哲學:回歸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徑[D]. 陜西師范大學, 2009.

猜你喜歡
生活世界馬克思實踐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